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背景介绍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 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三、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意境新奇 2.兼具音乐美、建筑美以及绘画美 音乐美(音节与韵脚的和谐)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绘画美(词藻华丽、视觉形象) 3.风格清丽柔婉,情感表达“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第三节
徐志摩 闻一多
二、闻一多的诗
(一)生平与创作 •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 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闻一多 具有鲜明的东方绅士气质,曾留学美国,受 到西方文化的浸染。在抗战胜利后的民主运 动中,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 诗人—学者—斗士
• (二)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内容 • (1)爱国主义热情。 如《忆菊》《太阳吟》《七子之歌》 • (2)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 生的信念。 如《死水》《一句话》《静夜》 • (3)咏唱爱情、青春、自然。 如《青春》
• 《死水》
• 以“死水”作象征,表达愤激之情,寄 希望于未来一个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 。
• 艺术特点: • (1)构思新颖独特,想象奇妙、脱俗,以美 写丑,以美反讥丑。 • (2)融象征性、暗示性、讽刺性于一炉。 • (3)体现了闻一多倡导的“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的新诗格律体式。
• 《一句话》:
(三)徐志摩的诗
一、徐志摩生平及创作
一、徐志摩生平及创作
•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生于一 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游学欧美,受欧洲资产 阶级思想的影响较深。1921年开始写诗。主要 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集》等,抒写美与爱、光明与自 由的追求。
张幼仪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1月6日中国海上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思
考
题
•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其伟大历史 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 2.你认为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 3.鲁迅的小说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何在? • 4.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其 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 5.郁达夫的《沉沦》表现了怎样的时代情绪? • 6.现代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是怎样的? • 7.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格律诗各有何特色?
• 2.“三美”的理论主张 • 音乐美—— 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诗歌借助于音尺、平仄、 韵脚等获取某种节奏,在听觉上给人一种音乐感。 • 绘画美—— 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 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 建筑美—— 指诗歌因“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在视觉上 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
3.代表作讲析
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里、每一组意象中,
成为诗作内在的核心动力。
• (2)在语言上,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使情感得到 巨大压缩,变得更加坚实,更加沉雄。
• 发现 • 闻一多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拓 展 阅 读
阅读徐志摩的其它作品,如《雪花的快乐》、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等候 你》、《山中》等诗歌,体会徐志摩诗歌的独特 魅力。
思 考 题
1.反复诵读,体会《再别康桥》淡淡的离愁和飘 逸的情思。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新月派诗歌“音乐美、建筑 美、绘画美”的理论主张。
再别康桥
• 从侧面展示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有志之士
对国富民强的展望和期冀之情。
• 艺术特点:
• (1)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 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 • ( 是写给女儿立瑛的一首葬歌
• 艺术特点:
• (1)情感悲切激壮,但诗人一直控制着这种激情,
再别康桥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轻轻的//我//走了,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正如我//轻轻的//来;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但我不能放歌, 那河畔的金柳,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是夕阳中的新娘; 夏虫也为我沉默, 波光里的艳影,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林徽因
陆小曼
二、徐志摩诗歌的情感内容
一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二
抒唱爱与美的追求
三、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