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物理

小学科学实验物理

小学科学实验(物理)1、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2、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小,水爬升得越高。

3、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

如果要使物质溶解的快一点,可以提高水的温度,或者进行搅拌。

4、实验内容:研究纸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实验结论:纸的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5、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6、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

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7、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8、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9、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10、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11、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有三个方法:1、改变物体的形状。

2、借助漂浮物。

3、往水里加足够的盐。

12、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空饮料瓶、气球实验结论: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

13、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14、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针筒注射器、橡皮实验结论: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5、实验内容: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与不同(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烧杯、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圆底烧瓶实验结论: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

16、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17、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18、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实验结论:热会沿着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19、实验内容: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

20、实验内容: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加热和冷却》实验器材:固体体胀器、酒数灯、火柴、水槽实验结论: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

21、实验内容: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四年级上册第 2 单元)课题:《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相同。

22、实验内容:同种物质,不同颜色的吸热和散热性是否一样(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吸热和散热》实验器材:白色与黑色杯子、温度计实验结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性能更好。

23、实验内容:造雨、造霜、造雾(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冰块、盐、玻璃片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如果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就会凝结成小冰晶,如果水蒸气特别多且温度较低,就会形成雾。

24、实验内容:物体振动发声(四年级上册第 3单元)课题:《声音的产生》实验器材:尺子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

25、实验内容: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播声音(四年级上册数 3单元)课题:《声音的传播》实验器材:三只分别装有沙、水、空气的封口塑料袋,一只有橡皮头的铅笔实验结论:声音能沿着固体、气体和液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固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强。

26、实验内容:认识音调高低与弦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四年级上册第 3单元)课题:《不同的声音》实验器材: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

27、实验内容:测走路的速度(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运动的快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28、实验内容:小车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拉力)(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垫圈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其它因素都不变)29、实验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长)(四年级下册第 3单元)课题:《摆》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30、实验内容:测量提起物体所需要的力(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力在哪里》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实验结论:会使用弹簧秤。

31、实验内容: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实验器材:同样的弹簧,钩码,尺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弹簧受力与拉伸长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受力越大,被拉伸长度越大.32、实验内容:研究减小摩擦力的办法(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摩擦力的秘密》实验器材:弹簧秤,带钩的木块、尺、海绵胶33、实验内容: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伞面面积)(四年级下册第 4单元)课题:《降落伞》实验器材:做好的降落伞、秒表实验结论: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落越慢。

34、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5、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36、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37、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38、实验内容:连接电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简单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小电珠实验结论:简单电路是由电池、导线、小电珠构成的。

39、实验内容:了解开关的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简单电路实验器材:电池盒、电池、导线若干、灯座、小电珠、开关实验结论: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断开。

4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