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八.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实验八.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
•
•
实验试剂和器材
1.材料: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试剂盒: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 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MW=66,200 兔肌动蛋白 MW=43,000 牛碳酸酐酶 MW=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MW=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MW=14,400 根据说明书处理标准蛋白 样品:称3mg样品,加2 ml蒸馏水溶解。
标准蛋白质样品
• 标准蛋白质样品:是一组(5~7种)
已知的合适的分子量范围的、构形 相近的一套蛋白质,溶解在样品缓 冲液中备用。 样品的浓度 • 分析目的、检测方法和样品的组成 是关键; 未知样品浓度:0.1~20mg/ml 考玛斯亮篮染色:1~2mg/ml 银 染 色 :0.02~0.2mg/ml 高纯度样品: 0.5~2mg/ml 加样 电泳
2.实验试剂
(1) 30%丙烯酰胺(Acr):称Acr30g,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过滤后置棕色瓶中, 4℃贮存可用1-2月。 (2)10%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3)1.5mol/L pH8.8 Tris-HCl分离胶缓冲液:称取 Tris18.2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9, 最 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4)1.0mol/LpH6.8Tris-HCl浓缩胶缓冲液:称取 Tris12.1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 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5)0.05mol/LpH6.8Tris-HCl样品溶解缓冲液:称取 Tris0.6g,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最 后用蒸馏水容至100ml。
2.实验试剂
(7)10%过硫酸铵(AP) (8)TEMED(四甲基乙二胺) (9)样品溶解液:SDS(100mg)+巯基乙醇(0.1ml)+ 溴酚蓝(2mg)+甘油(2g) +0.05mol/L pH8.3TrisHCl(2ml),最后定容至10ml。 (10)固定液:取50%甲醇454ml,冰乙酸46ml混匀。 (11)染色液:称取考马斯亮蓝R250 0.125g,加上述固定液 250ml, 过滤后备用。 (12)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13)电极缓冲液(内含0.1%SDS,0.05mol/LTris0.384mol/L甘氨酸缓冲液pH8.3):称Tris6.0g,甘 氨酸28.8g, 加入SDS1g,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③电荷效应
蛋白质所带的净电的性 质和电荷量与分子的迁 移率的关系,在同一电 场强度中,在单位时间 内各分子迁移的距离的 差别而到达分离。
操作
PH8.3 PH6.7 PH8.9 PH8.3
1. 垂直柱状,板状的不 2. 3. 4. 5. 6. 7.
连续凝胶电泳系统的 组成和配制; 均一凝胶与梯度凝胶 配制; 电极缓冲液系统; 样品的准备; 加样要求 电泳 检测
不连续凝胶电泳(disc)的分离原理
(一).原理 • 不连续凝胶电泳系统具有与一般电泳的① 电荷效应分离 外,还具有②浓缩效应与③分子筛效应,因而,能提高 电泳的分辨率;使电荷性质与密度相近的但分子量有差 别的分子得以分离;或分子量相近、性质一样、电荷性 质与密度有差别的分子可以分离;或电荷性质、分子量 大小相近,但构型不同时亦可分离。 碱性不连续-分离酸性样品 • 不连续凝胶电泳洗脱 酸性不连续-分离碱性样品
T=
a+b
m C=
X100% b x100
a+b
C=6.5-0.3T 稀溶液
浓溶液- -交联剂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
凝胶- -结点
T
ab m
100(%
C
b ab
1001 %
凝胶浓度的计算
•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强度、弹性、透明度、粘度和孔
径大小均取决于两个重要参数T和C,T是丙烯酰胺和甲叉双 丙烯酰胺两个单体的总百分浓度。C是与T有关的交联百分 浓度。T与C的计算公式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实验目的
• 学习PAGE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 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的原理。 •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 运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及染色鉴定。
一. PAGE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呈酸性或中性,适合用碱性系统进行 电泳分离。
①.浓缩效应
1.凝胶的组成:浓缩胶为大孔径
(稀) T<5%,分离胶一般为小 孔径(浓)T﹥7.5%。样品在较稀 的凝胶上自由迁移,直至浓凝胶时, 便形成一道栅栏,所有的样品分子 在浓缩胶的界面堆积成一窄带,得 到浓缩,然后,再依据分子量的大 小进行电泳分离。 2.缓冲液的组成:图示。PH系统的 不连续,各种分子的电荷之间的差 异进行分离。 3.缓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的不连续,其中各组成 的离子、快慢离子迁移快慢的差别 是影响样品浓缩效应的重要因素。 4.离子的迁移速率及浓度的不连续 又造成电场强度与电导率的变化。
实验原理
• 1)
SDS电泳的成功关键之一是电泳过程中,特别 是样品制备过程中蛋白质与SDS的结合程度。影 响它们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溶液中SDS单体的浓度,当单体浓度大于 1mmol/L时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结合的重量比 为1:1.4,如果单休浓度降到0.5 mmol/L以下 时,两者的结合比仅为1: 0.4这样就不能消除蛋 白质原有的电荷差别,为保证蛋白质与SDS的充 分结合,它们的重量比应该为1:4或1:3 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SDS电泳的样品缓冲液 离子强度较低,通常是10~100mmol/L 二硫键是否完全被还原
