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肿瘤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肿瘤动物模型
♀♂ ♀♂ ♂ / ♂ ♀ ♀♂ ♀ / / ♀
自发率(%)
80~100 90.0 85.0 85.0 79.7 92.0 49.0 33.0 55.5 75.8 28.4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优点
动物自发性肿瘤是近似人类肿瘤发生学的模型,其肿瘤发生学及 细胞动力学特点与人类肿瘤较接近;
这类模型便于进行慢性治疗试验,自发性肿瘤与移植性肿瘤相比, 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太高,疗程长,便于进行综合治疗,对白血病 模型,还可以通过血液学检查来评价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的治疗 方案;
肿瘤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大类。基础 研究,又分为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研究。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整体水平的肿瘤研究,通常称为实验 肿瘤学研究。实验肿瘤学研究,不仅与分子水平、细胞 水平的研究密切联系,而且对人类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 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肿瘤动物模型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遗传修饰动物与实验肿瘤学研究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特点
接近于人类肿瘤的发病特点和过程;肿瘤病因学研究 起到重要作用;
诱导时间长(3~5月,甚至1~2年),动物死亡率高 ;
肿瘤出现的时间、部位、病灶数等在个体之间表现不 均一。
三、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移植性肿瘤是一个动物的肿瘤被移植到另一个或另一种 动物身上,经过传代后,它的组织类型与生长特性(包 括接种成活率、生长速度、自然消退率、宿主反应及宿 主寿命等)已趋稳定,并能在同系或同种受体动物中继 续传代,即成为一个可移植的瘤株。一般经过20代的 连续接种,可达到这种稳定。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分为 同种动物移植性肿瘤和异种动物移植性肿瘤两大类。
网织细胞瘤 垂体肿瘤
卵巢肿瘤 纤维肉瘤
品系
C3H A/He C3H/He C3H/He/Ola AKR AKR (C57BL×C3H/Anf)F1 C57BR/Cd DBA BALB/c (BALB/c×C57BL/6)F1
年龄(月) 性别
/ 18 14 14 / / 30 12 12~18 / 18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 应用肿瘤动物模型
引言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生命健 康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1000的人 罹患癌症,约5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有些国家,肿 瘤已占据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甚至第一位。在医学领域, 肿瘤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
引言
一、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不经人为的实验处理而自然发生的一类肿瘤, 称为自发性肿瘤。自发性肿瘤发生的类型和发病率可随 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种及品系的不同而异。在实验肿瘤 研究中,一般选用高发病率的动物肿瘤模型作为研究对 象。
常用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自然发生率
肿瘤名称
乳腺肿瘤 肺腺瘤 肺细胞瘤 肝癌 淋巴瘤
同种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
由于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尽管临床研究有精心的设计、精心护理 和精心的结果处理,但却经常难以有把握地证明一种治疗方式比 另一种优越,而这些实验观察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果利用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在短短的12天就可完成一次典型 的药效试验,按国家卫生部《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南》的要求,重 复3次,则一个多月即可判定一种药物是否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在这些模型上得出的结果,很大一部分与实际是相符的,因此 ,尽管移植性肿瘤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目前仍然是抗癌药物 体内筛选的重要手段
乙基苯基亚 口服 硝胺
每天1 mg/kg 180-250 食管癌
>80%
N- 亚 硝 基 - 口服 甲基-乙酰 氧基-甲胺
3.5mg/kg,2次 80-120 /周,共10周
前 胃 乳 头 状 >90% 瘤和癌
N-甲基亚硝 静脉 基脲
生 后 第 50 和 57 -100 天,50mg/kg
乳腺癌
>90%
肿瘤名称 及类型
艾氏腹水癌
肉瘤180
代号
宿主
取瘤时间
接种量
EAC S180
KM小鼠或其它 6-9d 小白鼠
治疗效果。
二、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化学药物诱导法最常用; 常用的实验动物为大鼠,也有应用其它动物(
小鼠、豚鼠、兔、旱獭、犬、恒河猴等)
常用大鼠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模型
致癌物 给药方式
苯并芘
皮肤涂抹; 皮肤滴落
二甲基苯 皮肤涂抹 蒽和巴豆 油
苯并芘 皮下
4- 二 甲 氨 口服
基胝
7,12- 二 静脉 甲基苯蒽
这类肿瘤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有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统计分 析而发现原先没有发现的环境致癌因素或其他致癌因素,可以着 重观察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缺点
肿瘤的发生情况参差不齐,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大 量的肿瘤学材料,观察时间可能较长,实验耗资较多, 通常动物个体之间肿瘤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难于评价
每天1.5 mg/kg 350-400 外耳道癌
>90%
生后第48,50和 -100 52天,8mg/kg
乳腺癌
>90%
常用大鼠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模型(续)
致癌物 给药方式
剂量
诱发时间 肿瘤种类 发生率 (天)
二乙基亚硝 口服 胺
5mg/kg , 2 次 / 120-180 恶性肝肿瘤 >90% 周,共14周
同种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抗肿瘤药物中,大多数是经动物移植性肿瘤治 疗试验而筛选出来的。
移植性肿瘤的研究最早见于1889年,至今已发现500多个动物移 植性肿瘤的瘤株,但常用的只有40余种,国内常用的有10余种。 一般药物筛选要求选用3个瘤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80 年代推荐采用P388(小鼠白血病)、L1210(小鼠白血病)、B16( 小鼠黑色素瘤)、C26(小鼠结肠癌)、C38(小鼠结肠癌)、3LL (小鼠Lewis肺癌)及CD8F1(小鼠乳腺癌)。
剂量
诱发时间 (天)
肿瘤种类
发生率
0.1%,1次/周; 0.5%,5次/周
120-200 150-200
多发性乳头瘤和癌; >90% 孤立的乳头瘤和癌 >90%
0.15ug/只,2次/周; 90-150
0.5mg/只,5次/周
多 发 性 乳 头 >90% 瘤和癌
5mg/只,共1次 90-120 局部纤维肉瘤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