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克分权思想探究

洛克分权思想探究

洛克分权思想探究
摘要:分权思想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体系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它不仅是提出一种政权组织划分原则,更是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教权压迫以及要求建立符合各个革命阶级利益斗争过程
中的一种有力思想武器。

所以说,近代分权思想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进行而不断发展的,并最终实践于社会的组织形式。

在此过程中,洛克关于政治分权思想的理论是最为有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分权思想;洛克;政治权力;
分权制衡思想概括
自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西方各国基本上的政权组织原则都是遵循着分权制衡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三种不同职能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

这种政权的组织形式在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确立和完善的。

在古代欧洲,就曾经出现过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雅典民主制和罗马共和国形式。

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且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这一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先哲们就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体设置原则和分权思想。

例如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就构想出将民主制和共和制的优点进行混合的政体形式,成立一个优良的“混合政体”;政治学科鼻祖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不仅总结性的提出将政体进行系统分类,还提出和区分政府的三种职能以及主张建立一种由中产阶级掌权的以平衡贵族和平民的温和
的民主制。

这些关于政治体制设置原则和分权思想的阐述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在很多近代思想家笔下还能看出古典政治思想的痕迹。

然而如果我们从这些古典思想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话就不能发现,这些关系政体设置原则注重于政府职能的划分而不是提出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设置。

而早期分权思想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家的有效统治而不是以防止权力滥用。

更为主要的是由于雅典民主制和罗马共和国所存在的时间相对于君主制较短,无论是在社会影响力和波及范围上都远远不及君主专制思想,因此在这一段时期所产生的分权思想其影响力也不高。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以及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在各西方国家不断的取得胜利。

为了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和支持资产阶级革命及建立新政权的需要,近代思想家们以人道主义为理论起点,要求建立一种将国家权力在不同部分交由不同阶级的个人或者集团掌握,从而实现相互制约和防止国家权力滥用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这种思想不仅是各个革命阶级在反对封建皇权和教权所要求的政权主张在思想层面上的反应,更是各个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的一个最为有效方式的理论依据。

最初比较系统的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的洛克,他的分权思想实际是建立在保护个人财产权基础上的二权分立,将立法权和皇权相互对立。

后来法国伟大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洛克思想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将二权分立发展到政权
的三权分立思想,也将分权思想发展到权力制衡。

而在美国建国之际,美国思想家们又根据这种三权分立思想去组织美国的政权形式,使得分权制衡思想,尤其是三权分立思想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这么看来,实际上分权制衡思想的建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各个时期政治思想家依据时代要求,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出来的。

由于在整个分权制衡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洛克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启发性和前瞻性,且在西方政治分权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

洛克的分权思想
约翰.洛克是早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的创始人。

洛克出生和生活年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期,是英国近代革命最为紧张,最为复杂且最为伟大的时代。

由于洛克本身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所以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是以保护人的私有财产权这个最为本质的东西做为基础或者是基点的。

他特别强调人对财产的天然权利,并认为自然法的其他一切权利都是以财产权为核心的。

在谈到政治社会和政府起源时,他认为既然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对自由和财产拥有独立和平等,那么社会和政府的建立也只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一种自然权利不受到侵犯,是社会成员同意的结果。

在洛克的划分中实质上并没有把执行权和对外权区分开来,一来两者都是由君主或者一个集团所掌握;
二来对外权本身也是国内政治在国际上的延续。

他更加强调立法部门的控制者不应当和执行部门的拥有者相互重叠,即社会对个人权利保护和个人权力最终确定的分立。

但是,我们也很容易看出洛克的分权理论两个主要缺陷:一是如果立法部门的权力侵害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后,人们除了抗议还有什么别的有效办法?二是这种分权思想中对三种权力划分标准是否一致?关于权力划分是,洛克并没有注意到标准的不统一所带来的巨大后果。

他这种划分缺陷集中表现在区分立法和执法权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权力本身的性质,而在界定对外权却是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

因此这种并没有将权力统一在一起的基本现实也必然导致也无法真正做到权力的分立。

总的来说,洛克的分权思想和君主立宪主张,是与他所处的现实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形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英国,由于“光荣革命”的成功而保留下来的自由和分权思想,不仅在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下保留了洛克的分权理论,而且也极大的推动了当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为西方各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

在法国,由于资产阶级革命要晚于英国,无论是在政治诉求还是革命运动的旗帜都明显都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子。

因此其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也必然带有洛克的学说的痕迹,或者是洛克的继承与发展。

孟德斯鸠就是在这种思想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将洛克单一的分权学说拓展到对权力的制
衡研究上,成为分权制衡学说的集大成者。

因此,这么看来洛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

参考文献:
【美】威廉.邓宁著谢义伟译:《政治学说史.中卷》,吉林出版社
马啸原著:《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顾素著:《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宝成关著:《政治学思想史》,湖南出版社,2004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著:《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美】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