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基本控制功能
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基本控制功能
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实际应用的控制方式并 不是某一种,而是几种基本方式的组合,它们各 自担负着不同的控制调节任务而又相互配合,即 使在整流器或逆变器中也不是仅仅单一地采用某 一种控制方式。
理想/实际控制特性
理想情况下定功率控制
一侧控制直流电压恒定(一条垂直线)——逆变侧定熄弧 角(CEA) 另一侧控制直流电流恒定(一条水平线)——整流侧定电 流(CC)
GAMMA CONTROLLER MAX LIM INVERTER
VOLTAGE CONTROLLER
ALPHA VCA
MAX LIM
CURRENT MIN LIM CONTROLLER
ALPHA ORDER
MIN LIM
联合控制特性
当处于逆变运行时,它将作为电流控制器的上限值, 以限制CCA的最大触发角输出; 当处于整流运行时,它将作为电流控制器的下限值, 以限制CCA的最小触发角输出。
点火脉冲发生
确定点火角度的起始点
与交流换相电压取得同步,锁相同步 硬件——倍频发生器 软件——数字信号处理器
触发方式
按相触发:换流器点火角的计时(计数)的起始点按 照各自交流电压的相位为基准 等间距触发:控制系统以某相交流电相位为基准,按 照点火角的控制指令发出触发脉冲,此后的触发脉冲 均依次等距发出。
定电流控制
电流调节器是一种简单的带反馈的高增益放大 器。 整流状态 逆变状态
I<Iset I>Iset I<Iset I>Iset
α↓ α↑
cosα↑ Udo ↑ I ↑ cosα ↓ Udo ↓ I ↓ cosβ ↑ cosβ ↑ Udo ↓ I ↑ Udo ↑ I ↓
β↓ β↑
定电流控制
触发相位所移动的方向和整流状态是一致的。 同一个调节器,对整流和逆变两种状态都适 用,不必改变接线。 用于逆变状态时,电流的整定值必须要减小一 个电流裕度ΔI,以避免两侧换流器的定电流特 性重叠而引起运行点漂移不定。 一般取ΔI=(0.1~0.15)Id0。
实测式定熄弧角控制
定熄弧角控制的非线性电路特性
预测式定熄弧角控制
开环控制——事前控制 如果逆变侧交流电势和直流电流已知,即可求 得使γ=γ0的超前角β。
要调节熄弧角γ,就只能靠改变超前角β来实现。
2π E2 cos γ0-E2 cos β − I d Rβ = 0 3
预测式定熄弧角控制
6脉波
Id × cos α + cos γ 0 = 1.35k2 E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控制与保护原理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李晓华 2008.2.25~3. 5
直流系统控制技术
概述 基本控制功能 辅助控制功能
控制方式基本原理
;
控制方式基本原理
Vdr − Vdi Vd 0 r cos α − Vd 0i cos β Id = = RL Rcr + RL + Rci
定熄弧角控制
减少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率,要求逆变器的熄弧 角γ必须不小于关断余裕角γmin,以保证可控硅 正向阻断能力恢复并具有一定安全裕度; 为了尽量提高逆变器运行的功率因数,则要求 熄弧角尽量小一些。 对可控硅元件构成的高压阀,熄弧角最小临界 值约为6º~10º,故定熄弧角控制的整定值γ0一 般取18º左右。
定触发角控制
定触发角控制又分为两种情况:
整流器——延迟角控制(定α角控制) 逆变器——定越前角控制(定β角控制)
Vd
Vd
Id
定a角控制 定β角控制
Id
定触发角控制
整流侧
一组斜率为-Rcr的平行线族
a越大,相应的伏安特性越低。
当交流电压E1或变压器变比k1变化时,特性直线将 平行地上下移动。
Vdr=Vd 0 r cos α-I d Rcr
实测式定熄弧角控制
闭环控制——事后控制 与定电流控制相似,是应用负反馈控制来实 现的,将实测γ角与整定值γ0进行比较,把误 差经放大处理后送到相位控制电路,使触发 角改变以减小或者消除偏差。
γ γ0 减法器
ε
控制放大器
Vc
相位控制器
Δγ
实测式定熄弧角控制
在6脉波的逆变器中,实际测定6个阀的熄弧 角与整定值相比较,若其中最小的一个熄弧角 也大于整定值时,则通过减小越前角β将熄弧 角γ调整到γo,从而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这 种调节称为“经济调节”。 若某个阀的γi小于整定值γo ,为了确保安全起 见,通过处理元件将下一定阀的触发相位提 前,即增大β角来满足要求,这种调节称为“安 全调节”。
联合控制特性
联合控制特性
整流侧
定触发角(CIA)控制(amin 限制) 定电流(CC)控制
逆变侧
定熄弧角(CEA)控制 定电流(CC)控制
整流器和逆变器电流整定值之差Im称为电流裕度
额定电流的10%~15%
联合控制特性
三个基本控制器的协调配合
三个控制器有自己的独立的PI调节器 三个控制器之间依次限幅的配合方式使得在有效控制器 的转换过程中输出值alpha order的变化是平滑的
