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10章
9.凡是不经受经过程而形成的果实均为无籽果实。
10.花粉与柱头是不亲和的,柱头表面迅速产生胼胝质沉积,阻碍花粉管进入花柱。
11.草莓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其果实膨大离不开 IAA。
12.采用 TTC 法鉴定花粉生活力,显出红色越深生活力越强。
(四)名 词
二核花粉与三核花粉 受精作用
自交不亲和性
花粉识别蛋白
3.通常,花粉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柱头较耐高温而不耐低温。
4.外源 ETH 能够诱导非跃变型果实产生更多的 ETH,促使果实成熟加快。
5.通常,花粉寿命要比柱头维持授粉能力的时间短一些。
6.高温有利于油料种子中形成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碘价升高。
7.授粉之后,花柱中的 IAA 含量激增。
8.诱导金鱼草花粉管伸长的向化物质是镁。
)
(1)果实变软
(2)涩味消失
(3)香味产生
(4)酸味减少
(5)甜味增加
25.植物受精作用的特点是(
)
(1)双亲遗传性
(2)细胞全能性 (3)精卵选择性
(4)物质可塑性 (5)花粉多重性
26.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条件是(
)
(1)蔗糖
(2)硼
(3)胡萝卜素
(4)维生素(B1、B2 和 C)
27.鉴别花粉生活力的方法有(
)
(1)果糖 (2)葡萄糖 (3)蔗糖 (4)菊糖
2.可育花粉比不可育花粉含量高的氨基酸是(
)
(1)Val (2)Arg
(3)Asp (4)Pro
3.下列物质中,为花粉所特有的物质是(
)
(1)花粉素 (2)维生素 (3)花色素 (4)纤维素
4.花粉中的识别蛋白是(
)
(1)核蛋白 (2)糖蛋白 (3)脂蛋白 (4)酶蛋白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
一、练习题目
(一)填空
1.花粉中唯独缺乏的酶类是
。
2.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粉中,除五类内源激素外,尚富含
。
3.成熟花粉的内壁含
蛋白,外壁含
蛋白。
4.对花粉管伸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元素是
、
。
5.植物的花粉可分为两种类型:
和
;前者多为
媒传粉植物,
后者多为
媒传粉植物。
6.被子植物的受精方式有三种:
、
、
。
7.无融合生殖有三种类型:
、
、
。
8.单性结实有四种类型:
、
、
、
。
9.种子成熟时,P、Ca、Mg 等营养元素结合在
上,该化合物称为
。
10.无核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有核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
11.根据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无呼吸高峰,可分为两类:
、
。
12.在果实的果皮中存在的主要色素是:
、
、
。
13.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合子发育成
(3)叶黄素、酯蛋白、胼胝质、维生素 (4)叶黄素、脂蛋白、角质、维生素
9.连翘是具长柱花与短柱花的两性花,下列组合完成授粉和受精的是(
)
(1)长柱花×长柱花
(2)短柱花×短柱花
(3)长柱花×短柱花
(4)短柱花×长柱花
10.为延长寿命保持生活力,花粉应贮藏在(
)
(1)低温、低湿、低氧
(2)高温、高湿、高氧
(3)IAA 剧增
(4)大量养分运往子房 (5)分解代谢旺盛
23.油料种子成熟时,其贮藏物质的转化过程是( )
(1)随糖类较少脂肪增多
(2)随脂肪减少糖类增多
(3)随糖类减少蛋白质增多
(4)随饱和脂肪酸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增加
(5)随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
24.肉质果实成熟过程中物质转化主要表现在(
14.果实生长曲线呈双 S 型的植物是(
)
(1)杏
(2)草莓 (3)桃
(4)苹果 (5)李
15.果实生长曲线呈单 S 型的植物是(
)
(1)杏
(2)草莓 (3)柑桔
(4)苹果
(5)李
16.能够使果实具特殊风味的物质是(
)
(1)酸类 (2)脂类 (3)醇类
(4)醛类
(5)醚类
17.存在于果皮中呈红色,属于红色素类的色素是(
22.( 2,3,4) 23.( 1,4) 24.( 1,2,3,4,5) 25.( 1,3,5) 26.( 1,2,3,4) 27.( 1,2,3) 28.( 1,2,3,4,5)
(三)判 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名词
授粉作用
双受精
单性结实
蒙导花粉
相互识别
受精多重性
呼吸跃变
混合花粉授粉法
帽区
无融合生殖
双 S 曲线
群体效应
雄性不育
花粉萌发
(五)问 题 1.花粉中的色素属于哪类物质?有何作用。 2.花粉中富含脯氨酸,有什么作用? 3.连翘因何自花不育? 4.试说明授粉后雌蕊中 IAA 含量激增的原因。 5.油料种子成熟时,脂肪代谢有何变化? 6.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有何变化?试说明其可能机理。 7.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类物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8.试述果皮颜色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
20.通常,低温、干旱条件下,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较
;温暖湿润条件下,则
淀粉含量较
。
21.果实成熟后涩味消失是因为
。
22.果实成熟后变软是因为
。
23.虫媒植物的花粉富含色素,主要属于
、
。
24.跃变型果实在成熟期过程中释放
。
25.种子内贮藏物质的组分常常与栽培地区及生态条件有关。我国北方大豆的油脂中( )
