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总结】拓展训练感想感受20篇参加拓展训练的感想李静几天前,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活动,觉得挺有意思,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活动的地点是在句容,当时听有的人说,这种活动在学校的操场就能开展,何必跑这么远。
我现在回想一下,觉得还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好,可以让人印象深刻,而且那里的风景很好,空气清新。
用我们“蓝色风暴”队的口号,那里真是让人觉得“身处青山怀抱”。
临行前,被通知要穿运动装,还以为是像电视里那种要“穿山越岭”“过关斩将”的激烈比赛活动,心里着实兴奋了一把。
实际情况让我觉得自己理解错了,一开始心里挺泄气,觉得真没意思。
而且那天身体不太舒服,老想吐,有一段时间情绪挺低落的。
在第一个活动“盲人方阵”中,我基本上没为队友出什么主意,总觉得按照大家说的配合着做就是了。
其实我在工作中也经常这样,有时自己有些想法,但是看到别人七嘴八舌的,觉得不会有人听自己的,就懒得说了,跟着大家做就是了。
下午的“驿站传书”活动里,可能是我对这个游戏比较感兴趣,积极了许多,感觉其实参与讨论也挺好的,我的好想法还是有人采纳的。
在最后的“信任背摔”里,虽然我没敢参加,但是我很兴奋地看完了他们从准备到所有人“背摔”成功。
这一天下来,觉得自己还是有进步的,从不感兴趣到热心参与。
可能我这个人就是“慢热”,这一直是我觉得不太好的一种性格,老是改不掉,有时甚至影响自己的工作。
其实我能理解校长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项活动,这和以前任何一次出游的感受都不同,当天我是很为没能好好地轻松玩一下感到遗憾的,但是我现在坐在这里写感想时,还是觉得这次出游的意义非同一般。
这可以说,是翠小一个崭新开始的标志,我前所未有地真正地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
领导们在开会时总会强调这一理念,有时还会用“我们家”来代替“我们学校”。
但是都不如这次活动给人的感受深。
这些话其实用文字写下来,我到觉得有点假,不如自己内心的感受深,我的文笔不太好,但是内心的感觉是有的。
这个新学期的一切都让人有很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还要多花点时间来想想自己在这个团队里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
但有一点我现在十分明确:我觉得自己被这个团队团结得更加紧密了。
拓展训练有感王丽8月24日,我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南京仁人培训公司组织的宝华山户外拓展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很大,感受颇深。
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理念的传承;是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的体现。
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身心受到了一次大的洗礼,令我快乐而又难忘。
早上8点多我们进入宝华山风景区,在宝华山珍坊门前的空地上开始活动。
我们被教练随机分成了两支队伍,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民主推举了我们的队长、队秘、安全员。
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为自己的团队取名、设计队旗、队歌、口号,并各自介绍了自已。
我们是“雁之队”,口号是“雁之队,一飞冲天”,队歌是“我要飞得更高”,我们的队形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雁。
接下来教练给我们做了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小游戏,“盲人方阵”、“密码传递”、“信任背摔”,我感触最深的是“盲人方阵”。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大家把眼睛蒙上,在40分钟内,站成一个正方形,工具是一根绳子。
游戏开始了,我们队多了一人,我在征得教练同意的情况下,就没有参加游戏,而是负责给大家拍照。
所以,整个游戏的过程我看得最清楚。
蒙眼之前,教练给了两分钟讨论时间,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加上我们队数学老师较多的优势,很快商量出了最佳方案。
蒙眼之后,大家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正方形就已经非常标准了,可是因为看不见,所以大家又花了一点时间去验证,想尽量更完美一些。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配合,听从队长的分工,认真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当大家拿下眼罩,看到那个标准的正方形稳稳当当躺在地上时,都激动不已,都忍不住为自己鼓掌,为同伴呐喊,为整个团队骄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许多队员都为团队完成训练项目作了刻苦的努力,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团队会出现混乱,训练项目也难以成功完成。
所以,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要领导有力、分工明确,要彼此信任、理解和包容,并且每个队员都要有坚定不移的执行力。
这样,我们的任务就能够高质量完成。
回顾训练的全过程,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人人都无所畏惧,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个个表现坚强、勇敢,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精神。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拓展训练心得体会鲁永美相信每个人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培训。
在8月24日,我们班主任教师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天的训练不仅仅是把妙趣横生的游戏同人生、事业、伙伴联系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信心、勇气和思索,引起了心灵的强烈震撼和共鸣!在这里,每个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鼓励、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你看,每个队要有自己的队长,大家一起设计自己的队名、队歌和誓言。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其效果却是其他很多培训远不能及的:每个项目侧重点不同,但都会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些团体项目使我认识到的是:第一,集体的协作精神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第二,任何一个团队,都不能忽视领导的作用。
大家都该围绕着这个领导核心,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开展工作。
