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思潮教学大纲阎嘉第一讲绪论一、艺术与观念1,观念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中介作用。
2,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关系。
3,观念与艺术家的创作。
4,观念与艺术目的的多样性。
二、西方艺术观念的源头1,希腊神话传说:第一层面:后代艺术题材的来源。
第二层面:内在精神。
2,基督教文化:第一层面:后代艺术题材的来源。
第二层面: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三、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1,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模仿原则。
2,追求以人类共性为基础的普遍性。
3,以表现美为艺术的最高追求。
4,以崇高、典雅、庄重为典型风格。
第二讲西方艺术的起源一、原始艺术1,旧石器时代:a,分期:早期,中期,晚期;b,社会:母系氏族,巫术观念,图腾崇拜;c,文化:格拉夫特文化,奥瑞纳文化,马格德林文化,卡普萨文化。
2,新石器时代:农牧业为主,社会组织化,地中海东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北欧,非洲,陶器,巨石纪念碑。
3,原始时期:金属石器混用,磨制石器,铁器,家用物品,装饰工艺品。
二、埃及艺术1,概述:a,农业民族,前1700年独立,前1000年后被亚述征服,前525年被波斯国王甘比西斯占领,前4世纪成为马其顿的一个省,前39年罗马人入侵;b,历法,书写术(象形文字);c,法老,斯芬克斯,尼罗河,亚历山大大帝。
2,分期:a,前王朝时期;b,古王国时期;c,中王国时期;第二骚乱期;e,新王国时期;f,衰落时期。
3,艺术状况:a,建筑;b,雕塑;c,浮雕与绘画;d,工艺品。
4,艺术观念:a,模仿性;b,追求永恒和不朽;c,遵循神圣化和程式化原则。
5,影响:a,埃及艺术与希腊艺术的关系;b,艺术在埃及社会里的作用。
三、美索不达米亚艺术1,概述:a,“美索不达米亚”的含义;b,闪米特语族;c,民族熔炉。
2,历史分期:a,苏美尔乌尔第一王朝;b,阿卡德王国;c,库提人入侵时期;d,乌尔第三王朝;e,古巴比伦第一王朝;f,亚述帝国;g,新巴比伦王国。
3,艺术精神:a,崇尚财富与武功;b,突出的抽象才能;c,书写艺术;d,程式化和变形;e,建筑。
四、爱琴艺术1,概述:a,施里曼和伊文思的发现;b,爱琴海沿岸,伯罗奔尼撒半岛;c,克里特人;d,希腊人。
2,米诺斯艺术:a,约前4000-前1400年,兴盛于克里特岛;b,制陶和金属制造,建筑;c,表现主义;d,埃及在文化上对克里特的影响。
3,迈锡尼艺术:a,继承克里特文化;b,巨石堆积式建筑,陵墓,装饰艺术。
4,小结:a,重新审视前人的看法;b,西方来自东方;c,破除欧洲中心主义观念。
第三讲西方古代艺术一、希腊艺术1,概述:a,亚该亚人,赫楞人,雅利安人;b,城邦制,崇尚中庸和谐,追求闲适,生活简朴;c,建立“秩序”;d,希腊文化建筑在埃及人所确立的基础之上。
2,艺术分期:a,古风时期;b,古典时期;c,希腊化时期。
3,三种艺术风格:a,多立克式;b,爱奥尼亚式;c,科林斯式。
4,艺术观念和变化:a,人本主义;b,理想主义;c,理性主义。
5,希腊化时期的观念:a,斯多葛主义;b,伊壁鸠鲁主义;c,个人主义;d,写实主义;e,经验主义。
6,影响:a,以人为本;b,崇尚理性和崇尚简朴;c,希腊文化出自东方。
二、罗马艺术1,概述:a,罗马,伊特鲁斯坎人;b,前509-前1世纪中叶为共和国,前196年征服马其顿,50年后将希腊作为属地,三次与迦太基的战争,前30年吞并托勒密,395年罗马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定都拜占廷,至1453年。
2,艺术状况:希腊艺术的入侵;公共建筑;追求华丽、力量和实用。
3,观念与变化:a,组织化;b,功利主义。
4,影响:a,巩固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b,创造“罗马式”艺术;c,古典主义的主要内容存在于罗马风格之中;d,罗马之“门”。
三、中世纪艺术1、概述:a,基督教世界;b,日耳曼诸部族;c,几件大事:十字军九次东征,骑士制度,城市的兴起。
2,艺术形式和分期:a,样式:建筑,绘画,雕塑,装饰,细密画;b,分期:早期基督教艺术,基督教胜利后的艺术,加洛林、奥托艺术,晚期哥特式、拜占廷艺术。
3,三种艺术风格:a,拜占廷式;b,罗马式;c,哥特式。
4,观念的演变:a,神秘主义和独裁主义;b,禁欲主义;c,哥特式艺术的观念。
5,影响:a,纯粹欧洲艺术的摇篮;b,精神追求的至上性;c,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成熟。
第四讲西方近代艺术一、文艺复兴艺术1,概述:a,起因:城市兴起,十字军东征,地理大发现,市民阶级,商品经济;b,关于再生与复兴;c,关于人文主义;d,分期: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北方。
2,艺术及其观念:a,中世纪晚期的自然主义,方济各基督凡人论;b,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科学自然主义,个人主义;c,罗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d,威尼斯文艺复兴:地方风格主义,学院风格主义,自由风格主义。
3,北方的文艺复兴艺术:a,德国:丢勒,荷尔拜因;b,尼德兰:凡爱克,勃鲁盖尔。
4,评价:a,为资产阶级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崛起开辟了道路;b,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思想、观念、艺术的基本格局;c,继承、恢复传统多于创新。
二、巴洛克与17世纪艺术1,概述:a,现代民族国家的成熟;b,文化背景:反宗教改革运动,君主政体的巩固,科学发展和探索地球;c,关于“巴洛克”;d,时期划分。
2,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画派:a,意大利:卡拉瓦乔;b,贝尼尼;c,鲁本斯;d,委拉斯开支;e,荷兰画派;f,学院派:普桑。
3,艺术观念:a,反宗教改革的神秘主义;b,贵族巴洛克的专制主义和学院主义;c,资产阶级的巴洛克;d,巴洛克理性主义。
三、洛可可与18世纪艺术1,洛可可艺术:a,“洛可可”的含义;b,起源;c,特征。
2,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华托,布歇,夏尔丹,弗拉戈纳尔。
3,新古典主义与学院派:a,起源;b,代表性艺术家:英国的雷诺兹,庚斯博罗;法国的大卫,安格尔,雕塑家乌顿。
4,新古典主义与考古学的观念。
