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试卷一、判断题1.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32.对于模具设计者来说,模具型腔数量取决于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综合考虑。
√43.注塑模具顶出位置应设置在脱模力较小的地方,如靠近型芯,筋等等。
×84.所有的塑料制件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
×85.分型面选择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开设在制品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
否则,制品只能强脱或抽芯。
√46.与流道平衡不同,冷却平衡是可以忽视的。
×107.在模具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冷却水孔数量尽量多,尺寸尽量大。
√10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塑料收缩率越大,脱模阻力越大。
√29.注塑模具中设置支撑柱的主要目的是给顶针板导向。
×610.模具导向零件中,导柱和导套的配合一般是过盈配合。
×711.塑料件同轴度要求高的部份可分别设置在动模和定模内成型,有利于保证同轴度。
×412.注塑制品发生烧焦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注塑压力过大。
×413.圆筒形产品通常使用推板顶出。
√814.斜导柱角度与锁紧块角度不同是为了在开模时使楔紧面的分开慢于斜导柱驱动滑块分开。
×915.排气槽通常设置在熔体最后充满的地方。
√416.滑块斜导柱孔与斜导柱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
×917.流道末端的排气间隙一般比型腔末端排气间隙小。
×41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塑料与型芯的摩擦系数越大,脱模阻力越大。
√819.塑料收缩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它与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无关。
×220.一般地,立式注塑机所占的高度较大,卧式注塑机所占的长度较大。
√321.多型腔注塑模具的流道平衡有自然平衡和流动平衡。
√42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塑料收缩率会随着注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223.注塑模胚的材料通常为中碳钢。
√524.对于PA和PMMA来说,都可以采用潜伏式浇口。
×425.潜伏式浇口和点浇口都是可以自动脱落的进浇方式。
√426.在精密模具设计中,与模具开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是可以接受的。
×427.模具冷却的目的是快速降低塑料熔体的温度,使之尽快凝固以便顶出。
√1028.薄壁制品发生缺料时,应该首先提高注射压力。
√329.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化学纤维。
√130.为了使嵌件与塑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嵌件的表面应具有止动的部分,以防嵌件移动。
√531.为便于塑料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定模一侧。
×232.为了避免滑块和顶杆发生干涉,滑块必须先于顶杆回位。
×933.注塑模具CAD是指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塑料模具进行绘图、分析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设计活动的统称。
√134.塑料制品壁厚过小会造成流动阻力过大,发生缺胶现象。
壁厚过大会造成原料浪费并且缩水严重。
√235.抽芯机构设计在定模比较简单,而设计在动模就比较复杂。
×936.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小于25°。
√937.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已被认为是衡量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38.根据塑件形状,滑块抽芯方向也可与分型面成一角度。
√939.三板式注射模具的流道凝料和制品从相同的分型面取出。
×340.平衡式流道是指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同的流道。
√441.在进行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时,型芯通常在公差带中取小值,型腔通常在公差带中取大值。
×542.ABS与PA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飞边现象,这是因为前者的流动性较强。
×143.一些塑料成型时会产生腐蚀性副产品,例如PVC塑料,因此最好使用的耐腐蚀的模具钢。
√144.角式注塑机是指注射螺杆与合模方向相互垂直的注塑机。
√345.合成树脂是按照天然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特性,用人工方法合成制造的高分子聚合物。
(√)146.如果高聚物是由一根根的分子链组成的,则称为体型高聚物;(×)147.高聚物若是在一根根的分子链之间有一些短链把它们连起来,则称为线型高聚物;(×)148.聚合物的交联:是指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由体型结构交联为线形结构的化学反应过程。
(×)165、热塑性塑料:聚合反应得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乃至熔融流动,冷却后能硬化成一定形状的塑料。
(√)167、热固性塑料:缩聚反应得到的,加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成为不溶和不熔性物质.使形状固化下来不再变化的塑料。
(√)168、热塑性塑料特点:在成型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而无物理变化,因而受热后可多次成型,废料可回收再利用。
