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报告当代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摘要】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当代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成才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我意识成才??20世纪是女权运动大发展的时代,不少有较高的文化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主意识、开放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思想观念的知识女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其角色定位是令人瞩目的,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却出现了向传统角色回归的趋向。
知识女性的这种价值认定在现实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从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一、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
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
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人类意识的本质特性。
它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及职业规划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把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弗洛伊德学说中自我作为本我在与社会现实打交道的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出来的,因为本我是一种原始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所以经过大脑能动的思考产生了一种自我意识,让她来解决本我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自我。
他遵从现实原则来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
是人自我欲望和自我约束的体现。
自我意识的发展受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核心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它是人性格的雏形,是大学生性格品质的投射。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工作能力办事能力甚至是前途命脉的决定性内在因素。
关键词:自我认识、本我欲望、控制力、生活态度、激情、挫折、社会道德、一、自我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就被刻在当时人们精神象征殿堂—神庙上。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助于让我们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曾有哲学家说:“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你,包括你自己。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知道的往往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或者说,我们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我们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客体我。
当然,这种了解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
就好比一个人通过照镜子来了解自己,他所了解的只是外在的,被衣服所装饰过的,或者说是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自己。
镜子照不透衣服,而且镜子不会帮你卸妆,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你化过妆的,让层层衣物包裹的甚至摆出造型的你。
那么,这样的客体我是原本的你吗?他又能提供给你多少有真实性的信息呢?在中国文艺巨著《史记》中,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正得失。
【1】唐太宗以正直的魏征为镜,获得了较为真实的客体我。
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历史上的美谈。
然而,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魏征呢?仅仅依靠别人了解自己显然是不行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分为主题我和客体我,客体我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人眼中折射出来的我,主体我是什么呢?主体的我是我自己的精神、意识、灵魂。
主体我是一种人内在的自我思维和对外界自我感知的分析思索。
是一种基于客体我的深度剖析认识。
有助于我们在纷乱的世界中正确认识自我。
大学是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发挥自我思维意识,正确处理客体我和主体我的矛盾。
二、职业规划大学是具有专业性的,我们的学习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
或者所大学的学习是具有一定的职业性的。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经有很多人确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
刚刚走进大学,面对纷至而来的各种课外活动和大把的空闲时间,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空虚,无所事事。
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说是大学计划无疑能够帮助我们在大学的生活中收获更多自己想要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充满理想等特点。
【2】当然,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思想还不够稳定成熟。
所以大学生往往因为现实的打击而造成难以治愈心理伤害。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即将面对的社会现实对我们的冲击,我们必须提前从心理上克服恐惧,拿出我们直击未来迎接挑战的勇气。
一份好的职业规划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养成上,它也应该包含对我们人格品性、道德情操、自我意识等方面的规划。
在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魔幻手机》中有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性格决定命运。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职业能力方面的,更多的是处世态度或者办事能力方面的。
而良好的办事能力则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投射,是自我意识的外在表现。
三、道德底线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长,其根本原因是道德约束人类行为。
或者说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
当然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可以说我们的道德观将会是未来时代的主流。
在习主席踢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扥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3】道德对于具有较高学历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科学的是一个具有道德的,善良的人手中。
它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创造巨大的价值。
反之,科学将是一场灾难。
道德对我们而言是做人的基础,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未来无论是辉煌的还是平淡的或者是凄迷的,都不该放弃基本的道德底线。
2、大学生心理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沈德立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罗国杰校徽***University《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报告论文名称: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日期*********** ******** ******* ********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同学在生活中把握自我和拥有一个难忘的大学生活。
本文将围绕自我意识的的发展特征,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使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一些方式。
关键字:大学生;自我意识一:前言在在进行论文写作和分析之前,主要是想写一下为什么会选择“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问卷调查及分析”这个命题。
当然关于自我意识这一个方面是一个心理学和哲学上的问题。
由于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曾经就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当自己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存在?”“世界是怎样的?”“我为什么活着?”等生命哲学问题的时候,心中顿感迷茫、沉重,生活失去重心。
就像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学校把“培养独立的人格”这一项单独列入到培养计划中。
那么怎样才能在短暂的大学四年中培养出独立和优秀的人格,这是培养计划没有详细讲到的,当然也给每一个同学大学生活做留白,每一个人都可以自行书写。
当然在大学两年半之后,自己很多方面都找到和答案或者是接受这些开放命题的多解性。
完美人格的成长涉及到了自我意识的成长,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为完美人格的奠定基础。
所以我想通过做这样一篇调查报告及分析,希望能对正在不断自我肯定和自我肯定的同学们予一些指导,注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文章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内心体验,希望能给你们珍贵美好的大学注入些正能量~二:问题提出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自我意识是决定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控,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个性。
那么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经历过程呢,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受那些主导因素影响,又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本人自行设计了一套问卷对周围同学做了一个关于自我意识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其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给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
三:关于自我意识的相关描述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或,自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的性质1:自我意识的社会性一个人只有处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育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产生对自己的认识,即形成自我意识。
这里所指的环境对于我们学生来讲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中学环境和大学环境。
当然还包括一些小的环境群体,寝室、班级、老师等。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会对自我意识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2:自我意识的形象性个体的自我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中发展自我态度。
心理学家柯里把自我意识的这一侧面称为“自我形象”。
他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一个人正是这样在与周围人们的接触中,注意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为素材构成一个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之中,形成了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