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32
(四)其它海洋生物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
1、珊瑚
二萜内酯化合物Briantheins V(1)、Y(2)
和Z(3)
33
2、海鞘:
Didemnins:环肽类化合物
抑制科萨奇病毒、马鼻病毒、乙型单纯疱
疹病毒的增殖。
34
3、海星、海盘车:
皂苷 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
35
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前景 1、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兴起对海洋 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 2、90年代,海洋药物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3、开发潜力大: 陆生植物已有15万多种天然产物 海洋天然产物仅1万多种 国外已有2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申请专利,甚 至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中国仅有5种海洋药物和10种海洋保健产品或 批准上市
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海洋抗肿瘤天然产物。 1、来源:膜海鞘 2、生物活性 ①膜海鞘素可抑制RNA、DNA、蛋白质的合成
②非竞争性的结合至棕榈酰蛋白硫酯酶
③对多种模型的肿瘤均有较强的活性。
9
(二)海兔素
10
1、来源:耳状截尾海兔(腹足纲) 2、生物活性 (1)对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对卵巢癌和结肠癌有显著活性
种类:20多种
Dolastatin 15和Dolastatin 10正在美国进行II
期临床试验。
11
(三)苔藓虫素
分离自海洋苔鲜虫门的总合草苔虫
Bugula neritina,
有20多种类似物。 最早发现其对鼠P388淋巴性白血病细胞有强
的抗肿瘤活性,
后来发现在体内外对多种实体瘤及白血病均具
主要的药理作用 抑制ACE活性 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 减少缓激肽的水解 导致血管舒张 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57
3,天然降血压肽 ①鱼贝类中主要为3~11肽的ACE 抑制肽。 ②从天然食物中分离的降血压肽的降压效果 没有合成药物明显,但其无毒副作用 ③对血压正常的人没有降血压作用。
58
四、抗氧化肽 生物衰老 生物衰老原因: ①自由基学说 ②遗传程序学说 ③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
74
(二)海洋动物多糖 海洋动物多糖主要由粘多糖组成。 1,硫酸软骨素 (Chondroitin Sulfate A)
功能: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样硬化和抗凝血作用, 对心肌细胞有抗炎、修复作用
75
2,壳聚糖 功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 能,如,明显降压、降脂、降糖、抗凝等 作用。
海绵 碱性亲脂性化合物
3、甾体类
类固醇类物质
14
二、抗心脑血管疾病活性物质
占总死亡率33%,头号杀手
死亡率>肿瘤性疾病
心脑血管病:病状多样性、复杂性、顽固性
抗心血管物质分类:多糖、脂质、肽类等
来源生物:广泛
15
(一)多糖类(>50%) 种类 1、海藻多糖 2、海参多糖 3、贝类多糖 藻酸双酯钠:对脑梗塞症 4、海星多糖 的显效率为66.3%,总有 5、硫酸软骨素 6、壳聚糖 效率为93.1%,治疗高原
53
2,多肽类的抗生素BogorOlA 活性: (1)抑制万古霉素耐药肠道球菌(VRE)和 (2)抑制青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
54
三、降血压肽
高血压病理机制
55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①导致心脑肾的损害 ②导致左室肥厚 ③催化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缓激肽水解。
56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44
45
二、抗菌肽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
46
(一)鲎素和鲎试剂 鲎素
47
鲎试剂
48
(二)鱼精蛋白 鱼精蛋白是一种球形碱性蛋白 1,分类: ①单鱼精蛋白:碱性氨基酸只有Arg。 ②双鱼精蛋白:除Arg外含有His或Lys。 ③三鱼精蛋白:除R外,含有H和K。
36
第二节 活性多肽
1、活性肽 2、功能
37
3、活性肽分类: ①天然活性肽 ②蛋白酶解活性肽 ③人工合成活性肽
38
4、人类对活性肽的获得方式 ①是从天然生物体中直接提取天然活性肽。 ②是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 ③是通过化学方法、酶法、重组技术合成的
39
5、分布:
活性多肽广泛分布于各种海洋生物体中
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12
(四)其它化合物 1、生物碱(海鞘)
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大多存在于植物内,动物内也有 从鸦片中分得的吗啡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 可卡因具有止咳作用; 罂粟碱具有松驰平滑肌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具有平喘作用; 黄连、黄柏中的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
13
2、大环内脂
59
自由基的形成:
①辐射诱导
H2O→hv H· +· OH+eaq-
②热诱导
(C6H5COO)2→△2C6H5COO ·→ ·C6H5+CO2
③单电子氧化还原(fenton反应 )
