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3制备进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3制备进展


纤维编织体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类型
• 按基体和增强相的联通形式划分
– 0-3型:颗粒状增强相分散在连续的基体中 – 1-3型:纤维状、柱状增强相单方向定向排
列于基体中 – 2-2型:多层复合材料 – 2-3型:二维纤维编织物叠层浸渍基体 – 3-3型:三维纤维编织物浸渍基体;连通孔
多孔体
有机前驱体裂解陶瓷
有机硅
• 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O键、且 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 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 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 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
• 化学组成:Si、C、O、N、H等 • 如果没有H,与高温陶瓷SiO2、SiC、
Si3N4相一致
有机前躯体的基本特性
• 固态、液态 • 热塑性(熔融) • 可溶于有机溶剂 • 可热交联
有机前躯体的成型
•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ies (warm pressing,
fiber drawing, extrusion, and injection molding, etc.) • Polymer infiltration pyrolysis (PIP) • coating
有机前躯体裂解陶瓷
(Polymer-Derived Ceramics PDCs)
• 60年代采用有机硅为原料,通过高温裂解无机 化制备无机陶瓷材料
• 有机前躯体:含Si,C,N,O,H,B,Al等元素 • 无机化后:SiC,Si3N4,SiCN,SiCO,
SiCNO,SiBCN,SiAlCN,SiBCO • 晶体、非晶体 • 块材、涂层、纤维、复合材料
陶瓷化转变过程
陶瓷化过程的主要问题
• 放出气体 • 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20-30%线收缩) • 裂纹与气孔 • 只能获得小尺度(几百微米)致密体(纤
维、涂层、泡沫体)
解决途径
• 多次浸渍-裂解 • 填料
– 惰性(SiC,Si3N4颗粒) – 活性(金属,Al2O3等,与裂解气体或产物
反应形成碳化物、氮化物等)
热压注成型工艺
➢将陶瓷原料粉体与石蜡等热塑性物质混炼 成热流体,在高压下注入到低温的金属模 具中固化,脱模后获得陶瓷成形体。
➢主要用于复杂形状、小尺寸部件
流延成型工艺
➢将陶瓷原料粉体制成有机或水基浆料, 流在传送带上,并用刮刀控制浆料厚度 ,经适当干燥后,获得柔性陶瓷带,再 经冲压获得陶瓷片材。
特种陶瓷材料制备进展
陶瓷材料制备过程
➢ 原料粉体-混合-成形-烧成 ➢ 先成型后烧成;烧成的陶瓷硬而脆难以加工 ➢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成型工艺
• 干压:板、柱 • 注浆:复杂、薄壁 • 挤出:截面一定长柱 • 热压注:小、复杂 • 流延:薄片
干压成型工艺
➢将陶瓷原料粉体放入金属模具中,加压 、脱模后,获得陶瓷成形体。
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制备
➢连续纤维编织体 ➢陶瓷基体材料导入
连续纤维编织体
2D
3D
2.5D
陶瓷基体材料导入
• 化学气相浸渍(CVI)
– CH3SiCl3
• 聚合物浸渍裂解(PIP)
– 聚碳硅烷
结束语
➢高温陶瓷与空天材料 ➢结构陶瓷制备技术与脆性的改善
思考题
➢材料基因组计划 ➢数学建模与材料研究 ➢空天领域的新热点与对材料提出的新课题 ➢陶瓷材料在空天领域的应用
➢主要用于薄片
成型问题
➢近净尺寸成型 ➢均匀性
胶体成形பைடு நூலகம்
• 将粉体制备成高固体含量、高流动性的 陶瓷浆料
• 注入模具,改变条件,因某种原因浆料 失去流动性而固化成型
• 与传统成型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外力 ,因此,均匀性高
新型胶体成型方法
• 注凝成型(凝胶注模成型 gel casting)
– 加入有机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亚甲基丙烯酰胺制备 分散良好的陶瓷浆料,然后加入过硫酸铵(引发剂) 和四甲基乙二胺(催化剂),将混合均匀的浆料注入 模具中,之后有机单体聚合、交联导致凝胶化,浆料 失去流动性固化
PDCs的特点
• 利用有机-无机转化的活化作用在较低温 度获得高共价键材料;
• 在有机分子合成过程设计分子结构,能 够获得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材料体系, 如SiCO,SiCN等;
• 能够获得高均匀性高共价键非晶体,高 温稳定性好(SiBCN,2200℃);
• 有机前躯体易纺丝、易液态成型
有机前躯体的类型
➢主要用于成型板、柱状部件
注浆成型工艺
➢将陶瓷原料粉体加水制成浆料,注入多 孔模具中,通过毛细管力等,使浆料失 去部分水分,脱模、干燥后,获得陶瓷 成形体。
➢主要用于成型复杂形状、薄壁部件
挤出成型工艺
➢在陶瓷原料粉体中加入少量水及粘结剂 等,制备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泥料,加压 将泥料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出口挤出, 干燥后,获得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柱状 、管状陶瓷成形体。
– 多糖类高分子凝胶。高温水溶性,低温凝胶或固化剂 凝胶:琼脂糖、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等。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 采用生物酶技术使注入模型的陶瓷浆料 的pH值发生变化,导致分散状态的浆料 变成凝聚状态。
• 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pH4——9 • 酰胺酶催化酰胺水解:pH3——7 • 酯酶催化脂水解:pH10——5 • 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pH1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