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查房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查房

9
疾病知识介绍
• 大隐静脉曲张是全身最长的皮下浅静脉,在足背 内侧起自足背静脉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
。 处。
• 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小腿内侧,严重的可向上 扩展,直达大腿内侧,甚至全上肢都可看到迂曲
成团的曲张静脉。这部分病人的下肢静脉曲张主
要发生在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因此叫大隐静脉曲 张。
• 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大隐静脉曲张占90%以上,
7
护理诊断
• 焦虑:及担心术后恢复有关。 • 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及术后活动度降低有
关。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8
护理措施
• 监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观察术口恢复情况,观察术侧肢体血运,循 环,营养恢复情况。
• 正确执行医嘱,正确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 左下肢抬高30度,以减轻水肿。 • 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查房
病情介绍
基本资料: 姓名:范先英 床号:22 性别:女 年龄:45岁 民族:汉 婚姻:已婚 入院时间:2015-11-11
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2
• 皮肤巩膜:无黄染 • 腹部视诊:腹部平坦,腹部呼吸为主 • 腹部触诊: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 • 专科症状:左大腿内侧及左膝关节及左小腿内侧,
• 6、缚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用前,先躺下并抬 高患肢。
• 7、如手术,为避免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应做好充分 的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做到无湿疹及溃疡 创面。如患有慢性溃疡,应创面湿敷,抬高患肢,待 溃疡好转、创面清洁后手术。
• 8、术后抬高患肢,弹性绷带松紧要适宜,维持2周方 可拆除。卧床期间做足背伸屈运动,争取早期下床活 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以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出院后继续应用弹性绷带或弹力绷带1-3个月,并可 逐步增加活动量。
可见明显迂曲扩张浅静脉,以左小腿及左膝关节 内侧明显,触诊柔软,左小腿稍肿胀,小腿无明 显压痛,皮肤颜色温度正常,未见明显色素沉着 及溃疡形成。Homans征(-),Neuhof(-), 各动脉搏动良好。
3
护理查体
• 生命体征:T:36.8,P:72次/分,R:20 次/分, BP:122/83mmHg
流。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 •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和
过多的负重,肥胖者应有计划地减轻体重。 • 4、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物。
• 5、局部皮肤如已出现变薄、光亮、汗毛稀疏等,
应注意保护。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以免破损后形成 慢性溃疡,不易愈合。
13
健康教育
11
并发症
• (1)血栓性浅静脉炎: 热敷等。症状消 退后手术治疗。
• (2)湿疹和溃疡:控制感染、湿敷创面、 抬高患肢、局部换药。
•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抬高患肢、加压 包扎、必要时缝扎止血。
12
健康教育
• 1、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 • 2、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影响静脉回
5
相关治疗
• 二级护理,普食。 • 完善术前检查。 • 于13/11在联合麻醉下行“左侧大隐静脉
高位结扎+剥脱术” 。 • 术后给二级护理,给予营养对症支持治疗。 • 抬高患肢。 • 砂袋压迫患处。
6
病人心理状况
• 入院后心里焦虑,心情低落, 目前正在恢复中。
• 建议家属在生活中,治疗中 多给及关怀照顾,养成良好 的习惯
14
谢谢!
15
谢谢!
• 主诉:左下肢皮肤蚯蚓状突起5年余。 • 现病史:左下肢皮肤蚯蚓状突起5年余。 •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 •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吸烟和酗酒史。 • 婚育史:已婚已育 •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检查
• 门诊B超示:双侧下肢深静脉未见血栓。 •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 全胸片示:两肺未见明显浸润灶。
也常有人(甚至很多外科医院)把下肢静脉曲张
叫做大隐静脉曲张。
10
临床表现
• 早期的症状是:长时间站立后,腿酸胀不适,容 易疲劳、乏力;一般来说早晨起床时症状较轻, 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症状加重;有的患者在足 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的疼痛感;双小腿有类似 蚯蚓状蓝色的曲张静脉团块。
• 后期的症状是: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甚 至影响工作;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出现足踝 的湿疹、溃疡,由于静脉曲张发展到中晚期出现 足踝部的溃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