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具有特征谱线的原因及其应用1(1)(1)

原子具有特征谱线的原因及其应用1(1)(1)


n
E 0
布拉开系
0.85eV 1.51eV
n4 n3 n2
帕邢系
巴尔末系
3.40 eV
n 1
13.6eV
赖曼系
综上所述,氢原子光谱有如下规律:
• (1)谱线的波数有两个光谱项之差决定:
~ T (m ) T (n )
• (2)当m保持定值,n取大于m的整数时,可给出同一 光谱系的各条谱线的波数。 • (3)改变m数值,可给出不同的光谱线系。
物学中的体液成分分析、内脏及试样 分析、药物分析;冶金中的
钢铁分析、合金分析;地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大气污染物分析、 土壤分析、岩石矿物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量
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1)空心阴极灯: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2)原 子化系统: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入射光束在这里被基态原 子吸收,因此也可把它视为“吸收池”。 (3)分光系统:将待测元素的共振 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4)检测系统:包括光电元件和记录系统,前者可用光 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者可用检流计和记录仪来进行记录,再利 用电脑直接进行数据处理。

在有机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利用间接法可以测定 多种有
机物,如8-羟基喹啉(Cu)、醇类(Cr)、酯类(Fe)、氨 基酸(Cu)、维生素C(Ni)、含卤素的有机物(Ag)等多 种有机物,都可通过与相应的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 计量反应而间接测定。
参考文献
[1] 杨福家 .原子物理学(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
2.分类
发射光谱(亮线)
原 子 光 谱
吸收光谱 (暗线)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是 元素的特征,称为特征 谱线。
原子特征谱线产生的原因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跃迁吸收能量不同
原子谱线具有特征性
以氢原子为例
1853年,埃斯特朗首先发现著名的Hα线 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在 可见光范围内观察到四条
原子光谱及其应用
0141122462 史永婷
• • • •
内容提要: 1、原子光谱和特征谱线的形成原因 2、氢原子光谱的形成与规律 3、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介绍 4、原子光谱在工业和农业上的应用
原子光谱
1.定义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变化时所
发射或吸收的一系列波长的光所组成的光谱。
原子光谱的分类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从事农业 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随着我国城市 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的发展,土壤遭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工业废渣、废气中重金属的 扩散、沉降、累积,含重金属废水灌溉农 田,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磷肥的大量施用, 是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史久英等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陇南 市宕昌县、岷县、武都区的32个无公害中 药材基地土壤中Hg、As、Pb、Cd、Cr的含 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土壤中 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32个土壤样 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 境的限量指标内,均符合国家无公害中药 材环境质量标准,适宜中药材生产
RH T(n ) 2 , n
RH m2
,
T (m )

T (n )

并合原则
~ T (m ) T (n )
RH n2
,
每一谱线的波数差都可表达为二光谱项之差
E1 En 2 n
E1 E2 2 3.4eV 2 E1 E3 2 1.51eV 3 E1 E4 2 0.85eV 4
质子数亏损
R ν ~n ν ~ * 2 n
E n E nl
Rhc (n l ) 2
l 1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内部两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该原子的 谱线,实验观察表明,碱金属元素的光谱主要分为四个线系 主线系:从高p态向最低s态跃迁产生; 锐线系:从高s态向最低p态跃迁产生; (又称第二辅线系) 漫线系:从高d态向最低p态跃迁产生; (又称第一辅线系) 基线系: 从高f态向最低d态跃迁产生。 (又称柏格曼系)
社.2008
[2] 但汉久,余庆华.光谱项与玻尔理论[J].咸宁师专学 报 [3]顾新梅.原子的自述—关于原子结构的几个问题[J]. 中专物理教学
np 2s ns 2p nd 2p
nf 3d
s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厘米-1
p =1 5 4 3 5 4 3
d =2 5 4
f =3
柏 格 曼 系
=0 5 4 3
H
7 6 5 4 3
nf 3d
nd 2p
2
ns 2p
2
2
np 2s
H H H H
Hα :红色 656.210nm Hβ :深绿 486.074nm Hγ:青色 434.010nm Hδ :紫色 410.120nm
1889年,里德伯[瑞典]采用波数表示
1 1 1 ~ RH 2 2 n m
光谱项

m=1,2,3, n=m + 1, m + 2 , m + 3
图4.3 锂原子能级跃迁图(发射光谱)
13
结论
Rhc = (n ) 2 l
hv E En Em
1 ) (n l )
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波长与轨 道的形状有关
原子光谱的应用
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1)原子吸收可作为物理或物理化学的一种实验手
段对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能进行测定和研究。
(2)研究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不同形态。
在元素分析方面的应用
• 原子吸收光谱法凭借其本身的特点,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 业、生化制药、地质、冶金、食品检验和环保等领域。该法已 成为金属元素分析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而且在许多领域已作为 标准分析方法,如化学工业中的水泥分析、玻璃分析、石油分析、 电镀液分析、食盐电解液中杂质分析、煤灰分析及聚合物中无 机元素分析;农业中的植物分析、肥料分析、饲料分析;生化和药
以后将会看到,这三条规律对所有原子光谱都适用, 所不同的只是各原子的光谱项的具体形式各有不同而已。
以碱金属为例
与氢光谱的情形类似,里德伯研究出碱金属 原子光谱也可以表达为两个光谱项之差:
R ν ~n ν ~ * 2 n
等式右边的第一项是固定项,它决定线系限及末态.
第二项是动项,它决定初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