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1)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其原理是________。
(2)除了刻度尺,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 ,从A滑到C的时间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________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2)[2]由图示可知,AB间的实际距离为:
s=9.00cm−6.00cm=3.00cm;
[3]运动时间:
t=0.2s×3=0.6s,
纸锥的速度:
v= = =5cm/s=0.05m/s;
(3)[4]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
4.如图1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_______
_________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2.5s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说出你的依据:________。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名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间接 秒表0.25斜面坡度应小些B无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解析】
【详解】
(1)[1][2]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然后利用 求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的平均速度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得的;
(5)图2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斜面上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6)小楠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小车的轻重
运动距离
运动时间
1
较轻
1.00m
2.5s
2
较重
1.00m
2.5s
3
更重
1.00m
【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25小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
vAB= = =15cm/s
AB段的平均速度为15cm/s。
[5]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sBC=56cm,tBC=2.8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BC= = =20cm/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20cm/s。
(1)[6]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7]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v= 刻度尺停表1520变速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
[2][3]实验器材,除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外实验还需测量路程用的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用的停表。
[4]小车在AB段的路程为:sAB=45cm,tAB=3.0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做分组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下面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单(摘要)。请你将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测量 Nhomakorabea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3]小车运动距离:
sAB=80.0cm−40.0cm=40.0cm,
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 = =25.0cm/s;
(3)[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v= 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4)[5]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
(1)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
(2)纸锥下落过程中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小组间交流时,小明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一直变大3.000.05纸锥的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直变大,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一直变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