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练习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1.上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A .降水少B .气温低C .用水量大D .地下水补给少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下图所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可能出现在A .25°N~35°N 大陆东岸B .35°N~55°N 大陆东岸C .30°S~ 40°S 大陆西岸D .10°S~ 20°S 大陆内部E .北纬40°-60°大陆西岸F .北纬30°—40°大陆东岸 G.南纬30°-40°大陆西岸 H .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下列两幅流量曲线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河流主要是以________补给为主,我国这类河流的汛期出现在___季。
若图甲所示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该河主要流径_____________气候区。
(2)图乙 所示河流主要是以________补给为主,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 .云贵高原B .松嫩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黄土高原 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B .江淮地区进入伏旱C .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D .温带气旋频繁影响南欧乙图中两曲线A 、B 分别代表甲图中A 、B 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河流一定位于位于北半球B .该河流一定位于位于南半球C .该河流AB 段自北向南流D .该河流AB 段自南向北流(10年福建卷)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尼图 例200 2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500500500500500500505005001000日尔河NQP乙甲 0º10º20º10º10º0º200 古马里帝国控制范围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城市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沙漠海洋、湖泊 暖流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降水量/mm1500 1000500 01 4 7 10 月份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降水量/mm150 100501 4 7 10 月份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指出尼日尔河从P 点到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读“黄河水系示意图”与“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水量沿程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关问题:(1)图中A 、B 两条曲线中,表示流量曲线的是______,表示含沙量曲线的是______。
(2)从源头至兰州、从龙门至潼关的流量增加都特别快,共同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兰州至河口段和郑州以下的下游段流量都在减少,其共同的原因是哪两个方面?(4)黄河干流含沙量增加最快并达到最大值的河段在哪两个水文站之间?该河段含沙量增加特别迅速的原因是什么?(5)青铜峡至银川的一段黄河干流绕行在黄土高原的边缘,两岸附近还有一些沙漠分布,但这一段河水的含沙量却增加很少,原因是什么?(2007·广东地理)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下图表示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2)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该河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
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A.发源地B.上游C.山区D.平原据图中信息,判断②-③河段河流的主要流向A.从东北流向西南 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北向南D.从南向北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A.地转偏向力B.河道弯曲C.地势高低D.人类活动(2009广东地理)“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某河段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读我国某城市自然河道路堤结合式堤坝剖面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A、乌鲁木齐B、攀枝花C、长沙D、济南(2008年全国卷)⑶指出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10年全国卷I (大纲版)文综第36题)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5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8分) º 河流500等高线/m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
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甲(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
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
分析原因。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 甲代表的水体是( )A .雨水B .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生物水 箭头a 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 .1~2月B .3~4月C .6~7月D .10~11月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 、b 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 .a 变大B .b 变稳定C .a 在丰水期变小D .b 在枯水期变大读流域水系分布图(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完成4~5题a b c 水流弯道速度b>c>a 弯道水速示意图Hezsunlight 图文N 穴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下图是“我国青海湖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气温和水位变化图”。
读图,完成1~3题。
1.1970年以来,青海湖的变化是()A.面积增大、水位升高B.面积增大,水位降低C.面积减少、水位降低D.面积减少,水位升高2.引起青海湖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总量B.年蒸发总量C.年地表径流总量D.年地下径流总量3.青海湖最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A.海陆间水循环B.内陆水循环C.海上内循环D.海陆间和内陆水循环(2010全国文综)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6~7题。
6.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7.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8.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对下游及三角洲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完成1~3题。
1.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2.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3.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09年海南)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2007山东文综)(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左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中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右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6分)图12 图13(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