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榴做成大产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搭建产销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会理县将——小石榴做成大产业本报记者张德敏九月以来,挂着鲁、湘、苏、辽、吉、晋、粤、鄂等地号牌的大货车云集会理县城。
连日来,记者走进会理县“石榴一条街”、九榜物流中心,全国各地来拉石榴的加长货车到处可见,全国500多家左右的果品公司及石榴经销商云集此地。
石榴营销大户伍明主夫妇忙着指挥10余名工人对堆积如山的石榴进行装箱。
像伍明主夫妇一样的会理石榴营销大户不在少数。
目前,会理已拥有一支稳定的县内外营销队伍。
现在,会理石榴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外,石榴销售通过浙商集团、苏果连锁、联华集团、中信红河集团和多家贸易出口公司与国内主要市场,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市场实现了对接。
会理石榴走出国门,远销到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各国。
同时,会理还建有石榴母本园基地、海潮优质石榴母本园基地等两处品种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60万优质良种插穗;已引入国内各石榴主产区石榴品种23个以及收集县内品种11个,建成了中国石榴品种资源基因库,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空白。
小小石榴形成如此大产业,会理是如何做到?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会理石榴知名度继去年会理果农靠种植石榴收入9.1亿元之后,目前,会理县种植石榴26.18万亩,产量可达25万吨,截至10月中旬,全县石榴已销售95%左右,预计今年果农收入将超10亿元。
连续3年,会理石榴种植规模、产值、市场占有量在全国八大产区中名列前茅。
深究其原因,这跟会理县的品牌战略分不开。
1999年,会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决策,实施品牌战略,申请注册“会理石榴”证明商标。
当时全国有证明商标53件,四川省只有5件;在全国的石榴中,只有会理石榴注册了证明商标,该商标2003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08年,会理石榴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
同时,会理石榴被鉴定为“无公害绿色食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使用证书;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取得有机石榴转换产品认证。
2010年,会理还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石榴)标准化生产基地。
目前,会理石榴沿着大打品牌的战略,正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搭建产销平台为客商提供交易场所“会理石榴一条街”是四川省首条果品销售一条街及全国石榴主产县首条石榴一条街。
集200余间门面、日容纳石榴可达200万公斤。
在此基础上,会理县还建设了进行石榴批发的九榜物流中心,该中心是按照攀西一流的城乡一体化物流市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是会理县继佳褔市场、南阁村土地银行后的又一土地流转硕果。
中心完全建成后占地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年可集散物资20万吨,现在中心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石榴销售季节,会理县工商、公安、质监、城管、运政、交警、环卫等部门推行“一站式”服务,营造出一个公平、宽松、卫生、通畅、良好的交易环境,保护了客商和果农利益。
市场软硬件实施的建立,从交易场所、交易环境、设施方面给广大果农、客商提供了尽可能优越的交易场所和环境。
“我们专门出售石榴包装箱、网袋、内膜袋、商标,今年在物流中心租用门面后收入增加了30%左右。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石榴气调保鲜库,在石榴大量上市后进行收购,等到春节价格好的时候再拿来出售。
”在物流中心专搞石榴包装营销的外地詹姓老板今年生意格外好。
“石榴市场建好以后,设施更加完善,商家更加集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交易平台,我们对以后的生意更加有信心了。
”这不仅是经销商刘建勇的心声,也是物流中心全体商家的心声。
此外,会理县委、县政府当好“媒人”,搭建产销活动平台。
为促进会理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石榴产销互动平台,搞活石榴流通,推动实施会理石榴品牌战略,合理配置县内产地果品资源和县外市场资源,建立规范有序的交易秩序,为县内外客商提供优质服务,自1997年起至今,会理县一直以政府部门为牵头部门,在石榴早熟区即将开园时,举办石榴供货招商洽谈会,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前来与石榴生产大户、本地营销大户和各乡镇的石榴专业合作社进行洽谈。
抓石榴深加工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政府引进了果果果业公司,对我们农户的帮助倒是很大喔,今年我们杨家坝乡崃龙村石榴专业合作社卖给公司的裂果161吨,小果117吨,比起以前,农户的收入起码增加了10%。
”10月3日,正在等待卖果的黄安祥高兴地告诉记者。
“是啊,今年遭干旱,我们富乐乡三岔河村远离城河的1、2、3组裂果特别多,有的炸了10%,要不是果果果业公司今年收购,这个猪不理、鸡不吃的东西还得出钱请人背去倒。
现在好了,不仅增加了我们果农的收入,果园的卫生也搞好了,环境污染也减少了。
”一旁正在交售低次等果的果农张天福也兴冲冲地说道。
据悉,今年果果果业公司以裂果800元/吨、小果120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彻底解决了农户低次等果销售的难题,增加了收入。