垂直柱状,板状的 不连续凝胶电泳系 统的组成和配制
缓冲液系统
• 浓缩凝胶缓冲液
0.5mol/L Tris-HCl,PH6.8 • 分离凝胶缓冲液 1.5mol/L Tris-HCl,PH8.8 电极缓冲液系统 0.025mol/L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0.2mol/Gly (甘氨酸) PH8.3 • 样品缓冲液 0.1mol/L Tris-HCl,PH 6.8, 40%甘油、0.05mg/ml溴 酚蓝 • 样品缓冲液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PH与离子强度,以保证样品的溶解性、稳定性、 生物活性。并加入便于观察电泳前沿的指示剂。
光照
还原型
O2
游离基
聚合反应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径和分子筛效应
• 凝胶是具有高粘度、高摩擦阻力的支持介质,能起到防止对流,把扩
散减到最小,而且能影响大分子颗粒的移动过程。 响.
• 大分子在凝胶中的分离是受其所带的电荷、尺寸、和形状因素的影 • 凝胶的这种用于分离不同尺寸分子的特性是由于它的尺寸筛分能力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
实验原理
引进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 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 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 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 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 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 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 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 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 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 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 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 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 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 得分子量。
ab b 100(% C 100 (%) T ) a+b m
• 上式中a为丙烯酰胺的克数,b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克数,
m为水或缓冲液体积(ml)。式中a与b的比例很重要。富
有弹性,且完全透明的凝胶,a与b的重量比应在30左右。
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及影响因素
① 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为催化剂,以四甲级乙二胺 (TEMED)为加速剂,使丙稀酰胺、甲基双丙稀酰胺发生连 锁反应形成网状的聚合物。 • 丙稀酰胺由过硫酸铵(AP)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游离氧自 由基引发单体丙稀酰胺成为自由基状态而成的。在碱性 PH 时,反应速率迅速;而在酸性条件时,同样浓度溶液,聚 合速率减慢。 • 在低温时聚合,凝胶会变得脆而浑浊,且重复性差,在 25 ℃聚合的凝胶则较透明和有弹性。 • 分子氧的存在会阻碍凝胶的化学聚合,O2使过硫酸铵(AP) 分解。故在做胶后常要用水进行封闭; • 金属离子也干扰凝胶的化学聚合。
光吸收 检测 考玛斯亮篮染色
染色
银 染 色
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SDS-PAGE,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亚基 的分子量。与其它方法相比,它不需 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能在 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结果,有较高的重 复性。且不需要非常纯的样品,因此 是目前用于测定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 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②分子筛效应
• 移动界面到达浓缩胶和分
离胶界面时,凝胶的PH变 化明显,缓冲液中甘氨酸 的觧离迅速增加,直至完 全觧离出 gly-,其分子量 小,迁移超过蛋白质分子。 而丧失夹击的作用;同时, 凝胶的孔径变小,降低了 蛋白质的迁移率。故蛋白 质分子在均一的电压梯度 和PH 值中泳动,依其分 子量的大小而分开。
2)
3)
实验原理
•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蛋白质分子量时,只有完全
打开二硫键, 蛋白质分子才能被解聚,SDS才能定量地结合到 亚基上而给出相对迁移率和分子量对数的线性关系。因此在用 SDS处理样品同时往往用巯基乙醇处理,巯基乙醇是一种强还 原剂,它使被还原的二硫键不易再氧化,从而使很多不溶性蛋 白质溶解而与SDS定量结合。 有许多蛋白质是由亚基(如血红蛋白)或两条以上肽链(如胰 凝乳蛋白酶)组成的,它们在SDS和巯基乙醇作用下,解离成 亚基或单条肽链,因此这一类蛋白质,测定时只是它们的亚基 或单条肽链的MW。 已发现有些蛋白质不能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如电荷异常 或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带有较大辅基的蛋白质(某些糖蛋白) 以及一些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 一般至少采用两种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分子量,互相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