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 6 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兽医药理学 6 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 临床应用: (1)呼吸道炎症,急性气管炎初期(稠); (2)纠正碱中毒。 ? 注意: (1)作用强,单胃动物用后有恶心、呕吐反应; (2)禁止与磺胺类药并用; (3)胃、肝、肾机能障碍慎用(血氨性酸中毒和
血氨升高)。
碘化钾
(灰碘)
? 性状:无机盐,水溶性强。 ? 药理作用: (1)祛痰:机理与氯化铵相似。 (2)刺激性强,不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3)游离出碘:成为甲状腺素成分参与代谢;
进入病变组织溶解病变组织和消散炎性产物。
? 临床应用: (1)慢性和亚急性支气管炎。 (2)局部病灶注射:牛放线菌病。 (3)助溶剂:碘酊。
? 注意: (1)在酸性溶液中析出碘。 (2) 不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3)胃部有炎症时不用。 (4)易引起呕吐,一般用于犬、猪,不用于猫。
2.镇咳药
? 咳嗽:保护性反射,促进痰液和异物排出。 ? 镇咳药:
如甘草。
有些药物兼有中枢和外周两种作用。
可待因
(甲基吗啡)
? 药理作用: 阿片生物碱之一,抑制延脑咳嗽中枢。
? 临床应用: 有强烈镇咳、镇痛作用。适用于无痰剧烈干 咳,对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尤为适用。 因反复使用易成瘾,大剂量抑制呼吸中枢, 不宜做常规镇咳应用。
? 注意: (1)多痰时不能单独使用; (2)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 临床应用: 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过敏性哮喘。 小动物的干咳。
3.平喘药
? 平喘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缓 解哮喘症状。
? 引起哮喘的原因: 免疫或非免疫性刺激 →炎性介质释放(组胺、 5-HT 等) →炎症反应(上皮细胞损伤、分泌物增加、粘 膜水肿等) →伴有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力增高 → 阻塞性呼吸困难。
? 某些镇咳性药、祛痰药、抗组胺药也有平喘作用。
? 临床应用: 单纯性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分类
? 3.1支气管扩张药: ? 药理作用:主要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又叫支
气管平滑肌松弛药。 药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和支气管粘膜上肥大 细胞→使细胞内ATP 分解为cAMP (环磷酸腺 苷):cAMP 能松弛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 活性物质(如组胺) →减少这些物质引起的 粘膜充血性水肿、腺体分泌和支气管痉挛。
氯化铵
? 理化性质:强酸弱碱盐( NH4Cl ),有咸味。
?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
a.刺激胃粘膜迷走神经末梢 →反射性引起支气管 腺体分泌增加 → 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 减少对支 气管粘膜的刺激 → 缓解咳嗽。 b.小部分药物经呼吸道排出 → 由于渗透压作用带 出水分 →稀释痰液。
(2)液体酸化剂,使尿液酸化,碱性药物中毒时 可加速排泄。
? 注意: 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过量易引起心跳加快, 心慌、心悸、心律失常。连续使用易产生耐受性。
? 兽医相对少用。
氨茶碱
? 性状:茶碱(不溶于水) +乙二胺(助溶剂), 碱性。避光、密闭。
? 药理作用: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1)平喘: a.抑制磷酸二酯酶, cAMP 水解↓→过敏性介质释放
↓,儿茶酚胺释放 ↑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2)强心和利尿:
第六章 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内容
呼吸系统疾病的典型症状:咳、痰、喘。
呼吸系统用药
祛痰药 镇咳药 平喘药
1.祛痰药
? 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 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
? 祛痰药:是一类能使痰液变稀或粘稠度降低而易 于排出的药物。
? 祛痰药的作用: 痰液的排出可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间接起 到镇咳、平喘的作用,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
?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 黄碱)和茶树碱类(氨茶碱)。
肾上腺素
? 理化性质:口服无效,可静注、肌注,一般皮下 注射。
? 药理作用: 1.心血管系统:
兴奋心脏(强效心脏兴奋药);皮肤、粘膜、内 脏血管收缩;骨骼肌、冠状血管扩张;血压 ↑。
2.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减轻粘膜水肿;
右美沙芬右甲吗喃
? 合成的吗啡类衍生物,无镇痛、成瘾性。 ? 适用于无痰干咳。 ? 人医。
喷托维林
(咳必清)
? 人工合成,中枢性镇咳药。 ? 药理作用:
对咳嗽中枢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对外周支气管有阿 托品样的作用——中枢与外周双重作用的镇咳药。 ? 比可待因弱,无成瘾性。 ? 临床应用: 适用于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 ? 注意: 禁用于心、肾功能不全及青光眼。 复方枸橼酸喷托维林(糖浆)。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过敏性物质。
以上均有利于缓解支气管哮喘。
3.代谢:血糖 ↑,脂肪分解 ↑ 。
4.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兴奋中枢,呕吐、惊厥等。
? 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 (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休克(首选药); (3)支气管哮喘。 (4)与局麻药配伍; (5)局部止血。
? 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或过快引起心律失常、血压剧增导致脑 溢血。
异丙肾上腺素
? 口服无效,舌下给药、气雾剂或注射。持效时 间比肾上腺素长。
? 药理作用:激动β受体。
(1)兴奋心脏,骨骼肌或冠状动脉血管扩张。 (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比肾上腺素强。
? 临床应用:平喘药。
பைடு நூலகம்
麻黄碱
? 药理作用: 选择作用于β受体。支气管扩张作用持久、缓和。
? 临床应用: 仅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轻症治疗。
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或抑制咳嗽反射弧中 的某一个环节→减轻或制止咳嗽。 ? 轻度咳嗽:不宜镇咳; ? 剧烈频繁咳嗽:易导致肺气肿或心脏功能障碍。 ? 不应单独使用强镇咳药。
? 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 (1) 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
发挥镇咳作用;
如可待因、咳必清。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中任何 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
甘草
? 外周性镇咳药。 ? 药理作用:
主要成分:甘草酸(甘草甜素)→ (1)甘草次酸(镇咳、祛痰:促进咽喉及支气
管腺体分泌); (2)葡萄糖醛酸(解毒、抗炎)。 ? 临床应用:镇咳作用较弱,用于一般性咳嗽。
二氧丙嗪
(克咳敏)
? 药理作用: (1)镇咳、兼祛痰、平喘 (2)抗组胺、抗炎作用。
特点:无成瘾性,迅速持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