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面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不同的面具,感受民间面具的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面具。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学会在生活运用和弘扬重民间面具艺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面具的欣赏、用夸张的手法绘制独特的面具。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和材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老师要给我们班一个女生画一个妆,请大家闭眼睛。
(为女生带上面具)好了,一起来看看。
生:观看戴面具的女生。
师:老师通过什么方法让她变得可怕?
生:面具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面具吧。
板书课题《面具》
二、发展阶段:
1、面具的概念
面具是戴在面部起遮挡作用。
2、面具的历史和由来
师:谁知道面具最早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回答
小结:面具的起源历史悠久。
远古的人类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自己。
延续到今日,在民俗活动、舞台上和儿童游戏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纯粹是娱乐了。
3、欣赏外国面具
威尼斯面具: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专属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包塔"。
非洲面具:人面形象千差万别,有的仅有眼眶、龇牙咧嘴、恐怖至极,有的双目微睁、嘴角微翘、优雅娴熟,有的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神秘莫测……不过也存在粗犷、稚拙、淳朴、简约的风格共性。
这种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的面具很容易把欣赏者引入一个玄妙迷幻的世界。
4、中国面具
中国的面具也和宗教、祭祀有关。
傩面具:南方及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是傩文化的传承,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
傩面具种类众多,
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
(欣赏课件视频)
藏戏面具:多是布胎材质。
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其中以神话故事为主。
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代表威严;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是女巫;妖魔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绿色象征温顺,代表王妃等。
萨满面具:北方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朝鲜族等崇尚萨满教。
面具的形制比较简单,多为人形面具,造型简洁,风格质朴。
5、分析面具特点
对比真人和面具
五官:夸张变形
花纹:丰富多变
6、初步尝试
学生上讲台在老师画的面具外形里添加五官
老师分析存在的问题
出示面具范画
7、教师示范
师:你们看了上面的这些面具,都有想拥有的欲望吧?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样制作简单又好看的面具。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
三、艺术实践:
师: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你自己所喜欢的面具吧。
(第一课时:完成轮廓和五官外形的勾画。
第二课时:上色并整理完成)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评
1、让制作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从座位绕行教室走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最后老师进行补充点评。
看看谁做的面具最有趣好玩。
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