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江北经济定位和布局规划

重庆江北经济定位和布局规划

江北区经济定位与布局规划
一、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
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产业发展定位则是以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和物流服务产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型和精密生产型现代制造业为骨干,以房地产、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产业为支撑,以总部经济集群发展为推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体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江北区的非农产业在2009年已达到99%以上,并预计在2015年达到99.8%。

2009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7%,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拉动全区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上。

(一)制造业
江北区的制造业中,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电器是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江北区也着力支持物流装备、船舶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设备、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2009年,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0%
1、汽车产业
2009年,江北区汽车产量30.6万辆,比上年增长71.6%,鱼嘴汽车基地加快推进发展,长安汽车产值增长了82%。

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鱼嘴东部新城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重点,抓好长安自主品牌轿车二工厂和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引进工作,加快长安发动机等入驻企业建设,完成构建千亿级汽车新城战略布局。

十二五规划中,目标定为以乘用车(轿车)和商用车(重型车)为龙头,以微型车、专用车为特色,以汽车发动机、微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为重要发展方向,
2、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生产城市轨道车辆、牵引机车等系列产品。

发展交流传动系统、列车电子控制与网络、安全监控、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配套产品,
3、电子电器制造业
2009年江北区洗衣机产量138.2万台,增长81.1%,热水器32.5万台,增长33.7%,彩色电视机38.2万台,增长13.1%。

海尔产值增加136%。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目标是打造西部电子电器制造基地。

发挥家电制造业龙头的引导作用,重点发展白色家电产品以及电子元器件零部件生产。

结合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积极谋划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家电产品。

鼓励国内外知名品牌家电制造商入驻建厂,发展网络信息家电产品。

引进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新型元器件等信息家电关键零部件生产线,
4、政策倾斜的新兴产业
(1)物流设备制造业
依托西部最大铁水联运基地、港口物流基地,紧抓公路、水路、铁路等重要交通物流设施更新改造升级、对标准化装卸、仓储和运输等装备需求大幅增长的契机,(2)船舶制造业
按照“修造并举、壮大配套”的思路,延伸船舶修理业,逐步培育形成“整船制造+部件配套+船舶修造”产业集群,打造西部最大的船舶制造业基地。

(3)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
加快核能、风电设备制造和原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

(4)工程机械产业
重点发展石油机械成套、大型桥梁钢结构、大型建筑施工机械、登机桥、环保设备等工程机械产业,规划建设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5)生物制药产业
以促进流脑疫苗等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

(二)服务业
表1 现代服务业产业空间布局
1、商贸行业
2009年江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增幅全市第一。

全区商品销售额达到10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4.0%,绝对额突破千亿,增幅为主城九区第一。

观音桥商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9年观音桥商圈规划区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占全区社零的91.5%;核心区域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占全区社零的77.9%。

2、物流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

2009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1%;辖区公路货物运输量3142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公路旅客运输量31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

目标为立足两江新区,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优势,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进四大物流园区建设,确保物流收入突破2000亿元,基本建成重庆最大的物流中心。

3、金融业
金融业快速增长。

目前市农商行、兴业、民生、华夏等市级分行已入驻江北,随着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快,一大批银行地区总部将入驻江北,金融业快速增长。

2009年末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5.6亿元,比年初增长4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8亿元,比年初增长35.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2.9亿元,比年初增长35.4%。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比重为4.6%,比2008年的2.1%提高了2.5
个百分点,2009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4.8%,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7.6%,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二、生产力布局规划
江北区主要着力发展的为九大功能片区:江北城中央商务区、观音桥商贸中心、鸿恩寺公园片区、滨江经济带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寸滩现代物流区、港城工业园区、石马河农产品集散区、铁山坪生态区、鱼嘴新城区。

(一)江北城中央商务区
重点突出商务功能,培育以金融、商务、会展、旅游和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商贸、房地产等配套服务业。

(二)观音桥商贸中心
围绕购物、休闲、饮食、生态四大主题文化,以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金源时代购物广场为核心,成为中国著名商业街和重要的商贸中心。

(三)鸿恩寺公园片区
实施统一开发,建成旅游观光、市民休闲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同时,依托公园,加快周边地区的开发和配套建设。

(四)滨江经济带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充分利用江岸江景资源,精心打造“动感北滨”,加快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努力形成以江北嘴为核心,沿两江东西两翼展开的滨江画廊和三产业繁荣带。

(五)寸滩现代物流区
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以寸滩港和太平冲货运编组站为主要载体,依托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培育仓储、包装、分拨、运输、信息咨询等产业,成为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物资集散地。

(六)港城工业园区
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园区面积,重点培育以汽车、电子电器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日化、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成为我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七)石马河农产品集散区
做大做强观音桥农贸市场,推进蔬菜、水果、水产、粮油、干副等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金融、运输、仓储和信息交互平台等服务设施,建成辐射整个西部农产品供应市场的现代化农产品集散基地。

(八)铁山坪生态区
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生态特点,培育佛教文化,完成旅游、休闲、度假、会务、康乐等功能的建设,建成重庆都市旅游胜地。

(九)鱼嘴新城区
范围包括铜锣山和明月山之间的鱼嘴大部和复盛的部分地区。

围绕重庆东部新城(鱼嘴组团)和复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力发展加工业、制造业,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成为新型工业化拓展区。

同时,加快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展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成为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城市扩展区。

图1:江北区生产力规划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