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ppt课件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ppt课件


中年人的20个心理问题
(一)、与躯体有关的: 1、失眠 2、焦虑 3、抑郁 4、激惹 5、多疑 6、自尊心过强 7、记忆下降 8、失落 9、兩性问题 10、健康问题
11
(二)、与社会文化有关的: 1、与家人(配偶、子女)相处 2、兴趣培养问题 3、经济问题 4、烟与酒 5、饮食 6、养老问题 7、体育锻炼 8、子女教育 9、宗教与迷信 10、养宠物
12
焦虑状态
表现为持续的、广泛性的焦虑反应: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 或提心吊胆、或精神紧张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排除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等躯体疾病的继发焦虑; 排除兴奋药物过量,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的戒 断反应
13
抑郁状态情绪低落来自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
生活事件 财产损失 好友去世 法律纠纷 夫妻严重争执 搬家 工作显著增加 退休 工作更动 家庭成员纠纷 与上级冲突 同事纠纷 暂去外地
标准分 36 34 34 32 31 30 26 26 25 24 18 16
9
应激反应
警觉阶段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塞利(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的3个阶段
10
14
焚烬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
国内译“职业枯竭”,又称“慢性疲劳综合征”。 1、指心、身二方面的精力过分消耗、过度疲劳的 综合征。 2、首先由H.J.Freudenberger(1974)提出, 是指医务人员过度疲劳,再扩充到其他职业中。 3、2001年,美、加、德、英、苏格兰开展调查, 有4个国家的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 1/5称要辞职。
15
4、发生原因: ①工作职业特征:工作压力、角色冲突、收 入与职业不相称等。 ②社会因素:医院改革、组织文化、激励制 度等。负性情绪性社会支持,易导致本综 合征产生。 ③个体因素:应对方式、人格类型、工作期 望等。
16
5、表现特点: 身体疲倦、情绪低落、创造力衰退、价 值感降低,人性化(同情心)淡漠、攻 击行为、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个人成就感下降、被动行为等。
中年人生活中的应激

生活事件测定
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1987)(65项)
6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节选)
序号 1 2 3 4 5 6 13 16 17 生活事件
丧偶 子女死亡 父母死亡 离婚 父母离婚 夫妻感情破裂 子女行为不端 失恋 婚外两性关系
标准分 110 102 96 65 62 60 50 48 48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1
中年期年龄
45-59岁之间
2
中年期的认知功能退化
1 感知觉功能变化
(1)视觉退化 (2)听力下降
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味觉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
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3
中年人的性格变化
1 易偏执
2 多焦虑
3 易激惹
4 较多疑
22
12、不要随便议论他人的缺点,但识人要准, 注意“深刻交往”和“浅薄交往”。 13、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缺点,要善于发 挥每个人的特长。 14、对极个别易极端处事、心胸狭隘、易产 生偏见和歪曲观念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保 持距离“距离美” 15、即使受到人家误解、受冤枉,还是应抱 着宽容之心对待人家。
5 过分自尊、自信,自评过高
6 失落与満足
4
偏执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 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 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 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 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 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 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8.心里存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的心 5 态。
7
序号 18
21 22 24 25 26 30 31 32 33 36
生活事件 大量借贷
重病外伤 严重差错事故 行政纪律处分 复婚 子女学习困难 晋升 入党入团 子女结婚 免去职务 名誉受损
标准分 48
43 42 40 40 40 39 39 38 37 36
8
序号 38 40 41 45 46 49 51 52 55 56 63 65
21
7、批评别人时要有适当表扬,才能使别人容 易接受批评。 8、表扬可以在人多时进行,批评应在个别场 合。 9、批评错了,就及时主动道歉。 10、不要太看重物质利益。对他人的斤斤计 较也会使他人对自己斤斤计较。 11、当自己发怒、激动时刻,一定要设法稳 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应忍耐,切忌“对 着干”。(要冷处理)。
19
自我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的 20条要点
1、了解自己: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特点 是什么?(介绍日本的一个调查方法) 2、人生的苦难多于幸福--不必怨天尤人或 埋怨天道不公。 ①常情中,对苦难的印象远远深于幸福。 ②人的生命周期中的65个生活事件。
20
3、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任何最难的事也 总会渡过。(森田疗法的本意) --名句“冬天已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乐观地看待、 乐观地处理事物。 5、先尊重别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 6、要经常想到人家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抱 有感激之心,而自己抱有诚恳、谦虚之心。
17
自我心理调节

目的是平衡心理活动,解除压力。
1、不断积累应对压力的经验、增强适应能力。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同事、组织 等)。 3、熟练自己良好的应对(防御)方式。 4、培养健康的性格。 5、发展良好的体格。 6、拓展业余爱好(运动和阅读)。 7、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18
8、完美婚姻关系。 9、克制不良情绪反应。 10、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顾全大局。 11、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2、投身于公益活动。 13、量力而行,努力工作。 14、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参加“解除压力座谈会 (stress interview)”。 15、减少使用烟、酒等依赖性物质,远离毒品。 16、有关迷信活动与参加宗教活动:以求缓解精神 紧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