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的意思 篇一:《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壮志情怀表现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壮志情怀表现 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壮志情怀: 一、开篇人物的塑造 第一句, 只六个字, 却描绘出三个连续的、 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为什么要喝酒, 而且喝“醉”? 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 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细读全词,就可以作出应有的回答,用无言的动作有力 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让读者从这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下文写壮怀做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
二、典型情境的再现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 麾下炙”,战士们旗下分吃烤熟的牛肉。
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典故)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典故) ,“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 弦的响声如雷震。
“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末句一结, 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 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悲壮。
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
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 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
三、声调安排与抒发壮志的契合。
《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 “仄仄平平仄仄”,下 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
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 互对, 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就构成了拗怒的、 激越的音节。
和谐与拗怒, 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
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 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 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四、布局方面的巧设。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 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 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 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 如果运用得好, 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 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打破常规谱式。
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 句分片。
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过变是第二片的开头)。
依它的文 1 / 10义看,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
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 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
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
末句却是现 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对前面的九句。
前九句写的酣恣淋漓,壮志凌云;末五字失望痛惜、肝肠 寸断!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
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 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
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 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 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决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 作家所能做到的。
辛弃疾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诗言志,在“稼轩词”中,词也是言志, 而且这志不是用笔墨写成,而是以刀剑刻成:金戈铁马的凛冽、沙场杀敌的磅礴、报国无门的 悲愤,莫不觉壮声英慨、荡气回肠;而那种英雄末路的孤傲、壮士拂剑的沉勇、烈士暮年的慷 慨悲愤都成为他情感抒发的突破口。
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 篇二:语文二模 徐州市树人中学 2014 年初中毕业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古诗文默写。
(10 分) (1),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 (3) 为了正义, 面对死亡的威胁的时候, 应当具有文天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 ”的气概。
(文天祥《过零丁洋》) (4)《红楼梦》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
”《爱莲说》中意思与之相 近的句子是:, 。
(5)一曲新词酒一杯。
,。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峙 (zhì )炮(pào)制怡(yí )笑大方根深谛(dì )固 .... B. 勾当 (gōu ) 殷红(yān )引经俱(jù)典销(xiāo)声匿迹 .... C. 惩罚(chéng) 追溯(sù )耳儒(rú)目染有条不紊(wěn) .... D. 胚胎(pēi ) 连亘(gèn)相得益彰(zhāng)杳(yǎo)无音讯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 分)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
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 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 A 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 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 B。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 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的努力如果越 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才越庞大,你获得的才越丰硕。
在你彻底 2 / 10绝望的时候, 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 。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 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 分) 备选词语:敬畏敬重摆设摆布 AB (2)选文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1 分) (3)结合语境,补写内容。
(2 分)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 。
4.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5 分) (1)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失陷高唐州、三打祝家庄、水寨大并火、浔阳楼吟反诗 等 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肉体和精神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从达雅家来到郊区公园, 回 顾生活历程,考虑今后怎么办,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决定好好活下去,帮助达雅走出 家 庭开始新的生活; 决定准备进行文学创作(准备创作《暴风雨的儿女》) C.阿廖沙三岁时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
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暴 躁, 凶狠地毒打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觉。
外祖母对阿廖沙非常慈爱,给他讲传说、 童 话和民间故事。
D.尼莫船长、 夏洛克、 双喜、 范进这四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 《海底两万里》 、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故乡》和清代作家吴敬梓 的 《范进中举》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练习。
(3 分) 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 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 建 起宫殿、教堂。
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
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这段文字写的是《名人传》中的 ,请根据这段文字的描述,结合你阅读过的 《名人传》内容说说这个人被列为名人的原因:。
5.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3 分) 材料一: 近日, 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小短片, 专门介绍时下在中国流行的热词 Tuhao (土豪) , 包括它的词源、 词义以及风靡一时的原因。
今年年初, “大妈”的汉语拼音“dama” 也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越来越多的中文 词 3 / 10汇出现在西方话语体系中。
材料二:在漂洋过海之前,“土豪”已在国内流行,成为时髦话。
就像曾经出现过的 “给力”“山寨”一样,它们通常借由互联网无远弗届、风驰电掣的传播效力,一时成为 生活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
热词频出, 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更新与变化。
材料三:西方国家对中国从漠不关心到不可忽视,改革开放几十年,西方看中国的眼 睛也发生转变,由宏观的国家意识形态转向微观的百姓市井家常,由务实的财经政治动 向 转向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品位。
材料四:牛津英语词典近年收录过一个汉语衍生词“taikonaut”,专指中国宇航员。
“taikonaut”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大发展,并为世界公认的又一见证,也是真正洋溢着 自豪感的中国热词。
问题:你从所给材料的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样现象?请从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探 究 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两条即可)。
现象: (1) (2)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 6—9 题。
(16 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 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 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舐其喉, 犬阻之, 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 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 分) (1)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2) 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 .. (3)乃伪睡以俟: (4)稍长,亦颇驯: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不诬哉! .. 4 / 10C.其一犬坐于前 将寐,犬又如前 .. D.乃杀之而取其革屠乃奔倚其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