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2020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

看完《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感想吗?以下是整理的智取威虎山观后感,欢迎阅读。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从影院回来的路上,脑中一直盘旋着“智取威虎山”里的镜头。

徐克导演诠释这部老题材影片的手法新颖独特,人物的动态表情刻画细腻,角色带入感强。

此刻,我闭上眼似乎还能感受到林海雪原的冰冷严寒,还有威虎山的阴森恐怖。

故事的结局依旧很老套,坏人被好人打败了。

但现实生活中,座山雕这样的团队和企业组织很难被击溃。

影片里的座山雕团队堪比一家优秀的企业,有着严谨的组织结构和契约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共荣共存的价值理念。

虽然匪气很重,但是互相依偎,抱团取火。

而座山雕本人也是极具魅力的企业领袖,即老谋深算,又爱憎分明,且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组织的三级体系座山雕内部的组织结构是三级金字塔型。

最高首领:座山雕;底下有八大金刚,这八位是平级,直属座山雕本人领导;八大金刚各领一支队伍,平常分片操练,如有作战任务,受最高领导分配。

这个组织是相对扁平化的一个体系,相当于董事会底下有八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职业经理人。

项目小组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如果要取得好的业绩,八个小组要竞争投标拿订单。

作为董事会就可以用低成本的管理方式保持企业活力,并且任何一个小组出现问题,不会造成全局的混乱。

座山雕和八大金刚是初创核心团队,这个组织有个特别好的制度就是担保人制度,八大金刚里面任何一位可以举荐团队以外的人才进入核心,但是必须给对方担保,一旦被担保方出现问题,担保人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这样团队内部即有竞争关系,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人才可以源源不断的涌进。

我在想为什么土匪能想出这样细致巧妙地的办法来运行组织?也许原因很简单,他们如果犯一丁点错误,丢的不是钱而是命。

做企业失败了可以再来一次,土匪窝子被端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人心比对错重要杨子荣渗入到土匪内部时,老谋深算的座山雕早就知道他是内奸,只是当领导要开除员工需要一个靠得住的理由,尤其是要除掉一个有声望,会做人的内部危险分子,处理一旦不当就会寒了弟兄们的心。

这时看出座山雕的城府极深,他几次暗示手下寻找杨子荣的破绽,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枪决。

只是那八大金刚的道行都不及杨子荣深,几次都被他浑水摸鱼。

在公开场合,座山雕只是试探杨子荣,让他在公众面前自行暴露,但是没有咬定杨子荣就是内奸,把自己牵进是非。

从座山雕身上可以看出,当老大要装糊涂,能忍,不能被情绪左右。

并且开除员工要有理有据,让留下的人还能保持齐心。

兄弟齐心撼山河。

人心比是非,对错,功过都重要。

狡兔三窟座山雕在设计威虎山大本营时就想到有一天会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在他的办公大厅内设立了重重机关。

第一个机关:小型的秘密装备库,可以进行密集的火力阻击。

第二个机关:逃生密道。

第三个机关:可以为他逃生作掩护并为此付出性命的人。

用今天的商业术语来解释就是:存钱;存路:存朋友;座山雕的行为很值得我们学习。

年轻人容易犯的通病就是:做事之前,没有想好退路就破釜沉舟;事后,不撞南墙死不回头;团队解散时,所有全部透支;所以,我们经历过一次失败后,需要很长时间来缓冲,还有很多人就再也没机会上牌桌了。

顾家重感情座山雕做的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最后跑路的时候把他抢来的压寨夫人一起带走了。

虽然他这么做有挟持人质之嫌,但如果放在现实社会,像他这种人物性格应该是肯担当的人。

一个创业者,企业领袖,如遇到危险时连家都不顾了,这样自私的人走到最后肯定是失城,失地,失人心。

所以男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把自己的女人抛下。

输要输的起,选择了就得担当。

理想主义害死人座山雕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电影的结尾部分,他庆祝自己六十大寿,戎装革履,精神焕发,看不出一丝土匪气。

坐在宝座上,王者风范,跟底下兄弟把酒言欢时,二人转唱的手舞足蹈。

这样一个集雅俗于一身的人,内心定是无比的坚定。

虽然他看不上底下的土匪,也不以跟他们称兄道弟为荣。

但一个实用主义者是绝对遵从现实,把内心最高贵最理想的部分缩成一点,隐藏起来。

影片中座山雕内心理想主义的象征物就是装备库背后的巨石。

导演用了戏剧的手法把巨石和底下的装备库演绎成了一个坟墓的形状,来表达座山雕的宿命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其实,我从这块石头更多看到的是英雄般的完美主义。

这巨石是理想,权威,可以完美控制一切的象征物,也是座山雕内心最真实的读白。

想当英雄的人都是死在成为英雄的路上,这是英雄的通病。

最后炸碎了巨石,巨石滚滚而下碾碎了座山雕的老巢。

座山雕死在了自己的野心膨胀,欲望把他吞噬。

想要控制一切最终会让控制把自己灭亡。

他的毁灭让我想到了计划经济的破产。

但无论他的失败多么惨烈,都不影响他作为一个团队领袖的正面评价。

不符合规律的事物最终都会毁灭,但一个人的足迹还是会在历史上浓浓的抹下一笔。

英雄的魅力不在于创造了伟大的结果,而是在时代的进步中他稍稍的往前推了一下。

仅凭这一点,座山雕只能算枭雄,算不上英雄。

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引来了一阵巨大的轰动,这是始料不及的。

一部红色经典被翻拍成一部徐氏风格的现代武侠片,不仅没有引起吐槽,反而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一时间人们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走进影院,为的是共襄盛举,一睹为快。

