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所包涵的民主与集中这两方面内容是密 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 可彼此割裂、彼此缺失。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广泛发扬 民主,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通过比较和鉴别,实行充分的集中。如果没有广泛的民 主,就没有充分的集中,必然导致独断专行,飞扬跋扈, 破坏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缩,只有在集中 的正确指导下,才能使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形成巨大的合力。如果没有正确的 集中,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必然造成各吹各的号,各唱 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阵,形不成整体优势。
社会客体 ⑴ 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 =(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实 体 因 素) × 科学技术 × 经营管理 × 经济信息 (渗透因素) (运筹因素) (联结因素) ⑵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平等(狭义) (广义) 分配关系是否合理 交换关系是否公平 消费关系是否共富
⑶ 经济基础 经济制度:所有制性质(利益前提) 分配原则 (利益实现) 经济体制:所有制形式(所有形式) (经营形式) 分配形式(工资、奖金、津贴)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 ⑷ 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意识形态) 政法制度: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国家 结构、宪法、 意识形态核心 政法体制:机构设置、人事制度、 政府职能、政策法规、 意识形态建设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民主集中制的实质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即按照统筹兼顾 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的涵义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
科学的基本涵义 社会的基本涵义 主义的基本涵义 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知识 “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是研究探讨 “是”是规律性 “实事求是”是研究探讨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的规律性 “规律性”是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和趋势
虽然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形式和执政方式不同, 但原则都是一样的,即都实行多党制和三权鼎立制。 这种共性制度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 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及其 政党,当时多党各领风骚势均力敌,必须并肩战斗才 有力量,谁也吃不掉谁,谁也不能没有谁,也没有其 他政治力量能够取代。因此,夺取政权后的胜利果实 必然就由这些党来共同瓜分和互相制衡,实行多党制 和三权鼎立制也相应成为必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邓小平指出: ( 优 势 ) 我们一定要向人民和青年着重讲 清楚民主问题。 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 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都同民主问题有关。
(实质) 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 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 人民的民主同对敌人的专政分不开,同民主基础上的 集中也分不开。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局部利益要 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 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 则, 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 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 归根结 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 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
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 利益的相互关系。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 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 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未,结果势必 两头都受损失。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权利和义 务的关系, 归根结底,就是以上所说的各种利益 的相互关系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表现。
(目标) 正因为这样, 毛泽东同志才说,我们的目 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 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 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就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局面, 这就是我们今 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实现的政治局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176页。
1、民主集中制的涵义
2、民主集中制的实质 3、民主集中制的目标
1、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 的民主有机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又是我 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作为党的组织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是对党内 政治生活关系的组织规范。 所谓党内的民主,是指党员有权遵照党章的 规定,维护自身权利,充分发表意见,平等参与 党的工作决策和党内事务监督。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 的根本区别在于: 1、两者的革命历史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 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制度斗争胜利的 结果。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两党制和立宪君主 制的民主制度;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两党制和 总统共和制的民主制度;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 多党制和议会共和制的民主制度。
(官方和群众组织)
可见,民主集中制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 工程。民主集中制虽为我党一以贯之地不断加强和完善, 但要每一个党员和干部都自觉执行之仍然并非易事。还存 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不少违背民 主集中制的现象,一些单位过度集中的问题尚未根本扭转, 极端民主的现象又开始凸现。 究其原因:
目 录
一、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1、民主集中制的涵义 2、民主集中制的实质 3、民主集中制的目标
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比较) 1、两者的革命历史不同 2、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3、两者的政治基础不同 4、两者的思想基础不同 5、两者的执政党性质不同 6、两者的实践结果不同
一、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立法机构(人代会、议会) 集 体 人 各个国家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国家集团(七国首脑、七七、上海) 世 界 非全球组织 地区组织(欧、北、亚、独) 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人权、宗教) 跨国公司 全球组织 政治组织(联合国) 经济组织(世贸、世银、国货) 文化组织(世教科文、世卫生、国奥会) 政府组织 行政机构(国务院、内阁) 司法机构(公、检、法、司、安)
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的 根本区别
1、两者的革命历史不同 2、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3、两者的政治基础不同 4、两者的思想基础不同 5、两者的执政党性质不同 6、两者的实践结果不同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制 度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制度,与现代其他 一切政党的组织制度和执政党的领导制度比较 起来,是最科学、最合理、最高效的组织制度 和领导制度。它是在自觉批判、借鉴和吸收人 类民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是在与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多党制(即一个国家内已经 在执政和有可能执政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 和三权鼎立(即将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 行政和司法三大类,并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 院平衡行使,互相制约)等民主模式相比较和 相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政党 的一大政治优势。
社会是人类的结合体 人类社会包括主体和客体两大内容 (注:社会解剖) 人类社会 ┎──────────┒ 生产方式 ┏━━┓ 生产力 生产关系 ≈ 社会形态 ┏━━┓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主体
单个人(家庭、社区)
企业单位(农、工、商、服、银、保) 企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教、科、文、体、卫) 人 本 国 非政府组织 政治组织(党、团、工、妇) 经济组织(行业协会) 文化组织(文化协会、宗教教会)
社会主义是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崇尚或 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学说、运动和制度的总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 众谋利益的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一种实际的 革命运动、一种崭 新的社会制度的总称。
3、民主集中制的目标 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 一种政治局面。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把坚持民主集中 制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提了 出来,并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事实已充 分证明了这个根本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一些执 政数十年的党毁于一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违反和背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要本身硬。我党要立 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 党的建设。
人生利益选项 舍己为人 利已利人 利已不损人 不利已也不损人 损人利已 损人不利已
民主集中制的利益主张
正常情况下,利已利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非常情况下,舍己为人助人为乐,高风亮节。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志向远大。 中学时代,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 想。中学即将毕业,他的一篇作文《青 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引起了老师们 的注意和惊叹 。文中写道: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 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 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 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 的重负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 , 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 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 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既由于我国几千年私有制基础上形成 的传统私有观念根深蒂固,现在也很难彻 底消除;也由于我国封建专制统治历史很 长,家长制和散漫性的小生产观念残余仍 然存在;还由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中,又出现了经济利益的多样 化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再还由于西方敌 对势力图谋西化、分化、弱化我党和国家,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断侵入。
民主集中制的目标如何实现?
民主集中制目标的实现
┏┉┉┉┉┉┉┉┉┉┉┓ 主 体 ┏┉┉┉┉┓ 人民当家作主 ↑ 觉悟 能力 ↑ 教育 (文化、思政) ↑ 发展生产力 干部为民作主 ↑ 意识 作风 ↑ 教育 (思政) 客 体 ┏┉┉┉┉┓ 制度保证 ↑ 民主制度 干部制度 党规国法 监督有力 ↑ 人民监督 媒体监督 组织监督
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一些意志薄 弱的党员,在政治生活中极易产生片面极端的思 想和行为,必须不断加强党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 素质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 自觉性。 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正在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 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 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