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表3-喷漆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表3-喷漆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4.漆雾浓度高
中毒和窒息
火灾
含氧量检测仪;设置可燃气体探测仪;排风扇;设置“严禁烟火”警示标牌
废漆及油漆桶及时处理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1
7
15
105
3
c/3级
车间、班组、岗位
5.接触油漆
中毒和窒息
抽风和漆雾吸附装置;设置单独调漆房、排风扇
喷漆间内油漆数量不得超过当日用量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1
15
3
45
4
D/4级
班组、岗位
6.地面油污
其他伤害
铺设防滑格栅板
0.5
7
6
21
4
D/4级
班组、岗位
11.现场物品随意堆放
机械伤害
完成作业及下班前及时清理设备和现场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防护面罩。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0.5
7
6
21
4
D/4级
班组、岗位
1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1
7
6
42
4
D/4级
班组、岗位
2.工件摆放、杂乱
其它伤害
设置工件摆放架、区
油漆、喷漆的工件定置摆放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3
3
10
90
4
D/4级
班组、岗位
8.喷漆附近有明火
火灾
爆炸
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喷漆间内油漆数量不得超过当日用量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0.5
7
6
21
4
D/4级
班组、岗位
10.电气设施未关闭
触电
电控柜前设置绝缘胶皮
工作完毕后,将工位电、气、水断开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防护面罩。
1.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2.进行简单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
3.事故情况严重时,部门领导向上级汇报。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c/2级
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3
作业完成后关闭喷涂设备并清理现场。
9.油漆存放过多
火灾
喷漆间内油漆数量不得超过当日用量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 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格栅板固定可靠,无松动、地面无油污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劳保手套、防滑鞋。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1
7
6
42
4
D/4级
班组、岗位
7.零部件掉落
物体打击
油漆、喷漆的工件定置摆放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1
15
3
45
4
D/4级
班组、岗位
3.登高架固定不牢靠、格栅板固定不可靠
其他伤害
设置护栏
升降台,登高架坚固可靠,护栏完整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作业期间穿戴工作服、劳保手套、防毒面具。
发生事故,立即进行救治,如有必要拨打120就医,及时向上级汇报。
1
7
6
42
4
D/4级
班组、岗位
喷漆作业过程
风险(作业)分级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备注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可
能
性
严重性
频次
风险值
评价级别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1
1
工作环境确认
1.地面湿滑、有油污水渍
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伤害
铺设防滑格栅板
工作前整理现场、作业过程中保持整洁
班前会教育,三级教育,每年安全培训不少于8课时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喷漆作业岗位:喷漆工作业活动:喷漆作业№: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序号
作业
步骤
危险源(职业危害因素)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职业病)及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职业病防控措施)
风险评价(职业危害作业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