Fe2++H2O2 → Fe3++· OH+OH60
- :溶解氧辐射形成 O2 ·
· OH :水、 H2O2接受辐射形成
②海蛇毒素: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③海葵毒素:增强心肌收缩的功能;国际上已有出售
④章鱼毒素:提高冠脉血流的能力,改善心肌生化指标
19
2、氨基酸: ①褐藻氨酸:降压作用
②牛磺酸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0
(四)其它化合物
西加毒素
麝香鞘毒素
蓝斑环鞘毒素
石房蛤毒素
40
一、抗肿瘤肽 (一)来自于海鞘的抗肿瘤肽
1、ulithiacyclamide
41
2,didemnin A 和didemnin B
42
(二)来自于海绵的抗肿瘤肽 类环七肽化合物cryostatin 6
43
(三)来自于海兔的抗肿瘤肽 环肽dolastatin 1-18
其中dolastatin 3、10 、15 的生理活性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
23
②阿糖腺苷(adenine arabinoside, Ara – A )
Ara – A是美国已批准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中
唯一天然存在的化合物。
24
2、倍半萜氢醌化合物:
来源:贪婪倔海绵(dysidea avara) avarol及其氧化产物avarone是一类新型倍
半萜氢醌化合物,
具有抑制HIV复制及产物表达, 并且对病毒装配和释放也有阻断作用。 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71
一、海洋活性多糖的种类与结构 (一)海洋植物多糖 海藻中多糖占藻体干重的50%以上。 1,细胞壁多糖 2,细胞内储存多糖
72
3,细胞间粘多糖
结构通式为: (己糖醛酸-己糖胺)n,n在30到250之间
73
4,常见海藻活性多糖 褐藻糖胶(Fucoidan)
功能:具有抗凝血、降血脂、防血栓、改善微循环、 解毒、抑制白细胞及抗肿瘤和抗HIV等作用
49
2,抗菌特点: ①pH值适用范围广 ②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③杀菌效果迅速 ④抑菌范围较广
50
3,抗菌机理
①破坏细胞壁 ②破坏细胞的能量转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51
4,鱼精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①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②价格较贵: 价格: 215 元/公斤
52
(三)来自于海绵、海鞘以及海洋微生物的抗菌肽 1,环状缩醛肽:Massetolide A和Viscosin 来源: (1)假单胞杆菌属菌株 (2)管状蠕虫
第七章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海洋的极端环境源自234
5
第一节 概述
海洋生命活性物质: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的
一些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少量或微量成分, 主要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 洋生物毒素、生物功能材料等天然产物。 海洋生命活性物质特点: 1、种类繁多 2、结构新颖 3、含量低 4、活性强
27
1、羊栖菜多糖
是从羊栖菜全藻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水溶性多糖,
主要由褐藻胶和褐藻多糖硫酸酯组成。
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细病
变(CPE)有抑制作用。
能直接杀灭病毒
28
2、糖脂 含磺酸的糖脂 来源:鞘丝藻、纤细席藻(蓝藻门)
29
可抑制HIV逆转录作用;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ω-3系(属亚麻酸类)的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
烯酸(DHA),
其特有的生物活性,远大于ω-6型(属亚油酸类)的
脂肪酸。
功能:清理血管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软化血管、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脑血栓形成、防治老年痴呆
18
(三)肽类及氨基酸 1、肽类: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①芋螺毒素:强心作用
25
3、生物碱类: Plakinamine A 和B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长。 前者:世界性卫生难题;人类重要的病原菌, 食物中毒;引发化脓感染、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后者:白念珠菌;妇女阴道炎;
26
(二)来自海藻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 1、类型:多糖、糖酯等 2、结构特征
不干扰机体正常细胞代谢
有望发展成为新的抗HIV药物。
30
(三)来自海兔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 1、卤代倍半萜类衍生物(chamigrene) 海兔消化腺 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的繁殖
31
2、糖蛋白 aplysianin E 黑斑海兔卵 抗菌、抗肿瘤 0.4ng/ml: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0.13ng/ml: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生长,具有 广谱的抗菌活性。 2-114ng/ml时,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对正常细 胞、白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