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1.何为生物多样性?它包含哪几个层次?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它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体及其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多种变化。

包括不同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直接实物价值和非实物价值。

前者可以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即它的产品或简单加工品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后者是指生物多样性在旅游观赏、科学文化和畜力使役等方面的服务价值,这类价值往往缺乏直接的市场定价,而常以替代花费的大小来衡量。

(1)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

(2)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医疗保健息息相关。

(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植物提供了木材、纤维、造纸原料、香料、橡胶、松脂、天然淀粉等。

(4)生物多样性所具有的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文化价值(5)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贡献。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通过其生态功能来体现,一是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演替与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二是生物多样性在形成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作用;三是表现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能量固定。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藏起来,从而形成食物链中能量流的来源,为绝大多数物种的生存提供能量基础。

(2)调节气候。

生态系统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包括对温度、降水和气流的影响。

(3)稳定水文。

在集水区内发育良好的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

植物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对雨水更具渗透性。

有植被地段比裸地的径流较为缓慢和均匀。

一般在森林覆盖地区雨季可减弱洪水,旱季可减缓旱情。

(4)保护土壤。

凡是植被发育良好的地段,由于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减少侵蚀,保持土地生产力,并能防止塌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保护海岸和河岸,并能防止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淤积。

(5)吸收、分解环境中污染物。

有些生物对污染物质有抗性,他们能吸收和分解污染物;有些生物对有机废物、农药及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有降解净化作用;有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因而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意义。

(6)贮存必须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

生物从土壤、大气、降水中获得必需的营养元素,构成生物体。

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体内都贮存着各种营养元素,并通过元素循环,促使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维持生态过程。

(7)维持进化过程。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传粉、基因流、异花受精的繁殖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进化过程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8)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等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价值。

4.我国生物多样性有何特点(1)物种高度丰富(2)特有属、种繁多(3)区系起源古老(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5.何为遗传多样性?其研究方法有哪些?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群体内的遗传变异(1)形态学标记是指植物的外部特征特性。

形态学或表型性状检测遗传多样性是最直接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是由于其数量较少,易受环境条件、人为因素、测量工具及基因显隐性等因素影响,遗传表达不稳定,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应遗传多样性。

(2)细胞学标记是指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大小、随体、着丝点位置等)及带型(C带、G带、N带等)。

染色体分带技术是一种直观快速而经济的检测外源遗传物质的方法。

由于染色分带技术的技术性强,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且大多数染色体具有这种细胞学标记数目有限,导致细胞学标记对某些不具有热一星带型的染色体或片段进行鉴定时的结果的可靠性略差。

(3)生化标记主要包括同工酶,是鉴定外源DNA和研究物种起源进化的有效工具,它们比形态标记更能提供较大的差异信息。

生化标记具有实验程序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比较稳定,但生化标记数目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限,且不具有共显性,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4)分子标记广义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

狭义指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6.何为物种多样性?其研究方法有哪些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研究方法:①指示种的物种丰富度法:研究证实,高等植物鸟类哺乳动物类的物种丰富度的分布能代表大多数物种的真实分布情况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哺乳动物类被认为是很好的指示种。

这两类生物在野外较易于观察,记录也较为完善,并且由于处于食物链的较高级别,能间接反映低级和更高级别生物的情况。

指示种包括特有种、稀有种、濒危种和受威胁种等。

②高级分类单元的数量:虽然从分类学的角度,高级分类单元并不具备严格的可比性和自然单元的属性,但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指示反映,种和科属(或更高级别分类单元)丰富度间的关系与生物是否单源发生等与龄无关,与物种在科属间有规则的频次分布有关。

物种种类和高级分类单元的数量在地理分布格局群落结构以及对环境因子反应上都存在着较高的相似性。

③环境模型法:生物的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物种丰富度随着经纬度梯度海拔和水深梯度物理因子梯度生境梯度以及营养级等变化而变化。

该方法主要通过建立样本的物种-环境因素模型,预测整个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物种多样性。

④景观异质性: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像素分析不受时空限制,危险系数大大降低,有利于发现被忽视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为快速经济的评估大尺度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7.何为物种丰度?物种的相对多度?物种的均匀度?物种丰度:特定区域内某个物种所拥有的个体数/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的物种数目。

物种的相对多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多度占所有物种的多度之和的百分比物种的均匀度:各物种根据相对丰度而得到分布均匀程度/一个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8.何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进程变化的多样性。

这里的生境主要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9.外来植物的侵入途径有哪些?①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②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A.虽人类交通工具带入B.船只携带C。

海洋垃圾③有意引进:A.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等。

B.植物园、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的引入C.对走私野生动物的异地放生10.何为转基因?何为转基因产品?转基因: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转基因产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1.什么是本地物种?什么是外来物种?什么是入侵种?本地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内(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内,或在没有人类直接或间接引入或照顾的情况下而可以出现的范围内)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入侵种:IUCN指南: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就成为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CBD定义:一个外来物种的建立和扩散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造成经济或环境危害时,被称为外来入侵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

非本源地的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被引入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建立自然种群;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生态的和经济的)1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人口的增长。

(2)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3)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利用(4)外来种引入(5)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外来种的引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而生物多样性的根源主要在于人口的增加,人类为拓宽自己生态位而对地球上生物产品越来越多地占有和滥用,这不可避免地引起生物资源的枯竭和丧失。

13.我国主要陆生生态系统有哪些森林生态系统,竹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高山冻土、流石滩植被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14.遗传多样性下降的原因(1)宏观原因:生态破坏,生境破碎化,大气污染和气温升高等(2)物种本身:A.近交:在个体有限的小群体中即使交配是随机的,但近亲之间的交配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群体越小机会越多B.遗传漂变:由于群体较小和偶然事件而造成基因频率随机波动C.繁育系统(生殖方式)D.自然选择E.基因突变和基因流♦近亲衰退♦远交衰退与亲缘种交配♦遗传漂变15.东北虎华南虎的保护方式有何不同目前对东北虎的保护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栖息地的保护,一种为异地保护。

我国政府分别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为保护东北虎建立了长白山自然综合保护区和黑龙江省七星砬子东北虎保护区,进行栖息地的保护。

进行异地保护的,主要是各动物园。

华南虎保护可以分为就地保护、异地保护两种方法。

就地保护指的是自然保护区,异地保护指的是野生动物园。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

主要保护方案:①从野外寻找虎,但目前几乎不可能;②利用克隆技术,但目前不成熟不可靠;③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引进同类虎的亚种种源,通过杂交保存基因。

④建立足够的自然保护区。

16.大熊猫的保护有何意义?如何保护?保护意义:①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因为它是我们的国宝,即它只在我国才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