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公路、城市主干道和机场跑道等高等级路面的SMA沥青路面表面层。

2、施工准备2.1材料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2机具设备2.2.1施工机械2.2.1.1摊铺、碾压设备SMA沥青路面常用于高等级路面,质量标准高,要求的摊铺及碾压设备应具有性能优良、稳定的特点,常用设备见本书“《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2.1.2其他设备15t以上自卸汽车、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平衡梁、空压机、装载机,水车,加油车,移动照明车。

2.2.1.3小型施工工具手推车、铁锹、扫把、铁钎、耙子。

2.2.1.4检测、测量设备平整度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3m直尺、摆式摩擦仪、构造深度仪等。

2.3作业条件摊铺应在下承层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前作业面要清扫干净,无浮尘、无杂物。

2.4技术准备2.4.1沥青混合料进行试拌,各项技术指标经试验符合设计要求。

2.4.2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宜为100—200m。

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摊铺和压实工艺,并编制总结报告,上报批准。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SMA沥青混合料的检验→SMA沥青混合料的运输→SMA沥青混合料的摊铺→SMA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冷却放行交通3.2.1 SMA沥青混合料的检验拌和好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过火欠火、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3.2.2 SMA沥青混合料的运输3.2.2.1应采用20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的粘结,车厢底板和侧板喷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和水的比例为1:3),无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运料车上应加盖保温篷布,并检查车后挡板密封情况。

3.2.2.2运输车辆进场前应采取防污染措施,可在进场处设置一定长度的麻袋、碎石等材料,并配合人工清除夹杂的污物等。

3.2.2.3运料车在卸料前检测混合料温度和外观质量。

卸料由专人指挥,运料车缓慢倒向摊铺机,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并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运料车向前行驶。

严禁车辆撞击摊铺机。

3.2.2.4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比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保证摊铺机前方始终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每台摊铺机前方等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

3.2.3 SMA沥青混合料的摊铺3.2.3.1摊铺高程控制宜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

对于有些特殊要求的路段,施工可采用基准高程线导引方式,即固定板两侧按设计高程每5m设一个测墩,在测墩(顶盘式)上放置经检验合格的铝梁,作为高程基准面,并设专人看护。

3.2.3.2当路面较宽时,应采用多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

当采用联合摊铺方式时,内侧宜设置一台固定熨平板的摊铺机并凸前行驶,外侧设置一台液压伸缩式摊铺机紧随其后。

后方摊铺机靠前方摊铺机侧宜以前一台摊铺机已摊铺的面层为基准面,采用滑靴方式控制摊铺高程。

摊铺过程中,相邻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宜为5—15m,摊铺面重叠50—100mm。

3.2.3.3在混合料摊铺前,熨平板应预热足够长的时间,保证开始摊铺时熨平板温度不低于85℃。

在熨平板预热完成后,应采用人工拉小线的方式校核、调整熨平板的直顺度、平整度。

3.2.3.4摊铺温度控制应符合规定。

3.2.3.5沥青混合料倾卸时应听从摊铺机操作人员的指挥,缓慢均匀卸料。

开始摊铺时,摊铺速度应缓慢,宜按1.5m/min的速度进行摊铺,当摊铺5~10m后,用刻度尺检查摊铺厚度、测量横坡度,在厚度和横坡调整无误时再继续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保证摊铺机连续、均匀行驶,中间不应有停机待料现象,施工过程摊铺机前方要有足够的运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摊铺机料斗内应保持2/3~1/2以上的混合料。

在摊铺时,摊铺机振捣参数应依据摊铺速度、混合料厚度选定。

3.2.3.6摊铺过程中混合料不应有离析、拥包等现象,摊铺后的面层未经压实严禁上人行走。

3.2.4 SMA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碾压均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

3.2.4.1初压。

初压应紧跟摊铺机进行,初压时机应以不产生混合料的推挤、拥包为标准。

当采用改性沥青时,初压压路机与摊铺机间最大未摊铺距离应在30m以内。

初压采用静压方式,当采用改性沥青时初压可采用低频振动方式。

初压速度应控制在1.5~2.0km/h之间。

初压一般为1—2遍。

3.2.4.2复压。

复压应紧随初压进行,复压应根据摊铺机速度配置足够的压路机数量。

复压应采用高频低振碾压方式。

复压速度宜为2.0~4.0km/h。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横坡,如发现问题,及时在复压阶段调度压路机横向或斜向45°碾压。

