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附答案)教材过关卷(1单元)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1.写出下列每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四千六百、() ()、五百九十、()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千位,第七位是()位,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4.3207850009是()位数,“3”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9”在()位上,表示()。
5.找规律,填一填。
38070,38570,(),395706.最大的六位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7.18K3096≈180万,K中应该填();51K096≈51万,K中最大填()。
二、我会选。
(每空3分,共21分)1.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万,这个数不可能是()。
A.35004B.26412C.34100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
A.计数单位B.数位C.位数3.“一辆自行车售价619元,大约是600元”,这个近似数是四舍五入到()位得到的。
A.个B.百C.千4.由7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A.70000409B.700000409C.70004095.三百二十亿零八十,写这个数时一共要写()个0。
A.7 B.8 C.96.下面画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一般成年人有206块骨头。
②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是96000000米。
③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④现在是12时整。
近似数:( );精确数:( )。
三、我会辨。
(每题2分,共12分)1.一亿中有10个一千万或100个一百万。
()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只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 3.770000左起第一个7和第二个7的值相差630000。
() 4.读70707000时要读2个零。
()5.最接近一亿的数是九千万。
()6.12794945≈1297万。
()四、我会读写。
(每空3分,共12分)五、在括号里写上适当的数。
(3分)六、读数、写数。
(10分)36081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3215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75164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十一万七千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亿零三十五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七、我会排。
(10分)97万56004300970968560034007002190()<()<()<()<() 八、用7,5,4,1,0,0这六张数字卡片,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每题3分,共12分)1.最大的五位数:2.最小的五位数:3.读一个零的最小五位数.4.读两个零的最大五位数:答案一、1. 四千五百九十九四千六百零一五百八十九五百九十一2.四百万亿3.104.十十亿3个十亿亿2个亿个9个一5.390706.9999991007.0 4二、1.A 2.B 3.B 4.A 5.B6.②③①④三、1.√ 2.× 3.√ 4.× 5.× 6.×四、四亿八千九百万5147500001475五、7021035660510六、三百六十万八千一百八千零三十二万一千五百四千二百零七万五千一百六十四8170031000350000七、97万97096870021905600340056004300八、1.754102.10045 3.100454.70504教材过关卷(2单元)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4分)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条线段;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1周角=()度1平角=()度1个平角=()个直角1个周角=()个平角3.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4.窗户上、门上的角一般都是()度的角。
5.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如下图),这四条线段的长度(),这四条线段互相()。
二、我会辨。
(每题2分,共10分)1.小华画了一条长10米的直线。
()2.大于90°的角叫钝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3.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4.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5.所画的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三、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将这几类角按度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10分)四、判断下面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0分)() () () () ()五、我会画。
(1题9分,其余每题4分,共17分)1.根据要求画一画。
(1)画直线AB。
(2)画射线AC。
(3)画线段BC。
2.以A为顶点,画一个80°的角。
3.如图,点C表示某村庄,现要在公路边设一个车站,使该村庄的人乘车最近,这个车站设在哪儿合适?(画一画)六、我会做。
(1题6分,2题8分,共14分)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看图填空。
下图中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个平角。
七、我会算。
(1题3分,其余每题4分,共11分)1.如图,写出每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的度数。
(1)(2)(3)() ()()2.如图,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3.算出下图中∠1和∠2的度数。
八、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后,得到∠1=40°,那么∠2等于多少度?(4分)答案一、1.无数无数无数一2.3601802 23.1度4.90 5.相等平行二、1.× 2.× 3.× 4.√ 5.×三、周角钝角锐角平角直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四、相交垂直平行相交平行五、1.2.略。
3.六、1.略。
2.423 1七、1.(1)135°(2)150°(3)120°2.150°3.∠1=180°-35°=145°∠2=180°-90°=90°八、(180°-40°)÷2=70°教材过关卷(3单元)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0分)1.85×25的积是()位数。
2.在里填上“>”“<”或“=”。
180×5160×647×100470×103.光明小学有799人,大约是()人。
4.计算器上有许多功能键,如ON/C是(),OFF是()。
5.5×21,当里最大填()时,积是三位数;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7.淘气的学校有32个班,淘气有48名同班同学,估算一下,淘气所在的学校大约有()名学生。
二、我会辨。
(每题2分,共10分)1.460与250的积的末尾只有2个0。
() 2.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算盘计算。
()3.两个乘数相乘的积一定比每个乘数都大。
()4.小华骑自行车每分行250米,求2时行多少米,列式是250×2。
() 5.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输入错误,可以按CE键来清除。
() 三、我会选。
(每题4分,共12分)1.两位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至少有()个0。
A.1 B.2 C.32.下列各式中,得数小于8000的是()。
A.328×18B.295×41 C.596×213.计算316×83时,用83十位上的8去乘316,得()。
A.2528 B.25280 C.948四、我会算。
(3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33分)1.估算。
37×109≈608×37≈188×22≈697×42≈2.直接写结果。
120×40=24×30=120×50=360×20=3.用竖式计算。
202×51=65×654=460×18=130×40=4.数学门诊。
五、解决问题。
(1题5分,4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25分)1.实验小学12名教师带领180名学生去看电影,成人票每张13元,儿童票每张10元,带2500元够不够?2.希望小学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班,每个年级的学生数大致相同。
下面是二年级6个班的学生数情况,请你估计一下希望小学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班级二(1)班二(2)班二(3)班二(4)班二(5)班二(6)班学生59 58 61 62 60 61 数/名3.一个长方形的花带,长300米,宽25米。
这个花带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每平方米可种月季花4棵,在这个花带里可以种月季花多少棵?4.暑假期间,同学们去剧院看演出,剧院有358个座位,每张票25元。
(1)已售出260张票,收款多少元?(2)剩余的票按每张20元售出,全部售完,所有的票一共可收款多少元?答案一、1.四 2.<=3.8004.开机及清屏键关机键5.456.99007.1500二、1.× 2.√ 3.× 4.× 5.√三、1.A 2.A 3.B四、1.4000240004000280002.4800720600072003.1030242510828052004.×改正:×改正:五、1.12×13=156(元)10×180=1800(元)1800+156=1956(元)1956<2500答:带2500元够了。
2.60×6=360(名)360×6=2160(名)答:希望小学大约有2160名学生。
3.(300+25)×2=650(米)答:这个花带的周长是650米。
300×25=7500(平方米)4×7500=30000(棵)答:在这个花带里可以种月季花30000棵。
4.(1)25×260=6500(元)答:收款6500元。
(2)358-260=98(张)20×98=1960(元)1960+6500=8460(元)答:所有的票一共可收款8460元。
教材过关卷(4单元)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13分)1.计算(90-21×2)÷6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36+27+64=36+64+27,这里运用了加法()律。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