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引领我成长
十一月,成都依然温暖如春,和煦的微风吹来了小学英语国培,作为一名年轻,经验不足的英语教师,很有幸来到成都师范学院参加国培,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共同度过十天的培训学习。
此次国培内容是基于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理解,什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我带着疑问不解来学习。
听了张连仲教授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览,我了解到核心素养包涵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四个方面。
我国的外语教师团队应当是善于学习,积极探索,促进学习着的进步与发展的团队,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外语教育,要用积极的心态,满满的正能量去引领英语教育。
张宏丽老师关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讲座,让我学习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景下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构建的,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运用能力。
聆听了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钟校长关于文化品格的一堂精彩课,我感受颇深。
在我平时的课堂中,很少渗透外国与本土的文化,学生对文化也不甚了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运用,也局限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胡琦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有自学—互学—展学“三学”过程。
教师要将传统型课堂转化为学习型课堂,将知识型课堂转化为发展型课堂,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
同时,要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是大部分老师的难题,不知如何分组
才会兼顾全体学生,张老师将小组分别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并让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比如说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及小组发言代表等等,要小组成员都有事做,都有担当,带动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鲁子问教授关于如何助力学生思维发展的讲座,让我学习到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富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在于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释、分析及解决问题等教学活动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观摩学习等形式让我理解到什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加深了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解。
我们不能每天重复的做相同的枯燥的工作,我们工作地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不同的阶段,他们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知识的是有求知欲望的,有探索心理的,不管在课堂内外,我们都不能磨灭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他们也是最爱表现的,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成为课堂积极的建构者。
世界上绝不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
毫无疑问,市区与乡镇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及家长重视度等方面都大径相庭。
但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教学要因材施教,我们经常和孩子们谈心,多表扬,少批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当我们真正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时,教学变不再困难。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当的指导,让他们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开拓
创新的精神,培养成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多问为什么,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真正成为一只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长大以后才能投入社会,进行很好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在即的人生价值。
我为我是这个庞大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而骄傲、自豪。
此次培训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不能总牵着学生鼻子走。
此次国培收获颇多,感受颇深,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参加这样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