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图纸目录 (3)
2. 总则 (4)
2.1状态 (4)
2.2船舶主尺度 (4)
2.3规范和条例 (4)
2.4制造控制 (5)
2.5材料 (5)
2.6焊接 (5)
2.7表面处理 (5)
2.8操作手册和指示牌 (5)
2.9设备测试 (5)
2.10技术支持 (5)
2.11检验 (6)
3. 主甲板舱口盖 (6)
3.1概述 (6)
3.2尺寸 (6)
3.3重量 (6)
3.4载荷 (7)
3.5结构 (7)
3.6舱口围 (7)
3.7密封 (7)
3.8止跳装置 (7)
3.9滚轮 (8)
3.10限位和导向 (8)
3.11零部件 (8)
3.12操作 (8)
3.13排水阀 (8)
3.14编号 (8)
4. 液压系统 (9)
4.1总则 (9)
4.2泵站(1套) (9)
4.3液压油缸(共20套) (9)
4.4控制阀组(4套) (9)
4.5应急泵站(1套) (10)
4.6软管 (10)
5. 培训 (10)
1.图纸目录
下列图纸属于本规格书
全船舱盖布置图
2.总则
若图纸和技术规格书有不同,请以技术规格书为准。
2.1状态
设备的操作工况为:
横倾最大±3°,纵横最大±2°
设备操作环境温度:-20℃至45℃
设计考虑的舱口围变形:
舱口横向变形:——向内2×15mm
——向外2×10mm
中拱/中垂变形:0.8mm/m
2.2船舶主尺度
总长 Loa 179.90m
垂线间长 Lpp 171.60m
型宽 B 26.00m
型深 D 14.80m
设计吃水 d 9.98m
航速 V 12.3Kn
载重量 31000t
航区近海航区
2.3规范和条例
舱口盖设计和制造遵循下列规范及条例:
—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9)
—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其修订案
注册:船东认可的方便旗
相关条款生效日期为船体铺龙骨日。
2.4制造控制
舱口盖钢结构和所有附件质量,应满足船级社、船东和舱盖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
2.5材料
舱口盖钢结构:主要板材均为高强度钢(CCS-AH36),型材及次要板材为船用普通钢(CCS-A)。
以结构图中说明为准。
限位块采用经CCS认可的普通船用低碳钢。
活动轴和螺栓为不锈钢或工程钢。
轴承或衬套需要之处设置润滑油容易通过的油杯。
滚轮行走导轨为高强度钢。
2.6焊接
焊接应完全满足船级社的要求。
2.7表面处理
钢结构、金属零部件:喷丸处理SA2.5级。
油漆根据《船厂油漆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压紧器:热镀锌
橡皮槽内表面采用无机硅酸锌底漆保护。
2.8操作手册和指示牌
每船提供2套设备操作说明书。
操作指示牌用金属制成,语言为中/英文。
2.9设备测试
舱口盖的试验应由船级社、船东和舱盖制造方代表认可。
风雨密冲水试验必须在CCS和船东代表在场时进行。
必要的关于密性的备忘录应该有CCS、船东、船厂和舱盖制造方四方签字。
功能试验的备忘录应该有船东、船厂和舱盖制造方三方签字。
试验有关费用由船厂或船东承担。
2.10技术支持
舱口盖在安装和调试期间,由舱盖制造方派服务工程师提供船上12个工作日的现场服务,不包括路程时间。
舱盖制造方需要至少提前2周得到舱口盖的安装调试计划。
2.11检验
船级社、船东有权到生产车间检验钢结构。
3.主甲板舱口盖
3.1概述
舱口盖由外置式液压油缸操作。
舱口盖为液压折叠式,每舱由二对(4块)盖板组成,分别向前后两端开启,收藏在舱口两端。
舱口盖装有手动压紧器及密封系统,保证其风雨密性。
3.2尺寸
舱盖收藏空间如下:
3.3重量