这部影片所得到的其反响之热烈,其好评之众多,着实让业界内外吓了一大跳。

公映两周,票房就突破了七个亿,成为历年来贺岁片中风头最劲者。

为什么一部看似是“恶搞”的影片,竟然如此受欢迎?这应该是人们的一种好奇心理在起作用。

毕竟《林海雪原》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

后来又改编成同名故事片电影,由张勇手与王润身主演,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好影片。

里面的人物少剑波,杨子荣也成为尽人皆知的英雄,特别是杨子荣以过人的胆识,只身闯入威虎山,与坐山雕以及他手下的八大金刚斗智斗勇的场面,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赞叹不已。

到了文革时期,这个故事竟然被移植成京剧,变成一部京剧现代戏,这就是由上海京剧院演出的,著名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后来又把该剧拍成电影,由《早春二月》的导演谢铁骊执导,著名京剧艺术家童祥苓扮演杨子荣。

里面的许多唱段,比如“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等,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深受观众喜爱,并广为传唱。

这些个唱段当仁不让地成为,那个年代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其影响力可谓不小,其持续时间也是以近十年计了。

这些辉煌毕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所以当有人再次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时,人们就会十分好奇,而且他们也不能没有疑惑,那就是一个在过去已经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的故事,还有被翻拍成新电影的价值吗?如果真被翻拍出来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些个问号是对这个故事不陌生的人必然要有的。

这也正是这部影片能够吸引很多人的原因所在。

同时,年轻的一代人,他们也会慕名而来,一是受到了他们父辈的影响,二是他们自己也对这部影片有兴趣,因为那个片名本身就够酷够炫了,他们怎么会不愿意一探究竟呢!结果是,的确好看,非常得引人入胜。

奇妙的三D效果,夸张的喜剧噱头,神奇的故事桥段,激烈的战斗场面,均让人大开眼界。

原来红色经典还可以这样来呈现,英雄人物还能够这样来演绎。

这种与时俱进的诠释手法,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也让他们心情放松地见证了正义必胜的一个过程。

由于是一个现成的故事,很少人不会事先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所以这部片子虽然惊险无比,却让人看起来一点都不累,也不提心吊胆。

完全就是一种消遣,是感官上的一种赏心悦目地享受。

因此,这部影片大受欢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过,除了那些夺人眼球的表现手段,那些光怪陆离的戏剧情节而外,该片在故事的内在与人物的刻画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或提升,相反无论是同小说原作,还是故事影片,哪怕是京剧样本戏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说到底它也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商业片,追求的就是一种外在的与众不同,博得的就是一个热热闹闹,兼具的就是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克隆山寨,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讲,更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并不是一种严肃稳重的艺术创作。

尽管观众看完了会大呼过瘾,不过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了,而且也很快就遗忘了。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嫁接在一部深厚的文学原作上,这部电影决不会让人看得懂。

其实这部影片是编导对原作成果的一种利用与消费,充其量就是为原作增了一个搞笑版本而已,但是却坐收渔人之利。

这样随意修改原作,在当前已经被一些人屡试不爽,尝到了不少的甜头,并且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今天有人可以加工《林海雪原》,明天就会有人用《红楼梦》做了。

如果这样下去,所谓的艺术创作不就成了拆房队,专以暴力手段践踏所有的经典之作了!这个趋势要是不被阻止,其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以这部电影为例,如此这般的华丽编排,既模糊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与特点,也严重地误导了观众,特别是那些年轻的,以及未来的观众。

他们一定会以为当时的情形就是这个样子,少剑波率领的解放军小分队就像是一支无所不能的神奇队伍,他们手持现代武器,像超人一样地神勇无比。

座山雕俨然也成了一个可以同解放军一较高下的大人物,他的手下兵多将广,乌泱泱地一片一片。

他的威虎山上不仅有个庞大的装备库,居然还有飞机,大炮,就差没有海军了。

离谱得已经到了匪夷所思,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了。

最后那场杨子荣追杀座山雕的戏,就是一个明证,简直是让人无法不嗤之以鼻。

这种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原作上的做法,是相当不妥当的,自然也是对原作的一种极不尊重的行为。

并且也只能令这部影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使艺术与真实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那么,这就会让人想到问题的另一面,一部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的电影,却众口一词都说好,不仅观众说好,媒体也说好,这就不简单了。

这如果不是国人的欣赏水平在这个动荡的岁末年初之时,发生了一次集体性的滑坡,就不会再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了。

人们或许是厌烦了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希望看到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的同一个作品。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此刻的观众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简单,更渴求惊奇,更不拒绝快乐。

因而哪怕是恶作剧,他们也不排斥。

他们甚至觉得故事是不是真实,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忠于原作,是不是有可信性,都并不重要了。

只要离奇就好,只要刺激就好,只要好看就好。

至于艺术距离真实是不是越来越远了,他们就不会感兴趣,也不会去计较了!不用说,这些个症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是一个社会存在的共同悲哀。

极目四望,如今之时,不仅仅是艺术家太胆大妄为了,观众与媒体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便是新《智取威虎山》所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元旦过去一个多月了。

元旦期间儿子、媳妇在家带孩子,买票让我去影城观看《智取威虎山》电影,一直没有功夫写观后感,今天抽空写几句与朋友们分享。

《智取威虎山》3D电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娱乐片,动作火爆,故事精彩,可谓惊喜之作。

由香港著名导演徐克执导,林更新、张涵予、梁家辉、佟丽娅等主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