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钎探施工方案新

地基钎探施工方案新

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二期工程
钎探施工方案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某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
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资料:
(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
(2)《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部分)(河西片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施工规范及规程: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技术规程》(JGJ33-2012)
(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2 钎探的目的
1)探明天然地基下有无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等
2)探明天然地基下有无软弱下卧层
3)根据钎探成果判断天然地基是否为设计要求的稍密、中密卵石层、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层。

3 工程概况、工程的主要特点
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
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综合管廊及监控
中心工程)
建设单位:成都某某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成都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地勘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某某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建筑简况
本工程为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西片区)地下车道及综合管廊部分。

起止点设计里程数:地下车道主线车道AK0~000+AK0+620入
口车道BK0~BK0+里程桩号坐标详见道路专业图纸。

断面为多仓及单仓设置,标准断面尽宽度有~多种,底板、顶板、外墙壁厚度为~,内墙壁厚为,管廊内空净高为~,总工期:800 天。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成都某某总部商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以东、科华南路以西、绕城高速以北、三环路以南。

占地面积约,为未来某某总部商务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除集聚地区性某某总部机构外,还将集中开发办公、商业、住宅等综合配套设施。

地质情况
(1)天然地基
地下车道及综合管廊主干线段,基底埋深约为,基底位于密实卵石⑧4层、
强风化泥岩⑨1层、中风化泥岩⑨2层上,可直接作为地基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800kPa 250kPa 900kPa,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基底如遇松散卵石⑧ 1 层时,采取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处理深度大于(详见图纸“地基处理表”);基底如遇细砂⑥层、中砂⑦层、粉土⑤层等其它软弱土层时,采取挖除换填处理措施,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260kPa。

支管廊、疏散楼梯及风道处基底埋深约为13m基底位于密实卵石⑧4层上,可直接作为地基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0kPa,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设
计要求。

基底如遇细砂⑥层、中砂⑦层、粉土⑤层等其它软弱土层时,采取挖除换填处理措施;基底如遇松散卵石⑧1层时,采取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处理深度大于(详见图纸“地基处理表” );如基底位于基坑开挖超挖肥槽内,超挖肥槽部分土体采用C15素砼回填处理。

土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

地下车道出入口通道地下封闭段结构基底埋深约为~,基底标高变化较大,
基底土层由浅至深分别为细砂⑥层、中砂⑦层、稍密卵石⑧2层、中密卵石⑧3
层:A、当基底位于稍密卵石⑧2层、中密卵石⑧3层时,可直接作为地基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320kPa 50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B、当基底土层为细⑥砂层、中砂⑦层时,应将这些土层进行清除后,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分层碾压夯实至设计标高,要求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在施工前须选取试验段施工,以确定施工参数,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应通
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或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并结合静载试验综合确定,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30kPa。

地下车道出入口通道出地面敞口段结构基底埋深约为~,由于基底标高变化较大,基底土层由浅至深分别为杂填土①1层、素填土①2层、黏土②1层、黏土②2层、粉质黏土③1层、粉质黏土③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④层、粉土⑤层、细⑥砂层、中砂⑦层,对上述土层根据不同土层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A、当基
底土层为杂填土①1层、素填土①2层、细⑥砂层、中砂⑦层或淤泥质粉质黏土
④层时,应将这些土层进行清除后,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分层碾压夯实至设计标高,要求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在施工前须选取试验段施工,以确定施工参数,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或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并结合静载试验综合确定;B、当基底土层为黏土②1层、黏土②2层时,由于基底土为弱~中等膨胀土,因此应挖除至少厚上述土层,然后进行灰土改性成三七灰土后分层进行压实至基底设计标高,压实系数不小于,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或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并结合静载试验综合确定,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0kPa; C、当基底土层为、粉质黏土③1层、粉质黏土③2层、粉土
⑤层时,可直接作为地基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80kPa 120kPa,地质剖详见地勘报告。

4施工方案
材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主要机械
人工打钎,锤重10磅大锤,尖锥头、触探器钎杆用直径20钢筋,长度。

其他有钢卷尺等。

作业要求
(1)基土已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以上300mm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点位平面布置图》在图上标清孔位编号。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10cm横线。

(5)钎探孔排布根据《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布置,钎探孔位平面位置
按梅花型布置,间距5~6米,孔深米,具体布置见《钎探点位平面布置图》。

(6)人工打钎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 ►定位放线------- ►就位打钎 ------►记录锤
击数------ ►整理记录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把触探杆竖直打人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1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表式
C5-7)执行。

(4)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施工计划
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地下部分分为十个流水段,基底钎探分为22个区域, 也按此流水段划分进行作业。

由于工期十分紧张,同时为避免降雨对地基土的影响,现场钎探、验槽尽量分段进行,钎探完成一段后尽快联系勘探单位进行验槽,验槽符合要求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垫层。

本工程总长为米,钎探孔位平面位置按梅花型布置,根据设计及地勘要求间距为5~10m
深度。

布置钎探共计480根。

5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1) 主控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2)一般项目1)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2)钎孔灌砂应密实。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2)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

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3)在记录表上用彩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4)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5)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6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

7文明、安全标准
(1) 操作人员要专心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与记录人员要密切配合,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2) 工人上岗必须戴好安全帽,遵守劳动纪律。

(3)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4)施工时要有可靠地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
8附图
见后附图1《钎探点位平面布置图》
表 C5-深度单位: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