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车期间安全保通施工方案

通车期间安全保通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原则 (2)三、编制依据 (2)四、安全施工交通疏导流程 (2)五、安全施工方案 (3)1、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3)2、各阶段交通安全组织方案 (4)六、隧道应急处置 (8)七、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9)1、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9)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0)3、应急准备 (11)4、组织机构职能 (12)附件一:应急处理程序工程流程图 (15)附件二:部分标示标牌规格(一) (16)部分标示标牌规格(二) (18)郑州市东三环隧道通车期间联调联试施工安全保通方案一、工程概况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八标段,位于金水路以南圃田西路及107辅道上,隧道北起动力南路,下穿商鼎路高架、莲湖路下立交后向西偏回107辅道上后在商都路以北接地,全长1.43km,隧道段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80km/h。

第八标段隧道敞开段196.6m,暗埋段1240m。

隧道车道设计为3.5m×4,行车方向左、右侧路缘带宽均为0.5m,侧向余宽0.25m,隧道限高4.5m。

针对通车期间隧道内的施工,为保证施工及通行安全,本项目部制定本方案。

主要涉及隧道装修、消防监控、电气照明、交安标线、通风等作业。

二、编制说明东三环于2018年11月30日进入保通试通车阶段,经过一年的试通车运行情况整体良好,为了完善隧道内智能监控、消防、通风、电力照明对隧道智能化联控,保障车辆通行安全,计划于2020年1月5日-2020年4月15日对隧道部分车道进行封闭,进行联调联试。

施工避开早高峰和晚高峰,在每日封闭时间为晚22:00-凌晨6:00。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方案上优化考虑,确保不对东三环隧道的通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开工前作充分的技术及施工准备,并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以减少施工对通行的干扰时间。

三、编制依据1)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下穿隧道工程(金水东路-商都路)设计图纸;2)H.08.JTG H30-20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4)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四、安全施工交通疏导流程完成五、安全施工方案1、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成立项目经理部保通畅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生产经理专职保通干事、专职保通员组成,负责保通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执行。

项目经理为项目保通畅工作小组组长,全面领导保通畅小组工作;项目总工和生产经理为保通畅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具体的保通畅工作。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保通干事,各工区设专职的保通员,各施工作业班组设立保通兼职人员共同组成协管组、排障组、事故处理组,具体负责保通畅工作中的日常具体事宜工程开工前,保通畅工作小组把本次施工计划及需交通管制路段上报到路政及交警部门。

安全领导小组人员通讯号码9 工区主任组员10 技术员组员11 施工负责组员1.1、施工现场交通组织组:职责:负责施工现场的交通标志摆设和回收;负责施工现场的交通标志的维护;协助执法队做好现场交通疏导、沟通工作。

1.2、施工作业组:负责按照交通组织方案、施工方案按时、保质完成施工工作;负责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负责施工人员、车辆的安全管理。

2、各阶段交通安全组织方案作业安全管理有两部分,一是对作业区以外的有限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目的是避免作业人员、设备与行驶车辆的安全隐患;二是对作业区内都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

(1)交通安全防护措施1)封闭一个车道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交通安全措施主要由以下几个区域组成:分为: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纵向缓冲区、施工区、上游过度区。

警告区:在距施工地点 1000m处、隧道进口处设置施工告示标志,告知驾驶员前方道路状态处于施工状态。

限速标志:在隧道进口处开始逐步限速标志,限速40km/h,让车辆逐步降低车速。

禁止超车标志:在隧道进口处放置禁止超车标志。

封闭区:上游过渡区L≧40m,纵向缓冲区H≧50m,下游过渡区L≧30m,横向缓冲区Hh=0.5m。

2)封闭两个车道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交通安全措施主要由以下几个区域组成:交通管制措施:车道封闭措施、限速措施。

施工告示标志:在距施工地点 1000m处、隧道进口处设置施工告示标志,告知驾驶员前方道路状态处于施工状态。

限速标志:在隧道进口处开始逐步限速标志,限速40km/h,让车辆逐步降低车速。

禁止超车标志:在隧道进口处放置禁止超车标志。

封闭区:一级上游过渡区L≧40m,一级纵向缓冲区H≧200m,二级上游过渡区L≧40m,二级纵向缓冲区H≧50m,下游过渡区L≧30m,横向缓冲区Hh=0.5m。

3)施工期间,在设置各种标志和措施后,指定专人对施工路段1000m内所设行车警示标牌进行定时巡视,发现遗失和损坏时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时采用水马、反光路锥移动式隔离施工区与通车区,安排专人管理反光路锥,确保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

(2)标志标牌安装反光锥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0m,其中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标志标牌详见附件。

