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钣金模具成型及工艺讲解

钣金模具成型及工艺讲解

第一节 概述
拉深:
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 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 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
拉深 不变薄拉深
变薄拉深
拉深模: 拉深所使用的模具。
拉深模特点: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
最小弯曲半径rmin:
在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所能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 圆角半径。
常用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表示弯曲时的成形极限。其值
越小越有利于弯曲成形。 1.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2)材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 (3)弯曲线的方向 (4)弯曲中心角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 ,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 b
成形零件。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等。
三、冲模
1.冲模的分类 (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三、冲模
2.冲模组成零件 冲模通常由上、下模两部分构成。组成模具的零件主要有两类:
刚性模具胀形 软模胀形 轴向压缩和高压液体联合作用的胀形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2.胀形的变形程度 常用胀形系数K表示 K dmax D K和坯料伸长率
dmax D K 1
D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3.胀形的坯料尺寸计算 坯料直径D
D dmax K
坯料长度L
L l[1 (0.3 ~ 0.4) ] b
拉深过程中某一瞬间坯料所处的状态 1.凸缘部分
应力分布图 2.凹模圆角部分 3.筒壁部分 4.凸模圆角部分 5.筒底部分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不均匀的。 拉深成形后制件壁厚和硬度分布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
拉深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主要是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
凸缘区起皱: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 传力区拉裂: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
宽板(B/t>3):横截面几乎不变,仍为矩形 内区 中性层 外区 弯曲后坐标网格变化。
二、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
长度方向σ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两
窄板 厚度方向σ2:内外均受压应力
向 应
(B/t<3)宽度方向σ3:内外侧压力均为零

应力状态
宽板 长度方向σ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B/t>3)厚度方向σ2:内外均受压应力
l l0 (0.7 ~ 0.75)
l0
压制加强筋所需的冲压力,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F KLt b
若零件的加强筋超过极限变形程度时,可以采用多次成形的方法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空心坯料的胀形:
俗称凸肚,它是使材料沿径向拉伸,将空心工序件或管状坯
料向外扩张,胀出所需的凸起曲面,如壶嘴、皮带轮、波纹管等。
①工艺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
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
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 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 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四、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
冲压产品生产流程:
一、胀形的变形特点
当坯料外径与成形直径的比值D/d>3时,其成形完全依 赖于直径为d的圆周以内金属厚度的变薄实现表面积的增大而
成形。 胀形的变形区
二、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
起伏成形俗称局部胀形,可以压制加强筋、凸包、凹坑、花
纹图案及标记等。 1.压加强筋 简单的起伏成形零件,其极限变形程度可按下式近似确定:
式中 ――变形区母线长度; ――坯料切向拉伸的伸长率;
b――切边余量,一般取b=10~20mm。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
4.胀形力的计算
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F可按下式计算:
F pA
胀形单位面积压力p可用下式计算:
p
1.15
zx
2t d max
式中
――胀形变形区实际应力,近似估算时取
zx

(材料的抗拉强度)
三、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
垂直、 光洁、 毛刺小
图纸规定 的公差范 围内
外形满足图纸 要求;表面平 直,即拱弯小
三、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断面特征
圆角带a: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 光亮带b:塑性剪切变形。质量最好的区域。 断裂带c:裂纹形成及扩展。 毛刺区d: 间隙存在,裂纹产生不在刃尖,毛刺不可避免。
冲模是技术密集、高附加值型产品。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2.冲压成形加工特点
低耗、高效、低成本 “一模一样”、质量稳定、高一致性 可加工薄壁、复杂零件
板材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模具成本高
所以,冲压成形适宜批量生产。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2.冲压成形加工特点(续)
冲压加工是制造业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成形加工方法。
三 向 应
宽度方向σ3:内区受压,外区受拉 力
三、变形程度及其表示方法
相对弯曲半径( r/t):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
弯曲中心角为α
四、板料弯曲的变形特点
1.中性层的内移 2.变形区板料厚度变薄和长度增加 3.细而长的板料弯曲后的纵向翘曲与窄板弯曲后的剖面畸变
管材、型材弯曲后的剖面畸变
五、最小弯曲半径
h D d 0.57r 2
D (1 K ) 0.57r 2
翻边的极限高度 预制孔直径 d KminD 或 d D 1.14r 2hmax 拉深高度 h H hmax r
一、内孔翻边
1.圆孔翻边 (3)翻边力的计算
用圆柱形平底凸模翻边时,可按下式计算: F 1.1 (D d )t s
冲 压 生 产 场 景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1.基本概念 加工对象:主要金属板材 加工依据:板材冲压成形性能(主要是塑性) 加工设备:主要是压力机 加工工艺装备: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
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俗称冲 模)。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1.基本概念
第五章 其它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在冲压生产中,通过板料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
尺寸的冲压成形工序,统称为其它冲压成形工序。 应用这些工序可以加工许多复杂零件。
伸长类成形:
如胀形和圆内孔翻孔,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拉应力而 破裂的限制;
压缩类成形:
如缩口和外缘翻凸边,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压应力而 失稳起皱的限制。
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主要决定于:
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 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 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最易起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 起皱最强烈的时刻:在Rt=(0.7~0.9)R0时 防止起皱:
三、拉深件的起皱与拉裂
此外,间隙不正常、刃口不锋利,还会加大毛刺。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 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生活中的弯曲件
弯曲方法:弯曲方法可分为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进行的压弯以
及在专用弯曲设备上进行的折弯、滚弯、拉弯等。 弯曲模:弯曲所使用的模具。
冲压成形产品示例一——日常用品 冲压成形产品示例二——高科技产品
二、冲压工序的分类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分离工序、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 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
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分离 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
二、冲压工序的分类
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

压 合理的冲压工艺 生
产 的
先进的模具
三 要
高效的冲压设备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1.基本概念
特别强调:冲压模具重要性 冲模一种特殊工艺装备。
冲模与冲压件有 “一模一样”的关系。冲模没有通用 性。
冲模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决定着产品的质量、
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冲模的功能和作用、冲模设计与制造方法和手段,决定了
用模具成形的弯曲件之一、之二
一、弯曲变形过程
V形弯曲是最基本的弯曲变形。
1.弯曲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
变形区主要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板料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2.弯曲变形过程
自由弯曲
校正弯曲
弹性弯曲
塑性弯曲
弯曲效果:表现为弯曲半径和弯曲中心角的变化(减小)。
二、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
窄板(B/t<3):内区宽度增加,外区宽度减小, 原矩形截面变成了扇形
分类: 普通冲裁、精密冲裁
第二节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了解和掌握冲裁变形规律, 有利于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控制冲裁件质量。
一、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 区受力情况分析
四对力
凸、凹模间隙存在,产生弯矩。
冲裁时作用于板料上的力 1-凸模 2-板材 3-凹模
二、冲裁变形过程
间隙正常、刃口锋利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预冲孔直径d
d D 2(H 0.43r 0.72t)
竖边高度H H D d 0.43r 0.72t

2 H D (1 K ) 0.43r 0.72t
2
极限高度
H max
பைடு நூலகம்
D 2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