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世界2012·2月中旬□河北体育学院张阳纸质档案在保管的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害虫的侵蚀,对纸质档案的保管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文章在对我国古代纸质档案保管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纸质档案如何进行有效保管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古代纸质档案保管防治害虫摘要关键词古代纸质档案一般是指报纸、碑帖、书画、文献、文件、书籍等纸质物品,是我国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的重要收藏品,对于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但是,纸质档案在保管的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害虫的侵蚀,对纸质档案的保管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因此,如何对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进行虫害防治成为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技术我国档案典籍一直都秉承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保管方针,这也是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的基本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档案管理人员通过长期实践和探讨,形成了“防”和“治”两种古代纸质档案防治虫害方法,第一是从“内因”上对古代纸质档案虫害进行预防,第二是从外因上对古代纸质档案虫害进行治理。
通过第一种方法,则是依赖于古代纸质档案本身的有效保护,因为古代纸质档案的纸张主要是由纤维制成的,容易成为害虫繁衍的温床,而防治则主要是在纸张中加入相应的药物,制作成防蠹纸。
第二种方法则主要是通过在古代纸质档案保管柜架中置放容易挥发驱虫气味的药物和植物。
1.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的防治方法。
关于改变纸质档案内在构造,产生防治虫害的方法,古代档案管理人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以椒染纸法。
自从南宋以来,我国古代档案管理人员就采用以椒染纸方法来防治档案虫害。
即把纸张浸渍在辣椒、花椒、胡椒等溶液中,并在晾干以后再使用。
浸渍后的纸张具有较强的辛辣气味,对害虫具有趋避的作用,从而使纸张具有较强的防虫防蠹功能。
据分析,在经过辣椒、花椒、胡椒浸泡的溶液中含有水芹萜和香茅醛等成分,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可以达到“椒味数百年而不散”和“无一蠹伤虫之处”的效果,而且制作的纸张由于比较薄且坚韧耐久而广受欢迎。
第二,黄檗染纸法。
用黄檗染纸防治害虫,是在目前采用新型档案载体的情况下,进行古代纸质档案管理和保护的主要措施。
黄檗是一种开黄绿色小花的落叶乔木,在其树叶中含有少量的黄柏酮、棕榈碱以及小柏碱等成分,具有较好的杀虫功能,将纸张浸渍在黄檗溶液中再晾干,可以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普遍使用的一种档案虫害防治技术,并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第三,杀青法。
杀青法防治虫害主要是指在新竹采来并制成简牍以后,先用火进行炙烤,直到使竹汁逐渐沥出变干,简牍由青变黄,称之为杀青。
而经过杀青以后的简牍,不仅便于书写,字迹更为经久,而且可以达到有效防虫蛀的效果,成为我国古代简牍档案保护的重要方法。
当时,在秦汉以前,简牍作为国家处理政务和公文的主要载体,为便于这些简牍免受虫害侵蚀,档案管理人员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简牍虫害防治方法,从而使古代档案虫害从单纯的治理向防治相结合的方向开始发展,同时也告诫了档案管理人员,古代档案的保管和纸质档案的虫害防治更需要从源头开始。
第四,雌黄染纸法。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胶清和雌黄来染纸,是对黄檗染纸方法防虫害的另外一种补充。
在雌黄中有一种为柠檬黄色的含砷有毒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在将雌黄加水研磨并晒干后,加入胶清进行融合,并倒入臼中使用铁杵捣成墨丸形状,晾干即可。
在染纸的时候,再加水研开即可使用。
作为黄檗染纸法的一种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补充方法,在经过黄檗渍染以后的纸张如果还出现漏染或者是不均匀的时候,使用胶清和雌黄再染,则可以达到补救效果。
2.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治理方法。
古代纸质档案在发生虫害时,主要采用外部治理的方法加以清理。
古代纸质档案虫害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中药糨糊古方。
胶质物或者是糨糊通常是害虫的理想食物,如果在对古代纸质档案进行保管中使用具有防害虫功能的中药,将可以产生良好的防虫害效果。
中药糨糊主要是指在制作糨糊的时候,除了添加柴碳和面粉成分以外,还添加藜萎、茅香、藿香、皂角、白矾、黄蜡、明胶、白芨等相关药物,制作成中药糨糊。
中药糨糊可以把古代纸质档案的修裱和防治虫害相互结合,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药物驱避法。
药物趋避法主要是指为了使古代纸质档案免受害虫侵害,在存放古代纸质档案的柜架中置放具有强烈气味的矿物质或者是中草药,例如,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使用麝香、木瓜趋避害虫;在隋唐时期,在档案中置放芸香等具有强烈气味的中草药,芸香是芸香科中具有强烈气味的多年草本植物,其枝叶中所含有的强烈芳香气味的芳草油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趋避作用。
而且,在古代纸质档案保管柜架上置放芸香来趋避害虫的方法既行之有效,又简单易行,受到档案管理人员的青睐,使用较广;后来的两宋时期还采用了鱼石子、角蒿、芸香等相关药物来趋避害虫;在明清时期,我国除了继续采用芸香防治虫害以外,还采用了皂角、樟脑、麝香等药物趋避害虫,有的甚至是采用了例如砒霜等矿物来防治虫害,有的采用了石灰、雄黄等矿物质来趋避白蚁。
一般情况下,采用药物趋避虫害的方法在古代纸质档案保管中使用范围较广。
第三,烟熏晾晒法。
早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人们就在简牍的保管中发现档案易受到害虫的侵蚀,为此还特意设置了负责防治害虫的职官———翦,采用了烟熏、晾晒等虫害防治方法。
烟熏法,就是以生长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有毒植物———莽草熏烧;晾晒法就是以晾晒书籍或者是档案来达到防治虫害的方法。
烟熏晾晒法作为我国古代纸质档案保护现代技术的诞生标志和萌芽,在明清时期较为流行。
明清时期都有典籍定期晾晒的制度,例如在明朝时期规定了每年的六月初六日、清朝则规定了每年夏秋两季为典籍晾晒之日,并指定了专门的官员来负责此事。
其一般的方法就是要把线装书订线右侧的空白处朝上,两面进行翻晒,以此来保证晾晒效果,并在晾晒结束以后,稍加放置,等到典籍自然冷却以后收入柜架中保管。
