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数据库》教学设计

《操作数据库》教学设计

操作数据库,让学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找、建立查询等操作,体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便捷管理数据的优势。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过使用电子表格来管理数据,通过查找、筛选、排序等操作,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数据库的查找与替换、建立查询的操作有一定的帮助。
4、设置查询条件。本范例中,查询的条件是“所属省份”的字段的值为“福建省”。在查询设计区的下方所属省份的条件中输入“福建省”。
5、保存和执行查询。设计好查询后,单击“保存”按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查询的名称,如“福建省”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查询。双击新建的查询,如“福建省”,可以执行查询。
[探究]
[演示与讲解]
1、在“数据库.MDB”中,选择查询“福建省”。
2、单击“设计”,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3、在查询设计视图的下方设计区,添计算字段: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万人)]/[辖区面积(平方千米)]。
4、在“排序”文本框中,选择“升序。”
5、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查询。
[做一做]在查询“河北省”中添加计算字段:人口密度。
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自评;
小组评价
全班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学生在小组内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对数据库的表进行查找、建立查询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在交流评价中学习,集思广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亲历操作数据库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查询设计器查询建立查询。
难点:在查询设计器中,设置查询条件。
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观察。
动手在自已建立的查询“河北省”中,添加计算字段: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万人)/辖区面积(平方千米)]
在观摩、动手实践中,体会添加计算字段时,输入英文标点和中文标点对查询结果的影响。








知。
[任务]打开“学考成绩.MDB”数据库,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查找“闫朋娜”的记录,查看并记录闫朋娜同学,这次学考中,未通过的科目,及过关科目的等级。
2、建立查询,从数据库表中检索出回舍中学所有考生的考试信息,回舍中学考生的考号范围为“100131030001-100131030253”。
3、通过建立查询的方式,检索出语文未过关的学生。学考测试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A、B、C、D,等级为A、B、C为过关,等级为D为不过关。
学生自已完成前述三个任务。
[演示与讲解]
利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
1、打开数据库文件“数据库.MDB”.
2、在数据库的对象中,选择“查询”后,单击“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3、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将所需要的字段添加至查询设计区:第一、双击查询设视图上半部表中相应的字段名称,将该字段添加至设计区;第二、单击查询设计区的“字段”行的单元格,然后通过字段列表选择所需要的字段。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单元 科学管理信息
第二节 走进数据库
(二)操作数据库
作者及工作单位
郜兵山 平山县回舍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过程中,学习数据检索的技术,并体会数据库技术的内在原理及其奥秘。
☆教材分析
“操作数据库”是在学生学过认识数据库后,对数据库、数据库的表、字段、记录、属性、实体等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
学生对数据库初次接触,对数据库的操作不熟练。尤其是根据条件建立查询对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更是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查找与替换、建立查询等数据检索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亲历等方式,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案例中的数据库表进行数据检索,掌握数据检索的方法,感受利用数据库管理、存储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小组活动,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呈现问题]
启动计算机网络教室,将其功能切换为屏幕广播方式。
打开程序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打开第三单元中的“数据库.MDB”数据库文件.
数据库.MDB中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面地这样庞大的数据,我们能否从中检索出对我们有用的数据呢?
2、执行“编辑”→“查找”命令,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3、在此对话框的“查找内容”右边文本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福建省”后,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即可看到查找到“福建省”的记录。
[做一做]在“县级统计数据”表中,查找到平山县的数据。
观察与分析,从教师的演示与讲解,回顾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表中查找数据与电子表格中数据的查找与替换操作有何异同。
学生尝试利用查询向导,建立“河北省”的查询,之后,打开查询“河北省”,查看效果。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利用查询向导的方法,建立关于“河北省”的查询。
方法展示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系统,让学生展示利用查询向导的方法,建立关于河北省的查询。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
[任务三]在所建的查询“福建省“中,添加计算字段: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万人)]/[辖区面积(平方千米)],并将查询中的记录按人口密度升序排列。
学生实践,在“县级数据统计”表中,完成“平山县”的查找。
演示在“县级数据统计”表中,查找
在观察分析和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回顾、观察、实践的基础上,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新知识。
“平山县”的数据。
2、利用查询对象实现对数据的查找、筛选
[任务二]
在数据库.MDB中创建查询对象,筛选出所有“福建省”的记录。
学生观察打开的数据库,看到庞大的数据记录,感受从中检索数据的必要性.
让学生体会对数
1、在数据表中查找与替换数据
[案例一]数据库.MDB
[任务一]
在“数据库.DBM”的县级数据统计表中查找所有的“福建省“的记录,并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演示并讲解]
1、打开“县级统计数据”表,将光标移至“所属省份”字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