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的土地退化
土壤养分损失250亿元 淤积水库损失37亿元 淤积江河损失18亿元 洪涝灾害损失50亿元
[back]
[next]
案例: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
黄河的水沙异源: 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流域 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back]
[next]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多年平均含沙量37 kg/m3,年输沙量16×108 t
[back]
[next]
二、土地退化的基本特征
(一)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
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1% 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5% 盐渍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3.9% 草地退化占国土面积的9.1%,其中中度退化以上占半数
土地退化的发展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 20世纪50-60年代:土地退化由局部到大面积发生期 70-80年代:土地退化大面积快速发展期 90年代:土地退化持续发展,且部分得到控制期 21世纪:向控制土地退化,大面积生态治理方向发展期
逻辑框架
土地退化特征 水 土 流 失
人类
不合理利用
基本状况
环 境 问 题
沙 漠 化 草 地 退 化 盐 渍 化
成因与过程
影响与危害
土地 环境
区 域 生 态 安 全
[back]
[next]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第三节 沙漠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第五节 土地盐渍化
[next]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
[back]
[next]
2.农牧交错带的特征
• 降水年变率大,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 林、灌、草植被交错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宜于发展农林牧
复合系统; • 多 “荒地”,对垦荒耕种有极大诱惑力,垦后易导致土地退化;
• 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 与少数民族居聚区接壤,历史上屯垦戍边、战乱频繁, 农牧界线反复进退
[back]
[next]
案例:
沙漠化的区际影响
沙 漠 化 地 区: 沙尘暴既是土地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土地沙漠化加剧的 一个动力因素 沙漠化下风地区:土地沙漠化使得过境气流的沙尘浓度累加,加剧沙尘 暴的强度
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back]
[next]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
[back]
[next]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过程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 面等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 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紫色页岩风化物和花 岗岩风化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娄土、紫色土、红壤等。在地表植被 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 运。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多暴雨,常造成流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 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 区域开发政策失误加剧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土地退化造成原有碳储量丧失和固碳能力的下降,加剧气候升温
造成地面反照率增大,土壤水分蒸发增强 加速地表空气水分的散失,降低地表和土壤湿度
[back]
[next]
第二节
一、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
新华网北京2008年1月29日电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近3年 的科考活动,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 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
近50年来, 因水土流失平均每年毁掉耕地7×104 hm2以上 造成草地退化约100×104 km2 每年50×108 t泥沙流失 年均损失粮食30×108 kg 土壤每年流失的N、P、K超过全国的施用量
土地退化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土地退化使得生态安全的风险加大 退化土地加速土壤侵蚀过程,进而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湿润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仅限于河流沿岸沙地及滨海沙地 高寒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分布在藏北高原的那曲、聂拉木及阿 里地区狮泉河镇一带,沙漠化土地在城镇 居民点周围发展
长城沿线沙漠南侵一角
[back] [next]
沙漠化土地分布
[back]
[next]
二、沙漠化的成因与过程
(一)沙丘活化
主要发 生在半干旱 的毛乌素沙 地、库布齐 沙地、浑善 达克沙地、 科尔沁沙地 以及呼伦贝 尔沙地。
[back] [next]
(二)水土流失的过程
黄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陕西中部塬剥蚀侵蚀堆积高平地
[back]
[next]
红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韶关
[back]
[next]
紫色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达州
达县
[back]
[next]
黑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齐齐哈尔东北黑土丘陵水土流失
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
[back]
[back]
[next]
(二)古沙翻新
主 要 发生在半 干旱的内 蒙古高平 原的伏沙 地带。
[back]
[next]
(三)沙丘前移
主 要 发生在干 旱沙漠区 的绿洲边 缘地段。
[back]
[next]
(四)就地起沙
主要发 生在沙黄土 地区和沙质 沉积物比例 较高的河湖 相沉积物分 布的地区。
[back]
中国地理教程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back]
[next]
本章前言
土地退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到 土地退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土地退化类型多、 发生广、地域差异大、危害严重,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的水土 流失,荒漠与草原地带的沙漠化,草原与农牧交错地带的草 地退化,以及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已对中 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了解中国土地退化 的现状,理解其形成机制与过程,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工程布局均有重要意义。
[back]
[next]
关键词
土地退化(land deterioration) 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erosion)
沙漠化(land desertification )
草地退化(grassland degradation) 盐渍化(salinization)
[back]
[next]
[back]
[next]
表6–1 中国土地退化分布、面积与变化
(二)类型组合的地域差异大
中国土地退化类型分区
[back] [next]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不稳定,且类型复杂 多样,人类活动影响深刻且广泛。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影响程 度的地域差异极为显著。
从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西依次为: 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
[back] [next]
3、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
专家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
江西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10个,占
67%;陕北老区27个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 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33个。调查显示, 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
[next]
岩溶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云南麻栗坡 石漠化景观
云南石林水土流失
[back]
[next]
三、危害: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经研究测算,按现 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 黑土层将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 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1950年至 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 普遍抬高2至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 面1至2米,也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 淤积16.24亿立方米,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 因之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本原因, 黄河泥沙60%以上来自晋陕河段,有1×108 t粗沙来源内蒙古沙漠地段
水土流失导致流域内河道淤积、地上悬河、两岸灌溉区次生盐渍化等, 也是旱洪灾害的隐患
峡谷段建设水利工程,拦水势必拦沙,水库的泥沙问题突出。
黄河黑山峡
黄河晋陕峡谷
开封柳园口黄河“悬河”
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带
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back]
[next]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呈现南北差异:
北方以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南方以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污染和潜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back]
[next]
(三)危害严重
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
[back]
[next]
4、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 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层有效持水量降低、热 量状况变劣,裸露土地温度升高,土壤调节水分的功 能也随之下降,影响水资源利用,进而导致水旱灾害 加剧。50多年来,我国从南到北,旱灾发生的频率也 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近10年来全国平均耕地受旱面
[next]
[back]
第三节
一、沙漠化的现状
沙漠化
干旱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 面积为12.2×104 km2,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31.4%,涉及95个县(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