(3)隧道施工在隧道施工时,在保证隧道行车的前提下,先封闭两侧侧墙边一车道(参见上文“1)封闭一个车道交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施工),作为施工区域,待两侧侧墙处装饰装修、消防监控、电气照明、通风工程收尾处理完成后,再放开两侧侧墙边一车道,封闭两侧中墙墙边一车道,作为施工区域。

涉及到横穿隧道及中间两车道的施工部位(参见上文“2)封闭两个车道交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施工),先封闭一侧两车道作为施工区域,待施工完成后再封闭另一侧两车道,交替施工。

(4)交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严禁横穿隧道,确实需要横穿隧道的提前告知保通人员,由专人指挥横穿隧道。

2)指定专人对施工路段前1km内所设车警示标牌进行来回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3)防护施工每天施工前与交管部门取得联系,以获得施工协助。

作业区设置紧急值班电话,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和交通部门联系。

4)在隧道进口处设专职的防护员进行防护,并及时与指挥部保护联系。

5)在隧道内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

6)警示标志的摆放应由行车方向开始在作业区域内逐步摆放,撤除应由迎车方向开始在作业区域内逐步撤除。

7)施工时注意隧道单孔只能同时封闭单侧双车道或单车道,不能同时在单孔隧道的两侧同时施工。

8)建议在隧道施工时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施工区域与七标保持一致(例如先封闭单孔隧道东侧两车道,留西侧两车道保通,待施工全部完成后再统一封闭西侧留东侧)。

9)需要高空施工时,注意将施工材料及杂物放置在安全位置,放置高空坠物,影响施工人员及通行车辆的安全。

六、隧道应急处置1信息管理1.1.事件发生后,现场一线人员应及时通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组长接到通知并确认事故后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对不能及时了解突发事情详细情形的,可先作简要汇报,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

并组织项目部救援人员应立即赶往现场,展开救援。

1.2报告内容⑴发生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详细地点(方向、桩号、车道),有关车辆情况(车型,所拉货物、是否有泄漏或抛洒、隧道滞留车辆信息);⑵事件的简要经过,影响范围和程度;⑶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⑷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⑸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控制情况;⑹事件报告单位、报告人姓名(联系方式)。

2现场处理2.1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作出判断,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立即组织现场救援人员(其中包括维修队长、电工、维修工、司机等以男性为主),携带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力争在8分钟内赶赴现场,交警、路政等相关应急部门到现场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则由现场负责人暂时统一指挥事故处置工作。

2.2根据现场人员反馈的事故信息和隧道实际情况,规划行驶路线,要求安全及时到达现场。

2.3到达事故现场后,组长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具体情况,确认事故类型、等级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现场信息,发出处置指令(必要时,可直接向政府应急部门报告,说明实际情况)。

2.4救援人员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积极疏导、快速处置”的原则,事故现场要服从安排,听从指挥,要做好与其他人员及单位的协调配合,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现场救援负责人要和上级领导小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现场的发展情况。

2.5根据事故类型及现场实际情况,在交警、路政等部门未到场的情况下,及时按交警及相关部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疏通、预警和救援工作(如摆放安全标志牌、反光隔离筒等)。

2.6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仔细检查现场状况,确定有无燃油泄漏扩散及有疑问的危险源等,发现后根据交警等部门要求立即安排救援人员进行人员、车辆疏导,及时对现场进行初步处置,待交警和路政等部门到达现场后,听其统计指挥。

严格禁止明火,以防引火燃烧。

3隧道非正常情况处置3.1发生隧道停电时,现场人员应及时通知值班领导,并立即与电工确认停电原因,值班人员要第一时间带领维修队赶赴现场进行检修,确定停电原因和事件,若停电时间超过30分钟,因迅速报组长,开启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必要时通知交警、路政等相关部门进行封闭施工。

3.2发生隧道路面结冰时,巡检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并在现场摆放交通标志进行疏导及情报板告知各位司机乘客,现场人员应及时通知值班领导和作业队,根据交警部门的部署,配合交警采取封道等紧急措施,并配合养护单位及时对隧道路面进行除冰作业。

3.3发生隧道积水时,隧道内排水依靠雨污水泵房横截沟收集隧道内积水,目前雨污水泵房内设备无法连接到雨污水管网,拟在雨、污水泵房内各放置2台7.5KW的污水泵,采用水带排放至就近现状市政排水系统。

4响应结束当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结束或调整。

收到上级领导小组结束命令后,隧道应急领导小组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应急处置小组要积极协助调查工作,真实提供已知的各项记录(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的原因分析,事件结论,事件处置的经验、教训及改进的建议,应急预案效果评估情况和应急预案的改进建议,必要的附件)。

未达到应急响应启动标准的事故,由应急领导小组直决定应急结束。

七、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自防自救意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制定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施工前期,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提前预测,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确保施工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