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经与自然科学

易经与自然科学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与漱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邱处机《颐身集》:“两手掩耳,即 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 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可去风池 邪气)”。②即叩齿。《杂病源流犀 烛· 口齿唇舌病源流》:“《养性书》 曰:……叩中央齿,名鸣天鼓。” 寅: 指地方时3:00~5:00。 漱玉津: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 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 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 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2、口 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 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 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五辛:又叫五荤。《本草纲目· 菜部》 “蒜”:“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 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 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 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 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
天文观察的关系》,《东南文化》 1991/3、4
2、李士澂:《……》,《自然杂志》
1989/11
2、《易经》与天文学
六十甲子甲骨
天干: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巽·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 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泰·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3、《易经》与物理学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士,在荣获诺贝尔物理
奖以后的一次演说中不无自豪地指出,他在物理 学上的杰出成就,也得益于早年在西南联合大学 对《周易》的研读。 杨振宁先生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称,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 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见 《北京科技报》2004年9月22日。此说引起许多 学者的反驳,但平心而论,此说也许有一定道理。
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 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易传· 象》曰:天地交,泰。 泰·
《易传· 彖》曰: 泰·

天地交而万物通。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养生先须养德,为学莫忘为人。
《尚书· 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至諴感神。(届:到。至諴:至和,至诚。) 老子: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 如野牛而青)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孙思邈《千金要方》: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 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 也。……有智之人、爱惜性命者,当自思念, 深生耻愧,诫勒身心,常修善事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傀屋漏
伪无忝,存心养性伪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 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 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 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 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
36×6=216
24×6=144
144+216=360 64×6=384 384÷2=192 192×36=6912 192×24=4608 6912+4608=11520
先天八卦次序图
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图

先 天 六 十 四 卦 方 位 图
先天太极图
1、李士澂:《论太极图的形成及其与古
张载《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 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 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 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qióng同 “茕”,没有兄弟,孤独)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 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 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 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
《易经》与自然科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马文斌
1、《易经》与数学 《易传· 系辞上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 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 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 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夏王:……孔甲,皋,发,癸。 商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 庚,小甲,雍己,太戊,……祖甲,廪辛,康丁, 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
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 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 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4、《易经》与化学
元素周期表
5、《易经》与生物学
遗传密码
6、《易经》与中医学
医易同源,理无二致。
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 《明堂流注》……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 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 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7、《易经》与养生学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春欲得瞑卧
早起,夏秋欲得夜卧早起,冬欲得早 卧晏起,皆有所益。虽云早起,莫在 鸡鸣前,晏起莫在日出后。
孙思邈《孙真人摄养论》:
正月(指立春、雨水,下同)…… 二月…… 三月…… 四月(指立夏、小满),……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
调胃气;勿暴露星宿,避西北二方风;勿食大 蒜,伤神魂、损胆气;勿食生韭,令人多涕唾, 发痰水;勿食鸡、雉肉,令人生痈疽,逆元气; 勿食鳝鱼,害人。…… 十二月……
《易传· 象》:山上有水,蹇;君子以 蹇·
反身修德。 《易传· 系辞上》:夫《易》,圣人所以 崇德而广业也。 《易传· 文言》:美在其中,而畅于四 坤· 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张载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
量子物理学奠基人玻尔
(N. H. D. Bohr, 1885~1962),在他被 封为爵士的时候,选了 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 徽章的主体图案,以象 征他所讲的物理学原理 和中西文化的相互融通。
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曾在香港大
学的一次讲演中深情地说,近代物理学的 一些看法,和《周易》太极和阴阳对待的 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因此,玻尔选了太极 图作为他的荣誉徽章的主体图案。
秋三月(指立秋至霜降),此谓容平,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 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 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 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指立冬至大寒),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 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 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 少。
天人
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
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 者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二、分而为二以象两,
三、挂一以象三, 四、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 五、归奇于扐(lè)以象闰。 六、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
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jī基)之 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 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 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 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 可与祐神矣。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 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 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 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 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孔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 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 季氏》)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孙思邈《孙真人枕上记》:莫食无鳞鱼,
诸般禽兽肉;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
孙思邈《孙真人养生铭》亥:指地方时21:00~23:00。 鸣云鼓:又叫鸣天鼓。①即击探天鼓。
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 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 “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 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 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学者亦须无心,故孔子教人绝四,自始学至成
圣皆须无此。(《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
固,毋我。”)
《易传· 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传·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 泰·
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易传· 系辞下》: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易》有太极,是生 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老子·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易传· 系辞上》:
《易传· 系辞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