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光线折射后过焦点(2)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向右下移,蜡烛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移动即可。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一倍焦距处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所以无法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14.在实验中,如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左上侧,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1).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下方移(2).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左上方移(3).光屏凸透镜不动,将烛焰向左上方移15.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u=f(3).u<f(4).v≤f(5).光具座太短。
例: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
(1).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接受不到像,原因:a.蜡烛放在焦点上。
b.蜡烛放在焦点以内。
c.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保持光屏,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接收不到像,原因: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光屏放在焦点上。
c.光屏放在焦点以内。
(3).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接收不到像,原因: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16.成实像时,物与屏可互换(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例如:物在a时成放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缩小的像,像在a处。
物在a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17.物体在缩小像的范围内像移动距离可缩小,物体在放大像范围内像移动的距离可放大。
即 u>2f f<v<2f 像移动距离,小于物移动距离。
f<u<2f v>2f 像移动距离,大于物移动距离。
例: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V2。
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V2。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所成像缩小。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照相机原理。
(5).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投影仪原理。
(6).成虚像时,眼睛在凸透镜_____侧可看到像。
(填“左”或“右”)⑺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⑻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⑼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 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⑾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焦点的过程中,所成像越来越 (填“大”或“小”或“不变”),像距越来越 (填“大”或“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1. 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例1. 用一焦距为2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 cm 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 cm =20,又已知u cm =50,即u f >2,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 v f <<2,即2040cm v cm <<,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 等于u v +,即7090cm D cm <<。
2. 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例2. 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 大于像距v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u f f v f ><><<<>2122代入数据为:80236024cm f f cm f ><><<<>解得:3040cm f cm <<3. 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例3. 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 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解析:因为f cm =12,而v cm =27,所以v f >2,即f u f <<2,因此,1224cm u cm <<。
4. 根据成像性质判断焦距例4. 一支点燃的蜡烛距离凸透镜20 cm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于实物的清晰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 cm 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大于实物的清晰的像,请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当u cm =20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缩小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u f >2,即:2021cm f ><>当u cm =12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f u f <<2,即:f cm f <<<>1222解此不等式组可得:610cm f cm <<5.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像的性质例5.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6 cm 处。
若将一物体先后放置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20cm 和8cm 处,则两次的像的情况如何?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6 cm ,当u cm =20时,f u 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cm =8时,u f <,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6. (2000,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的火焰通过凸透镜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的火焰原来通过凸透镜成什么像?解析: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移动前物距为u ,移动后的物距为u',则u f u +=',因为移动后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f u f <<'2,即:f u f f <+<2,所以有:0<<u f ,即开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7.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蜡烛原来放置在离凸透镜25cm 的地方,当逐渐靠近12cm 时,像距如何变化,以及像是怎么变化的?点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25cm>2f ,此时成缩小的像,像在1f-----2f 之间2f>12cm>f ,此时成放大的像,像在2f 之外。
所以当从25cm 向12cm 靠近时,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学习的互异性解答,更简便。
例8.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cm 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A. 放大的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等大的实像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点拨: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 <u <2f , 即f <30cm <2f ,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15cm <f <30cm 。
当物距为45cm 时,物距肯定大于焦距,但由于焦距f 在15cm 和30cm 之间变化,所以三种情况就都有可能。
答案:D例9. 当蜡烛离凸透镜7cm 时,此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试着确定一下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如果物距为20cm 时,成什么样的像?点拨:此题含有隐含条件,如“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 说明此时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像距即12cm 在2f 之外,那么物距即7cm 在1f------2f 之间;f< 7cm <2f ; 12cm>2f ;得出焦距范围 3.5cm<f<6cm 。
而物距为20cm,物的位置在2f之外,所以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正立像和倒立像,实像和虚像的记忆(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3)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成实像时,像都是倒立的。
成虚像时,像都是正立的。
例10. 一般我们的手表的表蒙子上会有一个透明的玻璃,通过它我们就可以看清手表上的很小的刻度,请问表蒙子上的玻璃相当于什么?点拨:手表上表示的刻度很小,我们往往看不清楚,但是加上玻璃之后,我们看清了,说明此时形成了放大的像,而此时的像是正立的,所以此时的像是虚像,那么此时的玻璃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