刚结构净重: ~275t
油漆及焊接~12t
船厂提供的附件22t
其它附件20t
合计(不含液压系统) 329t
以上为初步估算,具体以实际为主。
3.4载荷
本舱盖按下列载荷设计:
风雨载荷根据CCS要求。
波浪载荷根据国际载重线要求
3.5结构
舱口盖结构为平顶开式结构。
舱口盖顶板距离舱口围高度~722mm;
结构最大厚度~700mm;
钢板腐蚀余量按照CCS规范要求。
舱口盖在均布载荷下的最大垂向变形:31.6mm。
3.6舱口围
NO.1货舱舱口围面板距离甲板的高度在船舯为1825mm
NO.2-NO.4货舱舱口围面板距离甲板的高度在船舯为1825mm
舱口围面板宽度如下:
纵向舱口围600mm
横向面板400mm
3.7密封
舱口盖和舱口围之间的密封通过矩形海绵橡皮来实现。
舱口盖接缝处的密封通过矩形海绵和相邻盖板的不锈钢压紧条条来实现。
分离缝、铰链缝和舱口围处设置双道排水槽。
支承块采用普通船用钢对普通船用钢形式。
3.8止跳装置
舱口盖和舱口围之间设置快速压紧器装置。
3.9滚轮
滚轮采用滚动轴承形式。
从动盖板端部两侧装有滚轮:左舷为凸缘滚轮以保证盖板沿导轨行走;右舷为平缘滚轮以适应舱口围的变形。
3.10限位和导向
设置横向和纵向限位器,目的是在操作时将舱口盖导引到正确的位置,同时在航行承载时保持舱口盖在此位置。
限位器同时传递水平力到舱口围。
3.11零部件
舱盖通过设置在四周的快递压紧器与舱口围压紧;铰链接缝处设置自动压紧楔。
在收藏位置,舱盖由自动锁紧,手动脱开的半自动限位器来锁紧。
每块盖板都设置起吊眼板。
3.12操作
通过操作设置在舱口两端的外置油缸来折叠舱口盖。
油缸安装于主动盖板的端铰臂和甲板之间。
3.12.1操作时间
在环境温度为20℃时,用一台泵操作一对盖板的理论时间如下:
理论开启时间:~3.5分钟,理论关闭时间:~3分钟
以上操作时间不包括手动手动操作压紧器的时间。
3.12.2应急操作
当一台泵或电机故障时,系统仍能用另一泵组半速工作。
当液压泵站故障时,可用两根软管将便携式电动液压泵连接至控制阀站,通过便携式电动液压泵进行应急操作舱口盖。
3.13排水阀
舱口围四周以及分离缝处设置排水阀。
3.14编号
每块盖板在两侧板上均有盖板编号标记。
标记设计满足ISO要求。
所有标记采用堆焊型式。
4.液压系统
4.1总则
本设备包含的液压系统供4个舱折叠舱盖操作。
本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应满足CCS规范及条例的要求。
泵站需要安装在通风的环境里,环境温度范围为45℃/-25℃。
4.2泵站(1套)
液压泵站由两台电动机驱动的变量柱塞泵组成,油箱容积约730升。
一旦其中一台泵发生故障,舱盖系统仍然可以由另一台泵提供油维持半速工作。
每台泵可提供大约24L/min流量液压油。
工作压力25MPa
试验压力31.5MPa
液压泵站应安装有如下主要附件:
■压力安全阀
■次液位开关(报警)
■带温度计液位表(2只)
液压泵驱动电机为船用“全封闭—风冷式”(T.E.F.C.)连续运转起动电机,并且装备了抗冷凝器。
功率为15kW 的2只电机电制为380/3PH/50HZ。
4.3液压油缸(共16套)
工作压力为25MPa,测试压力按照船级社规范规定。
活塞杆采用高性能钢材+镀铬层。
4.4控制阀组(4套)
每个控制阀组包含直接安装于同一阀块的换向阀,溢流阀,节流阀和液压单向阀和测压接口。
每个控制阀组进出口应加上配对法兰或接
头。
4.5应急泵站(1套)
可移动应急泵站是为非常情况或主泵站出故障时而考虑设置的。
它安置在一台手推车上,有溢流阀、单向阀、球阀、压力表、回油滤器、带滤油帽空气滤清器。
4.6软管
高压软管满足船级社规范的要求,并且带可与管系连接的接头。
5.培训
乙方负责培训船员,包括:操作程序、维修保养须知及故障排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