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长沟旅游特色品牌

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长沟旅游特色品牌

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长沟旅游特色品牌北京京南旅游集散中心的试运行,且北京文化硅谷项目落户长沟,将给长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长沟如何发挥优势,提升旅游项目的规模和档次,使之成为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的一大亮点,成为带动经济新发展的长沟之“宝”,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长沟统计所围绕“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长沟旅游特色品牌”课题,开展调研工作。

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领导介绍、实地考察等形式,在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关于长沟现有的旅游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长沟镇位于北京西南,东南与河北省涿州市交界,东北邻韩村河镇,西邻大石窝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约万人。

地势平原、丘陵、山区三分天下。

长沟镇紧紧围绕“造碧水蓝天,建绿色生态型小城镇,实施水域经济战略,抓环境促发展,引进强镇,兴村富民”的战略构想,认真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环境兴镇,发展共享”的建设宗旨,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赢得了全国卫生镇、国家环境优美镇、首都文明镇等多项荣誉。

以优种核桃、磨盘柿、贡米、奶牛为主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化、企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房易路、云居寺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北泉河水、南泉水河蜿蜒曲折,形成水系。

特别是发源于西北山脚下的长沟母亲河——北泉水河,贯穿长沟全境。

甘池泉,有比目鱼故乡之说,长年喷流不断,涌流不息,一年四季恒温16度,年流量近2000万立方米,自古无断流、无溺水,当地百姓称之为“神泉”。

天然甘泉、龙泉湖、橡胶坝、水车、形状各异的石桥,使水乡特色初步显现,在镇域内形成了一道约6公里长的水景观旅游线。

(一)长沟现有旅游资源据统计,长沟旅游资源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北京京南旅游集散中心。

利用镇中心区打造中心服务功能区,打造集中展示长沟水乡、健康主题的形象窗口。

该旅游基地集交通、信息咨询、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并把镇区功能与周边用地功能充分整合,成为游客游览北京人遗址、十渡、石花洞、云居寺等房山区著名旅游景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第二类是北京国家泉水湿地公园。

该公园东起龙泉湖、西起西甘池村、南至云居寺公路、北至北泉水河泉眼源头,规划面积249公顷。

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四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湿地保育区、湿地展示区、湿地游览区和服务管理区。

通过对用地现状的梳理与优化,该湿地公园将最终形成“一泽、一湖、两带、十景”的布局。

长沟镇以生态、泉水为重点,尤其以北泉水河水系形成的湿地资源环境,打造周边花田景观农业观光项目,主要是以2000亩葵花、油菜花种植,千亩芍药花种植,形成景观效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

第三类是北京房山地质公园博物馆。

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是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亩,主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馆内布展面积5800平方米,共有标本陈列区、游客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科普教育与科研交流中心、4D动感电影厅、展品销售厅和办公接待中心六大区域。

博物馆展陈以“天、地、人、和”为灵魂,以公园的地质变迁、生物演化、人类进化为主线,以地学知识为支撑,以科普性、故事性、大众化的语言为纽带,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公园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地球的造化功能,达到启迪思想、传播知识、培养兴趣、激发探索的目的。

第四类是北京文化硅谷。

该项目占地2400亩,总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

文化与科技、创意与创新紧密融合是北京文化硅谷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标志。

它充分利用北京深厚文化底蕴与产业资源,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探索文化与科技快速转化为文化产业生产力的新型发展路径。

第五类是历史遗迹众多的京畿古镇。

长沟镇历史古迹众多,长沟汉代置乡,唐宋发轫,明清腾达,成为富庶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如张飞故里、鳌头寨、乾隆御笔诗碑等。

全镇共有区级文物4处,镇级文物17处。

特别是2012年在文化硅谷建设1号地发现的唐代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属国内罕见。

(二)长沟旅游发展状况通过上表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3年长沟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次连续增高,呈现上涨态势。

特别是2013年长沟旅游综合收入784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

2013年,接待人次数量高达130610,同比增长%。

目前,长沟境内有两个民俗村,分别是东甘池村、北甘池村。

2013年新增1个景点,总数已达到4个,包括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国家泉水湿地公园、沿村花田、京南旅游服务中心,其中,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京南旅游服务中心2个景点免费开放。

2013年,4个景点共接待人次接近2万人,门票收入超过50万元。

两星级宾馆一个,客房数47间,床位90个、观光园9个,2013年高峰时期本地从业人员442人,总收入达到525万元,接待111400人次。

2013年长沟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同比增长倍。

(三)目前存在问题通过对以上旅游资源的汇总梳理,我们感到,长沟在旅游资源建设上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

但仅凭现有状况,要让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旅客的浓厚兴趣,并使旅游市场“旺”起来,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特色旅游资源的认同上,还缺乏共识。