第三,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有个详细的策划,再加上领导最后的系统决策,才会避免做些无用功。
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坚强的,每个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能不能超越困难,实际上就是看你有没有信心、勇气去面对,能否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使我们在体验中真切感受突破平凡、战胜自己的胆量与勇气,感受成功的秘诀:失败一次来一次,再来一次……拓展训练是结束了,正如训练前教练们所讲的一样,拓展只是一种训练,是体验下的感悟,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从拓展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真正把在拓展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的困难当中,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时间。
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拓展活动姚有忠8月24日,翠屏山小学一行三十几人,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宝华山国家4A级森林保护区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听朋友说,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竞争力及合作能力,能够使受训的人重新认识自己,并能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通过这种互动游戏、活动分享及教练点评等方式,从而大幅提升受训者的能力。
记得我们“蓝色风暴”队在训练“盲人方正”时各人各抒己见,最后由“队长”统一指挥,在规定的时间里18人较好地完成了“盲人方正”任务。
通过这次拓展训练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调整好心态,焕发激情。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他的心里素质的表现将直接对下属工作情绪产生影响。
如何做到既不急躁,又冷静果断,就会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使人心情舒畅。
二是充分信赖他人。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自己做,这样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质量不佳,更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因此,要把工作合理分解大胆让他人去干,不要担心会出问题,要相信他有能力比自己干得更出色。
三是善于与同志交流。
平时有空和同事多交流,与教职工建立起同志间的情谊,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强化服务意识,保护教职工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凡事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对教职工的缺点错误,要宽容,批评恰当,做到以理服人,对事不对人。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握住这三个方面,那么,整个工作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学会合作——拓展训练的点滴体会邵世根暑假快结束之际,学校组织部分教师进行拓展训练,训练的中心话题是合作。
通过这次拓展训练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和别人的合作。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世界上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小合作由小成就,大合作由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由什么成就。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小班化的教学更要体验合作意识行为,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特别能帮助后进生的转化。
合作更能体现团队精神。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由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而且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要合作的社会。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的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蓝色风暴”——拓展训练一日活动断想周庆生团队口号。
“身处青山怀抱,掀起蓝色风暴”。
这是拓展训练之日,我们“蓝色风暴”队的口号。
记得当时,我是这样阐释的:群山起伏,松涛阵阵,置身其间,我仿佛看到了蔚蓝的大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感受大海那宽阔的胸襟,团队与团队,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包容,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转化角色,活跃思想,来一场充满激情的头脑风暴,不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吗?面对即将开始的一个新的学期,想到我们会面对许多的挑战,勇立潮头的我们,难免要经历一场场难以预测的风暴。
然而,在队员们慷慨激昂的呼号中我仿佛听到了这样的呐喊: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盲人方阵”。
盲人方阵是这次活动中极具挑战性的一项活动。
一个团队18个队员,40分钟时间,在“失明”的情况下,用一根(其实是一长一短两根,长绳中间还打了一些节,活动时因疏漏只用了一根)靠团队合作用长绳围城一个正方形,并使之面积最大化。
开始活动了,我小心翼翼地逐一打开绳结,并将长绳首尾相接,其它队员则在紧张地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劳作,我们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合作项目。
回顾活动过程,深感成功不易。
这其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一筹莫展到豁然开朗,从各抒己见到高度统一,从大概差不多到科学精确的过程。
作为一个要将许多不同的建议进行整合并付诸实践的“操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深刻内涵。
一个正确的建议或方法,只有经过周密部署和精心细致地组织实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我由此想到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缺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好建议,欠缺的是将这些好方法好建议付诸实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