四、19世纪艺术1,启蒙运动:a,“启蒙运动”的含义;b,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表现;c,启蒙运动的精神;d,重要的知识分子:狄德罗,伏尔泰,卢梭,巴赫。
2,狂飙突进运动:a,产生;b,精神。
3,浪漫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戈雅,席里柯,德拉克洛瓦,吕德。
4,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念:a,艺术联姻和色彩主义;b,浪漫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c,逃避现实;d,复兴过去;e,回归自然;f,异国情调。
5,现实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杜米埃,米勒,库尔贝。
6,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a,艺术与科学联姻;b,持续的波动。
7,其他重要的艺术和艺术家:a,拉飞尔前派:亨特,罗塞蒂,密莱司;b,巡回展览派: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c,罗丹;d,英国风景画:透纳,康斯太勃;e,柯罗;f,巴比松画派:米勒,卢梭;g,列维坦。
第五讲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一、现代主义艺术1,现代艺术的基本倾向:a,反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b,反理性和写实传统;c,对“原始性”的向往和追求;d,对“偶然性”的追求;e,“观念化”的倾向;f,对艺术技巧的否定;g,反普遍性,追求个性;h,反对以美为艺术的最高追求;i,不断探索艺术表现的新形式。
2,现代艺术的思想基础:人本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唯意志论;不可知论;存在主义;情感至上主义;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
3,转折:a,印象主义:马奈,德加,雷诺阿,莫奈,毕沙罗,西斯莱;b,新印象主义:修拉,西涅克;c,后印象主义:梵高,高更,塞尚;d,野兽派:马蒂斯,弗拉芒克,马尔开,杜飞,德兰;e,表现主义:康定斯基,蒙克。
4,突破:a,立体主义:勃拉克,毕加索;b,未来主义:马利奈蒂,波菊尼,巴拉,卡拉;c,超现实主义:米罗,达利。
5,泛滥:a,达达主义:杜桑;b,各种抽象主义:新造型主义,行动画派,光效应艺术,概念艺术,极少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马列维奇,蒙德里安,杜波飞,波洛克。
6,反动:波普艺术,具体艺术,超级现实主义,环境艺术;西格尔,克里斯托。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1,概述:a,两个视域:历史与文化;b,词语: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先锋派;c,两种现代性和现代主义。
2,思想基础:法兰克福学派对后工业社会的批判;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等颠覆;哈贝马斯重建理性的努力。
3,现代主义与先锋派的特征和差异:a,现代主义的特征;b,先锋派的特征;c,二者的共同性与差别。
4,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解构与颠覆;美学的泛化;实质与外表的分离;媒介的操纵;时空的压缩与转换。
[思考题]1,艺术史与人文学科、文化史的关系。
2,人文科学的价值观、客观标准、主观性。
3,各种文化现象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关键性原因。
4,偶然制作与重复制作(它们与观念的联系)。
5,心理写实(主观,埃及,原始思维主、客不分)与科学写实(客观,希腊,主客分离)。
6,艺术:文明艺术(有史以来,前5000年),艺术的目的,功用(多重性),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清晰-模糊),个人与群体(房龙第19页)。
7,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
8,《画布上的创造》:对中世纪艺术的误解(第62-65页);艺术真实(第86-96页)。
[主要参考书目]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美]房龙《人类的艺术》,衣成信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3,[德]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
4,[德]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7,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李玉成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8,《剑桥艺术史》,钱乘旦、罗通秀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苏]兹拉特科夫斯卡娅《欧洲文化的起源》,陈筠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12,[英]柯特勒尔《爱琴文明探源》,卢剑波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美]房龙《人类的故事》,刘缘子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艺术的目的(第4页);艺术的普遍性(第2-3页);希腊与埃及(第26页);艺术与地理(第30页)。
14,[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15,[苏]罗塞娃等《古代西亚埃及美术》,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6,[法]巴赞《艺术史》,刘明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17,[英]迈克尔·列维《西方艺术史》,孙津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8,[埃及]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朱威烈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