基本控制方式原理
定电流控制
功率控制 交流系统频率控制 潮流翻转控制
定电压控制 定越前角β控制/定延迟角α控制 定熄弧角γ控制
定电流控制
直流输电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 控制特性为一垂直线,维持直流电流为 恒定值
定电流控制
通过直流互感器DCCT测量实际的直流电流 Id; 将Id与整定值Id0(也称电流指令)在加法环 节中进行比较得到电流偏差量(误差)ε=Id -Id0; 将差值ε输入控制放大器A中进行放大; 将放大的信号输入相位控制单元PC,然后 进行所需的相位控制。
基本控制策略的关键
确定点火角
控制对象
直流电流 直流电压 逆变侧换流器的电流安全关断时刻 点火角的限制因素
控制策略
电流调节器 电压调节器 熄弧角调节器
实际控制效果
由于控制保护的整体软硬件体系,包括相关的测 量和信号传输技术及性能的不同、设计的理念不 同或由于研究深度不同,使得实际工程中 点火角的不平衡度可存在±0.01°~0.25°的差别 直流电流的控制精度可有±0.2%~±1%的差别 直流功率的控制精度可有±0.4%~±2%的差别
定电压控制
定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定电流控制相似, 只是反馈信号改变为直流电压。 控制特性是以维持直流电压等于整定值为目 标。 控制步骤与定电流控制大致一样。
Vd
R1 Vd0 Vd A R2 C P.C Ld Id Vd D.C.P.T
Id
定电压控制
整流侧
E1 ↓ E1 ↑ Vdr ↓ Vdr ↑ ε↑ ε↑ a↓ a↑ Vdr0cosα ↑ Vdr0cosα ↓ Vdr ↑ Vdr ↓
2 Rβ dI d cosα = × (Id + Kd ) − cos γ 0 1.35k2 E2 dt
2 Rβ
12脉波
2 Rβ Id × cosα + cos γ 0 = 2.7k2 E2
混合式定熄弧角控制
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预测控制单元,但 后者只在换相电压下降或直流电流上升,并且 预计到将γ小于预测控制的整定值时起作用, 这个预测控制的整定值略小于闭环控制的整定 值γ0。显然,混合方式保留了闭环控制的等间 隔触发及高控制精度等优点,也具有预测控制 能实时“预防”减小γ的优点。
电压控制输出将作为电流控制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联合控制特性
V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α0
A B
I
γmin
F D H 0
L G J K I
E
C
Id
1
逆变器特性的改进
电流偏差控制 定β控制 定电压控制
控制特性的不稳定
控制特性的改进示意图
电流裕度法
整流侧和逆变侧配置完全一致的闭环电流调节器。 闭环电流调节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电流控制环的 性能: 快速阶跃响应 稳态时零电流误差 平稳电流控制 快速抑制故障时的过电流
逆变侧
E2 ↓ E2 ↑ Vdi ↓ Vdi ↑ ε↑ ε↑ β↓ β↑ Vdi0cosβ ↑ Vdi0cosβ ↓ Vdi ↑ Vdi ↓
定电压控制
适用于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较大的弱系统场 合,以提高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 在直流线路轻载运行时,由于逆变器的γ角比 满载时大,采用定电压控制对防止换相失败有 利。 在额定条件下运行时,为保证直流电压有一定 的调节范围,其γ角要略大于关断余裕角γmin, 从而使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因数和直流电压有所 下降,消耗无功功率较多,降低了换流器的利 用率。
电流裕度法
为了避免两端电流调节器同时工作引起的调节不 稳定,逆变侧电流调节器的定值比整流侧小 0.1p.u,这就是电流裕度。 稳态和暂态都必须保持电流裕度,否则直流系统 就会崩溃。
低压限流措施
低 压 限 流 (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Limit)环节的任务是在直流电压降低时对 直流电流指令进行限制,它的主要作用在 于:
定触发角控制
逆变侧
一组斜率为Rci的平行线族
β越大,相应的伏安特性越低。
当交流电压E2或变压器变比k2变化时,特性直线将 平行地上下移动。
Vdi=Vd 0i cos β + I d Rci
定触发角控制
由于伏安特性的斜率一般很小,因此交流 电网的微小电压波动,都会引起直流电流 和直流功率的大幅变化。
Vdr − Vdi Vd 0 r cos α − Vd 0i cos γ Id = = RL Rcr + RL − Rci
;
Pdr = Vdr I d
Pdi = Vdi I d = Pdr − R I
2 L d
控制方式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