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55 电压频率变换电路的设计

555 电压频率变换电路的设计

长沙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25电压频率变换器的设计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
一.设计题目
电压频率变换器的设计
二.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1. 技术参数
(1)设计一种电压/频率变换电路,输入vi为直流信号(控制信号),输出频率为fo的矩形脉冲,且fo∝vi。

(2)vi变化范围为0~10V。

(3)fo变化范围为0~10kHz。

(4)转换精度<1%。

2. 设计要求
(1)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电路仿真与调试;
(4)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编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6)答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三.设计工作量
设计时间一周,2012年下学期进行。

四.工作计划
星期一: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
星期二~星期四:设计方案论证,进行电路设计,计算并选择电路元件及参数;
星期五:撰写设计报告及使用说明书,进行个别答辩。

五.参考资料
1.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六.指导教师
马凌云
七.系部审批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目录
一.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4)
1.1. 技术参数 (4)
1.2 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思路 (4)
三.单元电路设计 (6)
3.1积分器的设计: (6)
3.2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 (6)
3.3电子开关的设计 (7)
3.4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8)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9)
4.1总原理图 (9)
4.2元器件清单 (9)
五、基本计算与仿真调试分析 (9)
5.1基本计算 (9)
5.2仿真数据 (10)
六、课程设计总结 (13)
七、参考文献 (14)
一.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1.1. 技术参数
(1)设计一种电压/频率变换电路,输入vi为直流信号(控制信号),输出频率为fo的矩形脉冲,且fo∝vi。

(2)vi变化范围为0~10V。

(3)fo变化范围为0~10kHz。

(4)转换精度<1%。

1.2设计要求
(1)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2)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电路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思路
这个电路主要是有积分器,单稳态触发器,电子开关和恒流电路组成。

具体原理框图如下:
该方法是采用积分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组成的电压频率交换器,通过电子开关实现对电路工作的控制。

三.单元电路设计
3.1积分器的设计:
积分器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RC组件构成的反向输入积分器。

具体电路如下:
图3.1.1 积分器设计
3.2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
单稳态触发器采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电路,单稳态触发器具体有下列特点:第一、在外来触发脉冲的作用下,能够由稳定状态翻转到暂稳状态;第二、它有一个稳定状态和一个暂稳状态;第三、暂稳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后,将自动返回单稳定的状态。

暂稳状态时间的长短,与触发器脉冲无关,仅仅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或者电路阀值电压以外接R、C参数有关,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宽度T
仅决定于定时元件R、C
W
的取值,与输入触发信号和电源电压无关,调节R、C的取值,即可方便的调节T。

采用积分器作为输入
W
电路,积分器是输出信号去控制单稳态触发器,那样就可以得到矩形脉冲输出。

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系统和装置中,一般定时(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整形(把不规则的波形转换成等宽、等幅的脉冲)以及延时(将输入信号延迟一定的时间之后输出)等。

图3.2.1 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
3.3电子开关的设计
电子开关的设计采用开关三级管接成反向器的形式,一方面当触发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饱和导通。

具体并且输出近似等于0,另一方面当触发器输出低电平时,三级管处于截止状态,其输出近似等于+V
cc
电路如下:
图3.3.1 电子开关的设计
3.4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恒流源时输出电流保持恒定的电流源,而理想的恒流源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不因负载变化而变化;第二,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第三、内存可以为无限大(以使其电流可以全部流到外面)。

基本的恒流电路主要是由输入级和输出级构成,输入级提供参考电流,输出级输出恒定电流。

恒流源电路具有输出电流恒定、温度稳定性好、直流电阻很小但等效交流输出电阻却很大的特点。

恒流范围大致1uA-2uA。

它既可以为各种放大电路提供偏流以稳定其静态工作点,又可以作为其有源负载以提高放大倍数,并且在差动放大电路和脉冲产生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题目就是用于脉冲产生电路。

恒流源采用开关三级管T和稳压二极管Dz等组件构成的,其具体的电路下图所示当V为0 时,D3,D4截止,D2就导通,所以积分电容就通过三极管T放电,当V等于1V时D3,D4导通,D2就截止,输入信号对积分电路充电。

在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就得到矩形脉冲。

图3.4.1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4.1总原理图
图4.1.1 总原理设计图4.2元器件清单
五、基本计算与仿真调试分析
5.1基本计算
从题目的要求结合电路图,输入V
I 和输出的f
o
要成正比例关系,这题目要求输入电压的范围为0~10V,而
输出频率要求为0~10Khz,所以该电流需要有1khz/v的换算系,输入由信号电压Vin即积分器电路输入信号控制单稳态触发器,积分电容充电,当积分输出电压上升时,在小于触发器的触发电平(1/3Vcc),555
定时器就会置位,通过电子开关就会反馈回到积分器,当积分器电容经过恒流源放电并且积分电容上升到1/3Vcc后,又会使555复位,恒流源截止,此时积分器又开始充电,由此形成了振荡。

因为在单稳态电路
的充电时间T
w =1.1R
13
*C
4
,选取R
13
为43k,C
4
为10nF,从此确定充电时间约为0.05ms,根据所采用的恒流源
电路级参数设置以及输入电压和输出频率的关系,就可以确定恒流源对积分电容反向充电时间,从而确定C1=10uf,R
1
=20k,根据公式
(V
I /R
1
)*T=(D
7
/R
8
)* t
T=1.1R
13C
5
得出公式f
=(R
4
TD
7
)*V
I
5.2仿真数据
图5.2.1 仿真数据1
图5.2.2 仿真数据2
图5.2.3 仿真数据3
图5.2.4 仿真数据4
图5.2.5仿真数据5
六、课程设计总结
在这一个礼拜的设计过程中,我经过一个礼拜不停地寻找资料,不断寻找最佳数据,不断地优化了设计的电路。

看着初步连出来的电路,而且系统也是成功运行的,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自己的付出也算没有白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自己慢慢调试。


电压频率转换器是一种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的仪器,U/F之间的转换其实是一个积分的过程,再将其转换结果送计算机是可采用简单的光电耦合,因此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电压频率转换器和计算机的接口你叫简单,转换的精度和线性度也比较好。

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在示波器上看到很宽的波形,看过书本后,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级的电阻是调节脉动宽度的,于是我就改了开关电路的集电极的电阻,但是脉冲的宽度依然没有改变看了相关的笔记和室友的帮助下,我知道脉动的宽度值可能与电容的充电时间有关,于是我想到了积分电路上的电容,时间应该和RC有关,于是我开始改变R的值,但是哈市没有变化,这时我的心里十分着急,后来我改变电容数值,我把2.2uf的电容改成了1uf,终于脉冲的宽度就变窄了,这时我的心情激动地难以表达,这也是我经历失败后的成功,也是我做课程设计的快乐之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以学的知识有所回忆,加深了Multisim的应用,并且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这次课程设计,也让我对以前模电学过的积分电路与稳压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由数电中的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不止停留在了书本上的介绍,知道了的它具体用处。

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个不仅是一个课程设计,也是一个令我对书上的知识有了个更好的更深的理解的一个途径,对于知识,这就是更加形象化了,一味的看书,背公式,做试题,在理论上好像能理解的东西,但一旦真正应用于实践中,就会产生挺多的问题和困难。

理论结合实际,这就是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所在。

七、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彭介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电子技术基础》李效芳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数字电子技术》周开利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