对诸如长沟的旅游特色是什么、存在哪些经挖掘能真正打得响的旅游产品、打造品牌需要抓哪些支撑项目等,因此对重点旅游资源的建设、推介上缺乏整体合力。

缺乏不可替代的旅游景点和特色项目,容易陷入和其他景区的同质化竞争,无法摆脱旅游资源同质性问题。

二是参观景点存在规模“小”、厚实感不够的现象。

现有的参观景点说起来数量不算少,但形不成规模,小而散,内容不丰富,疏于管理,缺乏内在联系和整合,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管理的线路,很难发挥规模效应。

三是有些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景点比较多,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景点内缺乏长沟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穿插,和具有长沟特色的住宿、饮食配套;景点外旅游购物的场所数量较少,一般距离景点较远,相应的娱乐设施不够。

四是旅游业同文化、休闲产业融合不够,旅游产品供应较为单一。

要想让游人记住长沟、了解长沟,就与旅游产品、旅游文化、人文风情分不开,目前这三要素结合还不够,如旅游及其节庆活动对塑造传播区域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注重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坚定走打造品牌之路,而上述问题不解决,长沟旅游很难想象取得大的突破和进展,这是需要切实引起重视的。

二、关于长沟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打造旅游品牌往往首先取决于其所依赖的旅游资源本身是否有优势,因为一个资源匮乏、特色平平的景区是难以形成品牌的。

从我镇情况来看,在分析判断旅游资源优势上,需要有更为宽广的眼界,乃至世界眼光来审视和思考。

结合长沟拥有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情况来分析,长沟现有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归纳四大优势:(一)区位优势长沟镇是北京市房山区南线旅游的门户,房易路、云居寺路穿境而过,这两条路分别连接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十渡风景区、云居寺石经山佛教圣地、上方山自然景区等景区,这使长沟镇非常自然地成为了上述景区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来,长沟镇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旅游集散特色镇、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和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五大功能区之一,京石二通道京昆(G5)高速穿越长沟镇西部,2014年6月通车建成后将使到达市区的距离缩短为40分钟车程。

随着京石二通道京昆(G5)高速的开工建设,以及张(张家口)涿(涿州)高速2015年通车,长沟镇的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二)环境优势长沟镇位于京郊西南风景旅游带前沿,西北部沿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形成天然屏障,整体地势陡、缓、平相结合,地形错落丰富,天造地设。

长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山地植被茂盛,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人均公共绿地达到平方米,空气湿度大,富含负氧离子;深厚广阔的燕山山脉,涵养了大量的水分,在山前区形成了无数的喷泉,日夜不息涌出生命之甘霖,汇流成北泉水河贯穿于全镇。

目前,“一园、两河、三湖、十景”的水环境形成了一道6公里的水景观绿色生态长廊。

整体环境因就天时,切合地利;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林秀、土沃、泉幽、河清、风景殊丽,可谓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风水宝地和京畿名胜。

非常适宜发展旅游业,特别适宜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业。

一年一度的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花田节等重大活动的连续举办,“城市之间,水岸花田”,品牌的打造,极大地提高了长沟的知名度,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发展优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三)文化优势长沟镇这个具有2300年历史的古镇,汉代置乡,唐宋发轫,明清腾达,成为富庶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汉代城垣雄姿犹存,三义庙英雄豪气依存,千佛寺古刹博大精深,北郑院辽塔、大德灵塔印证了历史的沧桑;甘池满清皇族的石碑、宝顶显现了皇家风水宝地的奢华,更有那南正行宫回廊中的30块乾隆御笔默默昭示着往日的辉煌。

长沟镇又是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京都大集,历史上往来频繁的商贾云集之处。

这些都早就了其“千年古镇,皇家圣地”之神韵。

(四)规划优势在镇域规划2010年到期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长沟发展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及时对镇域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修编。

将原有的三千多亩工业用地调整为混合用地,从而为中心区发展旅游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划分更加明晰,确定了居住用地以低密度、高品质一类住宅为主的用地原则;将中心区范围扩大,北部部分村庄列入中心区,从而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将全镇划分为水系生态游赏区、运动休闲度假区、中心综合服务区、特色农庄体验区、现代农业耕作区五大产业区,为发展特色旅游创造了条件。

三、关于打造旅游品牌的对策建议长沟虽然地处京南,背靠京城,但是外省市组团游客来京南旅游的并不多。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份安徽省组团的国庆北京7日游线路,包括故宫、鸟巢、王府井、什刹海、长城和明十三陵等,7天行程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北部延庆、顺义等地,这说明京南地区现在还没有全国知名的不可替代的旅游景点,缺乏北京的“城市名片”,难以吸引外省组团的游客,而京冀地区的短途游客对长沟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新鲜感有吸引力,交通也比较方便,所以主要是短途游客选择长沟作为旅游目的地。

因而从长期来看,长沟要加紧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初步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扩大影响力,广泛的吸引国内外游客。

为此,结合长沟实际,我们就如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一)聚焦重点项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1.围绕“京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一是旅游集散中心不但要成为城市旅游出行的中心枢纽,也要成为集旅游、销售、服务、展示、咨询、洽谈、商务为一体的旅游消费综合场所。

二是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主要是要找准定位,协同行业资源,融入房山地质公园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