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
(1/1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不包括()。
(2分)
A、《我的大学》
B、《青年》
C、《童年》
D、《在人间》
(2/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尤奈斯库的是()。
(2分)
A、《犀牛》
B、《等待戈多》
C、《秃头歌女》
D、《椅子》
(3/15)、加缪写了一场瘟疫的作品是()。
(2分)
A、《正义者》
B、《西绪弗的神话》
C、《局外人》
D、《鼠疫》
(4/15)、卡夫卡是()世纪()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2分)
A、20,自然主义
B、19,浪漫主义
C、20,现代主义
D、20,现实主义
(5/15)、()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2分)
A、阿达莫夫
B、品钦
C、尤奈斯库
D、贝克特
(6/15)、()有“新小说派之父”之称。
(2分)
A、萨洛特
B、布托尔
C、西蒙
D、罗布一格里耶
(7/15)、()的小说《解冻》成为新历史阶段的标志。
(2分)
A、肖洛霍夫
B、索尔仁尼琴
C、帕斯捷尔纳克
D、爱伦堡
(8/15)、下面不属于马尔克斯作品的有()。
(2分)
A、《自由之路》
B、《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C、《家长的没落》
D、《霍乱时期的爱情》
(9/15)、下列不属于肖洛霍夫作品的是()。
(2分)
A、《被开垦的处女地》
B、《顿河故事》
C、《解冻》
D、《一个人的遭遇》
(10/15)、下面不属于艾略特作品的有()。
(2分)
A、《海滨墓园》
B、《四个四重奏》
C、《空心人》
D、《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11/15)、海明威是()世纪()国著名作家。
(2分)
A、19,法
B、20,英
C、20,美
D、19,英
(12/15)、下面不属于乔伊斯的作品有()。
(2分)
A、《尤利西斯》
B、《死者》
C、《喧哗与骚动》
D、《都柏林人》
(13/15)、下面不属于海勒作品的有()。
(2分)
A、《第二十二条军规》
B、《最后一幕》
C、《局外人》
D、《出了毛病》
(14/15)、下面萨特作品中()属于小说。
(2分)
A、《苍蝇》
B、《恶心》
C、《死无葬身之地》
D、《禁闭》
(15/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词出自()。
(2分)
A、《太阳照样升起》
B、《老人与海》
C、《永别了,武器》
D、《丧钟为谁而鸣》
多项选择
(1/5)、下列属于乔伊斯作品的有()。
(3分)
A、《都柏林人》
B、《为芬尼根守灵》
C、《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D、《到灯塔去》
(2/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
(3分)
A、《童年》
B、《我的大学》
C、《在人间》
D、《青年》
(3/5)、下列属于海明威作品的有()。
(3分)
A、《太阳照样升起》
B、《乞力马扎罗的雪》
C、《永别了,武器》
D、《蝇王》
(4/5)、下列属于罗曼•罗兰作品的有()。
(3分)
A、《贝多芬传》
B、《母亲》
C、《托尔斯泰传》
D、《母与子》
(5/5)、下列属于伍尔芙作品有()。
(3分)
A、《都柏林人》
B、《墙上的斑点》
C、《喧哗与骚动》
D、《到灯塔去》
名词解释
(1/2)、荒诞派戏剧(10分)
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的法国巴黎剧坛后风靡欧美各国。
其
基本主题是表现人生无意义、无价值、无作用、悖理而荒诞。
这种主题往往直观地、怪诞夸张地通过舞台上人与人、人与外界、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出来。
往往没有具体的情节、冲突。
(2/2)、表现主义(10分)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的一场文学艺术运动,涉及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
文学中的表现主义反对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感受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
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主义作家经常描写永恒的品质,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品质的抽象象征,有事甚至无具体姓名,有时扭曲客观事物的形象,作品情节常常荒诞离奇。
由于强调描写永恒发品质,表现主义诗歌一般不注意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而着意去宣扬所谓普遍的人性。
在表现主义文学中,戏剧的成就最为突出。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
他的《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剧情围绕着到了老年的资产阶级恶棍和杀人犯亨梅尔展开,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残酷和邪恶到极点的人际关系。
戏剧的情节极为荒诞,鬼与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但在荒诞的情节中却蕴藏着严肃的社会意义。
除斯特林堡外,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作品还有德国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托勒尔的《群众与人》、《机器破坏者》等;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某些剧作也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重要作品,如《毛猿》、《琼斯皇》等。
在小说方面,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之一。
论述题
(1/1)、简析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内容。
(15分)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变形记》在整体上是荒诞的,这个看似荒诞古怪的故事正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在金钱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生存的压力使许多人精神被扭曲、摧毁。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
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
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
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
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笔调,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对"人变成甲虫事件"进行艺术再造,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变形记》中萨姆沙的遭遇即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
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
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
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
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
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
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
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
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填空
(1/10)、福斯特最主要的作品是(《印度之行》),纪德的代表作是(《伪币制造者》)。
(2分)
(2/10)、苏联30年代具有史诗性的巨著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
(2分)
(3/10)、加缪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局外人》的主人公是(默尔索)。
(2分)
(4/10)、德国的两兄弟(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2分)
(5/10)、伍尔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是(《墙上的斑点》)。
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幕间》)。
(2分)
(6/10)、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后最主要的两首长诗是(《列宁》)、(《好》)。
(2分)
(7/10)、《西线无战事》的作者是(雷马克),《愤怒的葡萄》的作者是(斯坦贝克)。
(2分)
(8/10)、20世纪20年代,苏联有三部被称作“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即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法捷耶夫的(《毁灭》)。
(2分)
(9/10)、德莱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嘉莉妹妹》)、第二部长篇小说是(《珍妮姑娘》)。
(2分)
(10/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尼古拉·阿历克塞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作者是(高尔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