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兴化市实验小学简介

兴化市实验小学简介

兴化市实验小学简介
兴化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899年,原名昭阳书院,1903年更名为昭阳学堂,1925年称昭阳小学,1961年为实验小学,文革期间称五七小学,1980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小学。

兴化实小,百年老校,座落在楚水胜地,昭阳古镇,海子池畔。

百年沧桑,百年巨变:从拱极台孔尚任写《桃花扇》的昭阳书院到海池荒庙放生庵的昭阳学堂;从县立昭阳小学到省级首批实验小学,悠悠长河,百年流淌,文化积淀,源远流长
兴化实小秉承百年名校“目标高远、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传统,弘扬“执着、高尚、崇实”的师德精神,积极构建以儿童自主学习为基点的“情智课堂”,坚持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素质教育成绩斐然,被誉为“水乡小教一枝花”。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书香校园、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先进学校、泰州市阳光体育活动示范校、泰州市教育大阅读示范校……这是办学历史的积淀,这是实小人奋斗的足迹,也是实小明天更辉煌的起点。

我校有一幢全校师生都知晓的“集成楼”。

上世纪二十年代,师生每日投铜元1枚集资,多年后才建成一座二层小楼,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取《孟子·万章(下)》“集大成者也,金声而玉振”句意题匾命名“集成楼”。

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宝贵资源,追求校园文化的多方面融合,以自己独特的“集成文化”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结合“创一流学校,我该做什么”这一主题,从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办学条件、办学目标、教师素质、学生教育等诸多方面,组织全体教师出谋划策,修改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拟订学校管理手册,并通过座谈、讨论形成共识。

这一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沟通,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学校也明晰了办学方向,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独特的管理文化。

其次是要形成厚重的文化精神。

如每周一次的“典型介绍”,年级主任介绍本组优秀教师的事迹,校长颁发证书及书籍;每学期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和事情”的评选;每年的“幸福之光”元旦联欢会,除联欢外,还开辟“第二现场”,请老师们“说说我亲爱的同事”。

其实,我们是想通过这样的氛围共同来建设幸福之“家”。

每年5月4日、9月10日我们还开展“与孩子一起成长”、“守住道德底线”、“幸福就在我心里”等“道德讲堂”活动。

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的引领,成为校园内一道温暖的风景。

学校的目的是育人,要想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要有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为此,学校积极倡导教研文化建设,引领教师迈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成立“绿满窗”读书小组,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以月为单位,形成单元分析、评课交流,观摩名师录象的“一条龙”教研模式;每天早晨抽签确定听课对象,所有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随堂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所有这些,我们都在制度层面即“教师教育学分”上得以体现和评判。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终极追求,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关怀学生,就要懂得学生,就要有适合于学生发展的生本文化。

为此,我校从学生个人、小组、班级三个层面,以不同的激励形式,多角度评价,扬长孩子的正能量。

为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素养,我校正常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悦读节等创意六节活动,集成少儿学院成立了20个校级社团和57个班级社团。

为使体艺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我校按标准开设体艺类课程,安排专人督查,坚定不移地实施好阳光体育和体艺“2+1”项目。

为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了“出彩实小人”、“年级小达人”的评选,并申报了《出彩实小人》微创新案例。

《楚娃版画》2016年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论文、案例评比二等奖。

以活动为推动力是我校实施好青春活力行动的重要原则:定期举行体育艺术类比赛和
大课间活动竞赛,参加兴化市、泰州市大课间操或阳光体育评比。

每学期举办校园体育节
与艺术节。

举行省长杯、市长杯、校长杯乒乓球联赛、篮球联赛和足球联赛。

体育运动队
与艺术团积极参加省市比赛。

设立校园体育艺术吉尼斯纪录榜,组织体育艺技能挑战赛。

成立民间传统体育工作室,将滚铁环、打陀螺、抖空竹、打莲湘、太极拳等优秀的民间传
统项目纳入体育课程。

2015年,我校先后荣获“泰州市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示范学校”“江苏省书法特
色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等
称号和泰州市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等奖项。

今天集成楼、育英楼、养正楼、持志楼充满现代化气息,百年老校,青春焕发,成了昭阳大地上一道美丽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