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供应链的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面向供应链的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摘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而寻求更优的商业模式,而供应链竞争就是未来市场竞争的趋势。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则是连接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网络,供应链信息系统将整个供应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使其发挥作用。

本文先是分析了建立供应链的需求,然后从需求出发,设计了一个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和系统的各项子功能。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前言 (1)1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1.1技术支持 (2)1.1.1计算机网络技术 (2)1.1.2信息采集技术 (2)1.1.3数据库技术 (3)1.1.4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3)1.1.5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 (3)1.1.6数据和信息安全技术 (3)1.2系统的功能需求 (4)1.3系统的维护性和拓展性 (4)1.4系统的开发原则 (4)2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5)2.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 (5)2.2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5)2.2.1运输管理子系统 (6)2.2.2配送管理子系统 (6)2.2.3仓储管理子系统 (6)2.2.4订单管理子系统 (7)2.2.5人员管理子系统 (7)2.2.6电子商务子系统 (7)2.2.7需求分析子系统 (7)2.2.8决策支持子系统 (7)2.2.9客户关系子系统 (8)2.2.10财绩考核子系统 (8)2.3系统的运行 (8)2.4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拓展 (9)实训体会与改进意见 (10)参考文献 (11)图1供应链模型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企业都有所擅长的领域和薄弱环节,供应链就是把每个环节中最优秀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再是以前的附属关系,而是战略合作关系。

这就要求供应链中的企业之间要有一个畅通且安全的信息沟通渠道,并且有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能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建立一个优秀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对整个供应链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1技术支持建立一个优秀的物流信息系统,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

物流信息系统就好像一个房子,而各种信息技术就好比建房子用的砖瓦、钢筋、水泥等,有好的材料,才能建成好的房子,所以有好的信息技术,才能建成好的物流信息系统。

1.1.1计算机网络技术供应链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需要流动,而且需要快速、准确、及时,而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及各种附属设备,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的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如图2所示,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示意图。

图2计算机物网络技术1.1.2信息采集技术供应链中的各种活动信息都需要采集,而良好的信息采集技术能快速且准确地将信息采集起来,其中信息采集技术又分为: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一门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与一身的技术,其能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2)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门基于电磁理论的技术,其采集数据比条码技术更快速和准确,信息量也更大,但成本比条码技术高。

3)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技术(POS系统)POS系统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信息,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率的系统,可快速的采集销售信息,帮助生成订货单。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是一种能够获取、存贮、管理、查询、模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通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制定运输组织计划有帮助,还可以帮助制定生产计划。

5)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供应链中的物资进行运输时,物资和运输车辆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随时都在变化,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地定位物资和运输车辆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将这些信息快速、实时地采集到计算机网络中,方便企业查阅和管理。

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在信息采集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各自有自己的优势。

条码技术成本低,但步骤繁琐,采集的信息量小,适用面也没有射频识别技术广;射频识别技术方便,适用面广、采集的信息量大,但成本高。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技术配合使用。

1.1.3数据库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处理和储存,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供应链的各项物流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数据库技术,这些数据和信息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储存、调阅、交流,而供应链物流就成了空谈,而且数据库技术能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制定企业的战略和战术计划。

1.1.4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供应链是一个整体,而企业只是这个供应链中的一环,因而企业间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实时、快速、准确地交换才能保证供应链有效地运行,而EDI就是指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

1.1.5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SOA架构,是一种粗粒度、开放式、松耦合的服务结构,要求软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标准或协议,进行分层开发。

通过这种分层设计或架构体系可以使软件产品变得更加弹性和灵活,且尽可能的与第三方软件产品互补兼容,以达到快图3 SOA体系结构1.1.6数据和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和信息在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都有安全要求,要确保信息不会出现丢失、失真或被竞争对手窃取。

1.2系统的功能需求供应链以顾客为导向,包含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和售后服务,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不仅需要满足链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功能,还需要满足链中各环节企业的协同作业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功能;2)供应链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功能;3)人员管理功能,对供应链中各项活动的操作人员进行管理;4)订单管理功能,链中各环节企业协同作业以订单模式完成;5)物流中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功能;6)电子商务功能,商业活动的进行方式;7)售后服务功能,现代商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8)决策支持功能,为供应链的决策者提供支持;9)绩效评定功能,对供应链的作业能力和运行效果进行评定。

1.3系统的维护性和拓展性伴随着系统的运行,系统将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系统要便于维护;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企业要求的提高,供应链物流系统将面临升级或更换问题,系统良好的拓展性可使系统便于升级,而不用进行更换,这既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又节约了时间,这样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1.4系统的开发原则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有:1)完整性原则,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特征;2)相关性原则,各子系统既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适应性原则,现在的市场变幻莫测,供应链也要不断地根据变化来进行调整,相应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也应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4)可靠性原则,只有可靠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才能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帮助领导层及时做出决策,处理相关业务;5)经济性原则,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必须要产出大于投入,如果没有利润,就没有了开发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

2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本文设计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是从供应链的需求出发,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的一个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目的是更好地对供应链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为供应链的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可由供应链的领导者建立,也可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企业联合建立,亦可由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建立。

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主体构架。

如图2所示,系统有6个入口,分别为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第三方服务和顾客,1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则被切分成10个,彼此之间有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

图2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主体构架2.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地方,以及操作的主界面。

顾客将被区分开来,只可在平台上查看自己的货物信息,以及进行售后咨询等,而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用户(即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则可以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查看最新的物流信息,道路交通信息,政府发布的物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用户通过平台上的登录入口进行登录,然后进行企业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以及相关的作业。

同时用户通过平台与供应链中上下游的企业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如进行订单的下达、接收、处理等。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CPU和硬盘,供应链中各环节企业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在平台内进行采集、处理、储存和交换,这样数据和信息共享性就更大,数据和信息也就能在供应链中更好、更快、更准确的传递,成本也相对低廉。

2.2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采用的是SOA架构建设,它们是具有独立性,能够独立的完成对应的业务,同时它们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为采用的是SOA架构,各个子系统相互结合使用时,又能产生新的服务。

SOA架构使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系统,更好地为整个供应链服务,同时也使整个系统更具柔性和拓展性。

2.2.1运输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运输计划制定和实施、运输车辆管理(车辆完好率和现有运力等),车辆调度管理(运输安排、中转配送、提货安排等),车辆运行状况管理,运输任务管理,签收管理和查询等功能。

企业能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对货物进行跟踪服务,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车辆的动态管理,通过通讯卫星进行线路的动态选择和管理,及时地调整运输计划。

2.2.2配送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配送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配送区域和地点的选择、配送调配、配送货物拼车配载)、配送跟踪管理(利用GPS系统对货物进行跟踪,实时了解配送货物的信息)、线路管理(对配送方向或区域的路程、时间、油耗、运输成本、路况特点、路桥费、路径设置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如图4,为配送管理子系统的运行示意图。

图4配送管理子系统的运行示意图2.2.3仓储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库存管理(包括货主信息、仓库基本信息、储位信息、仓库设备信息、仓库人力信息管理等)、定单管理(包括入库、出库、退货、加工、货主变更、盘点作业等)、仓库作业(收货、存货、拣货、盘点、补货、报损、出库作业等),利用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对库存货物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提供库存、不良品等不同仓储报表以及实时的仓库储位图形,满足不同要求的查询,并可通过相关数据实现货物库存点的优化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