(×)169、热固性塑料特点:在成型受热时发生化学变化使体型分子结构转变为线形结构,废料不能再回收利用。
(×)170、收缩性:指塑件从温度较高的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或体积发生收缩的现像。
(√)271、熔体破裂:是指具有一定熔融指数的塑料,在恒温下通过喷嘴孔时.其流速超过一定值后,熔体表面发生明显的纵向裂纹的现象。
(×)172、主浇道;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有型腔进料口为止的一段料流通道。
(×)473、成型零部件: 成型塑件内外表面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574、单分型面注射模:只有一个水平分型面的注射模。
(×)375、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有二个垂直分型面的注射模。
(×)376、当塑件上带有外侧孔或侧凹时,模具中要设斜导柱或斜滑块等组成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使侧型芯作横向运动。
(√)977、带有螺纹的塑件,要求在成型后自动卸螺纹时,模具中设置固定的螺纹型芯或型环,利用注射机本身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将螺纹塑件脱出。
(×)878、模具的闭合高度H应大于或等于注射成型机模座最小开距;小于或等于注射成型机模座最大开距。
(√)379、设计浇注系统时,主流道的截面积应等于各分浇道截面积的总和。
(×)479、较长的分浇道应在中间开设冷料穴,以便容纳注射开始时产生的冷料和防止空气进入模具型腔内。
(×)480、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制品断面较厚的部位,能使熔融的塑料从塑料制品厚断面流向薄断面,保证塑料充模完全。
(√)481、设计多型腔注射模具时,结合流道平衡并考虑浇口的平衡,应做到熔融塑料按先后顺序均匀充满型腔。
(×)482、根据进料口的位置,排气槽应开设在型腔最后充满的地方。
尽量把排气槽开设在模具的分型面上。
(√)483、分型面一般选在塑件外形最小轮廓处;尽量只采用一个与开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484、冷却通道的布局,应根据塑料制品形状及其所需冷却温度的要求而定。
(√)1085、压缩模具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
工艺成熟可靠,适宜成型大型塑件,塑件收缩率较小,变形小,各项性能比较均匀。
(×)1286、挤塑成型工艺中,口模与芯棒决定塑件横断面形状其中口模成型塑件的内表面。
(×)1487、挤塑成型工艺中,口模与芯棒决定塑件横断面形状其中;芯棒成型塑件的外表面。
(×)1488、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189、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
(√)290、塑件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小于外表面的脱模斜度。
(×)291.不同的热固性塑料流动性不同,同一种塑料流动性是一定的。
(×)192、塑料收缩率大、塑件壁厚大则脱模斜度大。
(√)293、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493、根据热固性塑料的固化特征,以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成型条件下,交联反应完全结束,也就达到固化成型了(√)94、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其黏度也不同,因此流动性不同,粘度大,流动性差,反之,流动性好。
(√)195、为防止注射时产生熔体破裂,对熔体指数高的塑料,可采取增大喷嘴,流通和浇口截面等措施,以减少压力和注射速度。
(√)496、注射模塑成型方法适用于所有热塑性材料,也可用于热固性材料成型。
(×)1397、压缩模塑成型用于热固性材料的成型,也可用于热塑性材料的成型。
(√)1299、挤出成型也适合各种热固性塑料,且特别适合石棉个碎布等作为填料的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14100、在注射成型前,如果注射机料筒中原来残存的塑料与将要使用的塑料有同或颜色不一致时,可采用对空注射的换料清洗,此时,只需对两种不同的塑料加热熔化即可对空注射以达到换料清洗。
(×)3101、塑件的退火温度一般控制在相变温度以上18度至20度或低于热变形温度10度至20度。
(×)3102、在注射成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
(√)3103、选择料筒和喷嘴温度考虑的因素很多,应结合实际条件初步确定适当温度,然后对塑件进行直观分析并检查溶体的对空注射情况,进而对料筒和喷嘴温度进行调整。
(√)3 104、注射模塑时的塑化压力是指螺杆转动后退是所受的压力。
它可以通过螺杆转速来调整。
(×)3105、模塑热固性塑料时通常需要排气1—2次,目的是排除水分,挥发物和化学反映产生的低分子副产物。
(√)1106、不溢式,半溢式,溢式的压缩模内塑料体积和压力发生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12107、溢式模有加料腔和配合部分,所以过剩的塑料容易溢出。
(×)12108、溢式压缩模适用于压制扁平的及对强度和尺寸无严格要求的塑料。
(√)12109、半溢式压缩模适用于成型流动性教差的塑料,压制以布片和长纤维填料的塑料(×)12110、不溢式压缩模可压制形态复杂,薄壁,长流程和深形腔塑件,也适用于压制流动性特别小,单位压力高,表观密度小的塑料。
(√)12111、用固定式压缩模压制塑件时,其推出动作一般由压机顶出机构来完成,压机顶出机构通过尾轴或中间接头和拉杆等零件与模具推出机构相连。
(√)12112、溢式,半溢式和不溢式压缩模均有引导环和配合环,以保证凸模与凹模的配合间隙,保证塑件质量。
(×)12113、设计压缩模时,对无论从正面或反面加压都能成型的塑件,将凹模做得越简单越好。
(×)12114、储料槽是半溢式和不溢式压缩模用来储存熔融塑料以便于补缩的装置。
(×)12 115、压缩模的加料腔设计时,以碎布或纤维为填料的塑料的塑料压缩比特别大,为降低加料腔高度,可采用分次加料的办法,也可以采用预压锭料方法酌情降低加料腔高度(√)。
12116、固定式压缩模的脱模机构与热塑性塑料注射模相似。
(√)12117、压机顶杆与压缩模推出机构间接连接时,需用复位杆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