二、我国古代纸质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54兰台世界2012·2月中旬………………………………………………………………………………………………………………………………………………………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古代纸质档案相关技术和方法。
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古代纸质档案管理中,在尽量采用现代先进保护技术和方法的同时,还要能够建立和完善相关保护管理制度。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入手。
1.完善古代纸质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不断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古代纸质档案保护工作,要将古代纸质档案保管工作纳入到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层层抓责任的落实,做到责任和分工明确。
同时,也要对已经制订出来的档案库管理制度、档案安全责任制、档案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规定等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由于古代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专门的纸质档案保护技能,定期对古代纸质档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并且,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不断加大古代纸质档案管理和保护的宣传工作,要能够在整个社会都营造出档案管理和保护意识。
因为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并不仅仅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档案使用者也应该要有相应的保护意识,并在档案使用过程中密切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工作。
最后,要不断加大此项工作的资金投入,要能够将古代纸质档案保护的现金技术和设备采购经费列入档案管理部门财政预算,从而保障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工作得以正常运转,为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物质基础。
2.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害虫的生活规律,并实施最佳的防治方法。
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检测各类害虫,并把握最佳的防治时间。
确认古代纸质档案害虫发生种类、分布和程度,例如在古代纸质档案中的烟草甲等害虫都是幼虫时对档案产生危害,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迁移问题,直到它们变蛹并羽化为成虫以后才能够爬出交配、产卵、迁移,因此,其幼虫期对纸质档案的危害最大,破坏最为严重,而幼虫抗药性最差,此时选择药物治理的话,将产生较好的效果。
3.严格做好档案馆室温度和湿度控制工作,切实做好档案入库前的检疫工作。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影响,室内经常处于高湿状态,这样的气候条件容易滋生害虫,加速对古代纸质档案的侵蚀。
一般情况下,档案中害虫最为合适的生存条件是室内温度在8℃—40℃,其中22℃—32℃是害虫最适合生存的温区,而如果保持档案馆内的温度在14℃—18℃,是防治古代纸质档案虫害最佳的温度。
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能够综合采用去湿、降温、通风的方式来严格控制档案馆内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即将入库的古代纸质档案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除尘,对于已经产生了虫害的档案材料,一定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从而防治害虫的大面积扩散。
并且,要对处理过后的档案材料单独存放一段时间,在进行杀虫效果检查、确保害虫被杀死以后,才能够入库进行保管。
总之,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防治工作应从点滴做起,每个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高度重视古代纸质档案的安全保护,还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防范意识,定期做好古代纸质档案的隐患排查工作,从而创造一个更加洁净的环境,为防治虫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1]王良城.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方法与技术[M].档案出版社,2003.[2]陈青娇.我国古代纸质档案虫害的防护技术[J ].兰台世界,2011(2).[3]史向东.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综述[J ].档案,2000(3).[4]麻新纯.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探析[J ].档案与建设,2005(11).□湘南学院胡英考虑到数字技术的快速变化以及存储媒体本身容易损坏的问题,必须针对数字档案保存的考虑因素,建立一套数字保存的整体策略。
本文主要参考现有成果,比较各种数字保存方法的优劣,为未来建立电子档案保存整体策略作为参考。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摘要关键词近年来信息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信息的传播和存储方式,当代档案不断地以电子形式被生产出来,而过去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档案文件也陆续进行数字化扫描,转置为电子档案,国家政府机关的公文大多也是以纸本与电子形式兼具的方式发布。
虽然数字信息易于传播、复制的特性使得知识的进步一日千里,但是数字媒体不易保存,这也使得人类的知识记忆机制受到严重的挑战。
有关数字资源如何长期保存的问题,国内图书学界及信息界已经陆续,并着手研究,但就实际工作的需求而言,尚需建立一套数字档案保存的整体策略。
因此,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现存的各种保存方法,提出我国未来对于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策略的建议。
一、电子档案保存面临的问题本文所指的电子档案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档案”,即英文里常说的“Electronic records ”或者“Digital records ”,因此有学者将它们翻译为“电子档案”或者“电子文件”,在本文中我们视为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