为延长石榴产业链,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会理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从事石榴产业开发的“会理果果果业公司”,生产的“福能源”牌石榴汁、石榴酒、石榴果醋、石榴浆、石榴精华素等产品备受市场青睐,特别是石榴汁远销欧美市场。
现在会理县果果果业公司的生意格外好,全县所有石榴产区的小果、裂果等低次等果都陆续运进公司。
据悉,由于今年气候异常,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较多,太阳一晒造成石榴裂果增加,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公司积极调整计划,将12000吨的收购计划调整到26000吨。
同时,今年该公司还投资4200余万元建成全州首条处理石榴裂果的生产线,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
种石榴,养盆景,酿酒,搞农家乐,建生态园,平舆“石榴王”郭新年要将——小石榴做成大产业郭新年在石榴园榴花烂漫,榴果摇曳,红情绿意,生机盎然。
这是平舆县庙湾镇念张村突尼斯软籽石榴园里的一幅美丽画卷。
据石榴园的主人郭新年介绍,园里的石榴树栽植已是第三个年头了,目前部分挂果,4至5年将达到丰产期。
站在一望无际的石榴林里,郭新年用手画了一个圆:“我的理想是以这50亩石榴园为依托,3到5年内发展形成一个'千亩石榴种植园’,带动周边群众规模种植。
”他爽朗地笑道,“到那时,我就是名副其实的'石榴王’了!”“石榴王”有份土地情结年近六旬的郭新年是一位闲不住的人。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就顶着各方压力,到山西做土木工程。
在那里,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80年代末,怀着建设家乡、回报乡邻的理想,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
按常理,郭新年在同行业中早已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可以彻底脱离父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了。
但在他的内心,却始终涌动着一种对土地的特殊情怀。
正是这份对土地的热爱,使他无论走多远,无论积攒了多少财富,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在朴实的土地里,那里有他的梦。
怀着这种情愫,郭新年早在十几年前就承包了村里的200亩土地。
如何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一直是郭新年思考的问题。
偶识石榴“软黄金”与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偶然相遇,让郭新年的眼睛为之一亮:就种石榴,没有错!2009年中秋节,郭新年到北京出差,朋友端上一盘石榴让他品尝。
让郭新年感到惊奇的是,这种石榴不仅个大,果皮光洁明亮,皮儿特别薄,打开后籽粒大而饱满,且是软籽,不是普通石榴的那种硬核,吃起来不仅口感好,味道还特别甜。
朋友说,这是突尼斯软籽石榴。
接下来的话,让郭新年对这种“洋石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朋友说,这种石榴成熟期早,8月上旬开始成熟,9月上中旬完全成熟,比一般石榴早熟15天以上;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平原、丘陵、浅山坡地均可种植;在中秋、国庆两节前成熟,并且该品种尚未大面积推广,市场供不应求,被誉为石榴中的“软黄金”。
有专家预测,突尼斯石榴将成为石榴主产区更新换代的新品种。
回来后,郭新年就上网查询突尼斯石榴的相关资料。
他得知荥阳市北邙乡刘沟村有多年种植石榴的历史,就赶到刘沟实地考察。
在那儿,他结识了小诏峪石榴种植合作社的社长刘天春。
世代种植石榴的“土专家”刘天春跟他详细介绍了突尼斯石榴的种植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郭新年的心动了:投资种植这种软籽石榴,打造家乡的石榴园,让这红彤彤的石榴成为家乡人致富的“金果果”。
洋榴花“羞答答”绽放2009年9月,郭新年从刘天春的小诏峪石榴种植合作社引进石榴苗6000株。
在刘天春手把手的传授下,郭新年以及他的石榴园管理人员基本掌握了突尼斯石榴的种植技术。
刘天春还专门为郭新年引荐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定期请他们来园里教授果树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石榴幼苗的耐寒性比较差,为保证成活率,郭新年引进的全部是已经栽植了一年的树苗。
第一年冬季,由于气候的原因,加之入冬前对石榴苗的培土防寒管理不到位,部分树苗冻死了。
郭新年总结第一年的经验教训,在第二年越冬时采取了更为充分的保温措施。
冬去春来,火红的石榴花挂上枝头,看到满目的蜂飞蝶舞,郭新年对石榴园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郭新年跟笔者算了一笔账,4至5年的石榴树平均株产量可达25公斤,株行距2到3米,每亩可种植120株,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按照突尼斯软籽石榴往年的价格,每公斤30元计算,亩经济效益可达到9万元左右。
小石榴蕴藏大产业随着50亩石榴园的成功种植,郭新年开始着手规划他的“千亩石榴园”,拉长石榴的产业链条,打造一个具有农家特色的生态园区——石榴花具有观赏性,除了规模种植外,还可以建起石榴盆景园,打造出“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独特旅游品牌;突尼斯石榴因其较好的特质,还可以用来开发集营养、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养生石榴酒;石榴规模种植形成后,在附近打造一个农家乐的景点,创造一个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平台,逐步发展形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等等。
如今,郭新年的“千亩石榴园”梦想已经起航。
附近的农户看到丰收在望的石榴园,都纷纷前来咨询突尼斯石榴的种植诀窍,想跟着郭新年一起走上石榴铺红的致富路。
这恰恰正是郭新年种植石榴、发展石榴产业的初衷。
(刘先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