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板报文字的设置》
说
课
设
计
武陟县詹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苗小三 《电子板报文字的设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子板报文字的设置》,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子板报文字的设置》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文字格式的设置》中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文字录入、修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在 中对文字进行修饰,使得文章的结构分明、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美观大方。
它是对前面学习过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又为后面学习 其他功能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在 中进行文字修饰的目的;
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
二、学生分析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修改的基本方法,对文字的个性化设置充满了强烈的设计欲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我预采取:
、小组合作法。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情境法。
注重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体验法。
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四、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两个文档,一个无任何修修饰,另一个 中华牡丹园 则做了丰富的修饰,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文档漂亮、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学习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三个任务,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讲解,采取 任务驱动 、 学生自主探究 和 教师演示 相结合的方法。
任务一:请你做个设计师给日记化化妆
首先给学生一个提示:我们曾经学过在写字板中对文字进行修饰,想想是如何操作的?能不能把这个方法借用到 中呢?然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并动脑思考、尝试操作、共同协作,找寻在 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
教师则边查看学生操作情况,边给遇到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
接着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让学生派出代表,展示作品,说出找到的方法,教师则根据情况适当给予表扬或鼓励,并进行补充说明。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 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以及在操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完成该项教学任务。
任务二:你能给文字加上特殊效果吗?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文字特殊效果的制作。
首先我展示一幅作品,指明用了哪些特殊效果(如:阴影、上标、双删除线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特殊效果,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在任务一里学到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给文字添加特殊效果。
并且这部分内容课本中有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完全可以自学。
教师则在一旁指导。
接着通过点名的形式找学生演示操作的步骤及展示其作品,教师给予表扬或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文字效果的魅力,感受到文字效果的设置原来是这么简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任务三:你能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吗?
学生在学习了前两种设置后,听讲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所以在讲授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我先展示一幅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给学生简单的提示,演示一部分的操作方法,留下悬念,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动脑发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会更有成就感。
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则四处查看学生操作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得到激发,从而使学生保持了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明确任务: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美化文章,将进行全班展评。
(四)展示作品,课堂评价
投影学生典型作品,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归纳小结,课后拓展
在我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将请同学们对这节课谈谈自已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同学人回顾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最后,我会说: 今天大家已经成功地为文字进行了各种修饰,但还不够完美,如艺术字的使用,背景的设置等,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这样,给学生造成学习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下阶段的学习热情。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