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园沟通
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一:我觉得家长工作源于幼儿。
幼儿是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唯一焦点,无论是教师主动还是家长主动,在两者之间展开的话题都应该是围绕幼儿的一日生活和长远发展,我们没有必要与家长讨论家长里短,更没有必要评判双方的家庭事件,教师与家长之间,除了孩子这条纽带,不该有太多的接触和交融,因为这非但不利于保证教师角色的纯正,也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发展需要。
但往往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完全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你,孩子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教师的责任,这样的结果不但违背了《纲要》中提出的家园共育原则,也容易给幼儿造成一种优越感的心理,不利于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其实,教师和家长之间还是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的,不冲不撞,不亲不腻,本着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为原则,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幼儿发展这一话题,避免利益瓜葛和不正常的人际关系,才最能体现教师的本色和价值,才最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才真正有助于幼儿正常的适应性的发展。
同时,我深有感触的是,在与家长进行幼儿发展情况的交流时,经常是想不起来孩子一天的表现如何,当家长兴冲冲地问我孩子今天一天表现得怎么样时,我经常是草草的一句“挺好的”,即便是这简单的三个字,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不敢说孩子不好,怕家长面子上挂不住,不敢说孩子很好,怕一日生活中有什么缺点被掩盖,家长发现后觉得教师没有关注到孩子。
其实我是对孩子的表现不上心,并不是不关注,是关注了之后不入脑子,也分析不出孩子的表现是究于何种原因,思考不够深入,所以不能很系统全面的向家长做介绍,同时由于是新手教师,我很怕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说错了话,伤害幼儿和家长的自尊心,所以很避讳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
对幼儿的不了解,抓不住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把握不
好幼儿这个焦点核心,我的家长工作从自身角度来说开展起来没有
底气!
关于幼儿的问题与家长有话可谈、有理可依,才能使家长信服、承认教师的专业,从而尊重教师的教养方式。
面对家长时能够从生
理和心理等方面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能够抓住特定年
龄段的孩子的一些特殊表现,能够唤起家长的共鸣,这样的家长工
作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由于是新手教师,几乎所有的家长年
龄都比我大,而且很多都是长辈级的,从家长的眼神中我能读出一
种不信任与不放心,他们更多的愿意与老教师交流,愿意向老教师
询问孩子的一些情况,即便有些时候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我简单
的回答和不专业的指导方法也不能使家长完全满意,他们还是寄希
望于有经验的老教师,久而久之,我的家长工作动力没有了,自信
也没有了,开始躲避和搪塞家长,总是用“我替你问问唐老师”来
敷衍,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恶性循环。
其实对于这样的现实
状况并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功底和经验是需要积累和锻炼的,抓
住机会学习是很必要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和付出都是可以被放大的。
幼儿教师做好家园沟通的方法三:要用智慧和勤奋来做家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