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教学论》读后感交流

《大教学论》读后感交流


三、对教育力量的坚信激励着我
他认为,人心如同树木的种子,树木实际已经存在于种子里 了。 他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 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响 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 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真正无法教育的人“是一千人里面难得找到一个的”。 谁也 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和教导。
二、社会担当激励着我
夸美缪斯是一个学者、一个教育者,但是他的社会责 任感和使命感却无比强烈,他忧国忧民,关注民生,从 中可以体会到一个教育学家的博大的情怀。夸美纽斯在 人类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他第一个注意到人 民大众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 夸美纽斯在人类教育史上占有十分光辉的一页,他曾 用舌头和笔杆战斗了一生:他为教育的革新而战斗,为 捷克的复国运动而战斗,为改革社会而战斗,为世界和 平、国际合作而战斗。 他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自身 的理想,践行着一个教育家、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和使命。
四、对教学方法的重视激励着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 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 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而 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 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和平与宁静。 他认为,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只能使人厌恶学问, 不能使人爱好学问。所以,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 不爱用功,老师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除掉它的毛病,绝 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好,教鞭是无我不断前行的推动剂
一、生平履历激励着我 二、社会担当激励着我 三、对教育力量的坚信激励着我 四、对教学方法的重视激励着我
一、生平履历激励着我
夸美纽斯1592年3月8日捷克斯洛伐克,从小寄养在亲戚家里,16岁时才 受到传统的中学教育。毕业后专攻哲学和神学,在教堂和学校里做主持人。 他恬静的教师生活在他26岁的时候,被30年战争(1618——1648)的炮 火所打断。在他30岁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战争烧毁了他全部的藏书和 书稿;他在国内各地流浪了七年,有时隐身于丛林山谷之中。但就在这段 时期中,他研读了大批的教育方面的书籍,并且埋头著述,《大教学论》 就是在这段最恶劣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开始的。到了1628年,他在国内已 经无法容身,不得不流亡到国外(波兰的里撒),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 从事教学及写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