3.2.4.3终压。

终压在复压之后,采用静压方式。

碾压速度为4—6km/h,到最后赶光阶段碾压速度可以适当加快,直至消除轮迹,终压终了温度应符合规定。

3.2.4.4碾压基本作业规定(1)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低向高的碾压原则。

(2)每个碾压阶段应紧密衔接连续进行,碾压轮迹要与路中心平行,必须沿同一个轮迹返回。

碾压重叠宽度不大于20cm,但不宜小于10cm。

(3)碾压时严禁急停、急行,当振动停止后,须行驶一段后再停止。

3.2.5接缝3.2.5.1纵向接缝(1)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接缝应平行于主路中线。

(2)多台联合摊铺,碾压时应将新铺混合料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机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并达到密实度要求。

3.2.5.2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应做成垂直缝。

在终压完成后,及时测高程及平整度,同时用3m 直尺检查摊铺面端部的凸凹情况,并及时采用人工将凸起和凹陷大于2min的部分清除,清除长度范围按最不利部位控制。

在下次接续摊铺前应在横缝端面刷少量粘结油或采用喷灯烘烤,摊铺机就位压旧油边50cra,充分预热后进行摊铺。

待摊铺开始后,及时用人工进行处理。

3.2.6冷却放行交通碾压成形后,封闭交通。

严格限制车辆通行。

待路面温度降至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通车放行。

3.3季节性施工措施3.3.1雨期施工措施3.3.1.1施工期间设专人负责天气预报的接收工作或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雨期天气变化情况。

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施工计划。

3.3.1.2施工作业面与拌和厂之间要保持通信畅通,运输道路沿途要经常巡视,及时调整行驶路线。

3.3.1.3混合料运输车辆必须进行遮盖。

3.3.1.4当遇雨或下层路面滞水时,暂停混合料摊铺,已施工段各项工序紧密衔接,集中力量在雨前做到碾压密实。

当沥青混合料未经压实即遭雨淋时,要全部清除。

3.3..2冬季施工措施当温度低于10℃时不应安排施工。

4、质量标准4.1基本要求4.1.1SMA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1.2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团结成块现象。

4.1.3中面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尘,其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

4.1.4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析,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4.2实测项目外观鉴定4.3.1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现象。

4.3.2搭接处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有枯焦现象。

4.3.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5、成品保护5.1路面摊铺已经完成但未达到通行要求时,严禁其他车辆通行。

施工车通行时应检查是否漏油和夹带杂物,否则不允许通行。

5.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将盛装油料的容器放置在沥青面层上。

5.3在需开放交通的横缝处可不在摊铺完成后立即处理,带接续施工前集中处理或采用略高于面层的方木支挡在横缝端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为保证压实度,应严格按表18—1的规定进行各个阶段的温度检测与控制;保证足够的压实遍数;压路机尽可能采用间歇式供水压路机,严格控制喷水量。

6.2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应保证摊铺均匀、连续;机械操作符合操作要求。

6.3为避免施工接头横缝平整度不好,应严格处理好工作段端头,保证端头直顺度;摊铺机工作前要充分预热熨平板,起步前将高程、仰角调整到位,避免刚一起步就对电脑及仰角大幅调整,影响平整度;人工及时处理,但应避免大面积人工找面、补料;及时用3米直尺检测接缝平整度,及时指挥压路机碾压。

6.4为避免多台摊铺机作业时施工纵向接缝痕迹明显,应采取型号一致的摊铺杉[进行联合摊铺,行进时保持同一的摊铺参数配置;摊铺距离应严格控制在本工艺标准规定内;每天施工前、施工后仔细检查熨平板及夯锤下是否有残料,如有及时清理干净,避免摊铺时产生拖痕。

7、质量记录7.1混合料检验记录7.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7.3工序质量评定表8、安全、环保措施8.1安全操作要求8.1.1驾驶台及作业现场要视野开阔,清除一切有碍工作的障碍物。

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驾驶台上逗留。

驾驶员不得擅离岗位。

8.1.2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应协调动作,同步行进,防止互撞。

8.1.3换档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时进行,严禁强行挂档和在坡道上换档或空挡滑行。

8.1.4熨平板预热时应控制热量,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变形。

加热过程中,须有专人看管。

8.1.5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不得接近明火。

8.2技术安全措施8.2.1施工车辆进入现场后行驶速度控制在40km/h内,摊铺工作面前后100m设立限速施工标志,限速5km/h,避免车辆高速行驶造成交通事故。

8.2.2弯道作业时,熨平装置的端头与路缘石的间距不得小于10 cm,以免发生碰撞。

8.3环保措施8.3.1废弃的混合料及杂物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

8.3.2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应在摊铺机下部铺设塑料布,集中收集废液并妥善处理。

8.3.3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应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或加装降噪装置。

以减少噪声污染。

8.3.4混合料运输,必要时要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遗撒。

8.3.5沿途易起尘的施工便道应经常洒水降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