二、参考答案 (一)填 空 1.与光合直接有关的酶类 2.BR 3.酶、糖 4.B、Ca 5.淀粉型、脂肪型、风、虫 6.珠孔受精、合点受精、中部受精 7.单倍体胚、二倍体胚、不定胚 8.天然、刺激、人工、假 9.肌醇、非丁(植酸钙镁) 10.单 S 形、双 S 形 11.跃变型、非跃变型 1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 13.胚、种子 14.槲皮苷、芸香苷 15.未完成受精作用、养分供应不足
(5)色素增加
20.未成熟果实往往带有酸味,原因是液泡中存在大量(
)
(1)柠檬酸 (2)草酸
(3)苹果酸
(4)氨基酸 (5)酒石酸
21.植物花粉外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有(
)
(1)纤维素 (2)果胶质 (3)花粉素
(4)角质
(5)糖蛋白
22.受精后,胚珠及子房的代谢变化有(
)
(1)呼吸速率下降
(2)呼吸速率上升
,胚珠发育成
。
14.连翘自花或同型花不育,是因为花粉中含有两种物质
、
。
15.引起禾谷类籽粒空秕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
16.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初形成的物质是
,以后转化为
。
17.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酸价逐渐
,碘价逐渐
。
18.油料种子油脂合成过程中,先形成
,后形成
。
19.豆科种子中的蛋白质先暂存于
,后定存于
或运输受阻
16.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 17.降低、升高 18.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19.荚皮、种子 20.高、高 21.单宁转化(被氧化) 22.果胶质转化 23.类胡萝卜素、类黄酮 24.ETH 25.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26.胼胝质 27.绒毡层、外壁、乳突 28.温度、湿度、O2 29.花葵素、花翠素 30.酯类、醛类
5.花粉中含量高的内源激素是(
)
(1)CTK (2)IAA
(3)GA
(4)ABA
6.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元素是(
)
(1)B
(2)Cl
(3)S
(4)N
7.在金鱼草发现,引导花粉管定向伸长的元素是(
)
(1)Fe (2)Mg
(3)Ca (4)Mo
8.组成花粉外壁的物质有(
)
(1)纤维素、糖蛋白、角质、花粉素 (2)纤维素、糖蛋白、胼胝质、花粉素
(五)问 题 1.花粉所含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分布于外壁表面。其作用是:① 吸引昆虫 传粉,因此虫媒花中的色素含量高于风媒花;②防止紫外线的破坏,因此高山植物花粉中色 素含量较高;③可能与某些植物的自花授粉不亲和性有关,如连翘花粉中含有槲皮苷与芸香 芸,均能抑制其自身的花粉萌发,有效地防止自花授粉。 2.正常花粉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较高,其作用是: ①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参与酶蛋 白与糖蛋白的组成;②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供碳源、氮源和能源; ③调节内环境,使 其保持在中性范围内;④提高花粉对高温,低温和干旱等逆境的抵抗力。 3.连翘具有雌蕊异常的两种类型的两性花:一是雄蕊长雌蕊短的短柱花,花粉中含芸香 苷,柱头中含有分解槲皮苷的酶;二是雄蕊短雌蕊长的长柱花,花粉中含槲皮苷,柱头中含
相互识别:指落在柱头上的花粉,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信号,从柱头获得必要的信息,并加 以表达(亲和性)。凡杂交亲和的植物,花粉与柱头能够相互识别;否则,相互排斥。
帽区:指花粉管伸长过程中,其先端有一较透明的半球区域。只有处于伸长生长状态时, 帽区才存在。
群体效应:指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密度越大萌发比例越高,花粉管伸长越快的现象。 受精作用:指雌雄两性细胞(配子)互相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双受精:指植物的一个精子与卵子融合形成合子(胚),另一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胚乳) 的现象。 受精多重性:指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多数萌发,多数花粉管伸长,多数精子进入胚囊的现象 。 无融合生殖:亦叫无配子生殖,指不经受精作用而产生有籽果实的现象。包括单被体胚无 融合生殖、二倍体胚无融合生殖和不定胚无融合生殖。 雄性不育:指受遗传控制或环境影响而导致花粉败育没有受精能力(但雌蕊发育正常)的 现象。 自交不亲和性:指在同一朵花中花粉落在柱头上不能正常受精,不能获得种子的现象。 单性结实:指不经受精作用而子房膨大形成无籽果实的现象。包括天然单性结实、刺激性 单性结实、人工诱发单性结实、假单性结实。 呼吸跃变:指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速率初期降低,中期升高,后期又将低的现象。 双 S 曲线:桃、杏、李等有核的果实具有两个迅速生长期,其生长曲线呈双 S 形。 花粉萌发:在适宜的条件下,花粉内壁物质通过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而形成花粉管的 过 程。 花粉识别蛋白:指位于花粉外壁能够与柱头感受蛋白相互作用而决定花粉是否萌发的蛋 白 质。 蒙导花粉:为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在具生活力的不亲和花粉中混入一些被杀死(采用 甲醇)的亲和花粉,使柱头被蒙骗,不能识别不亲和的花粉,以便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实现 受精。这种已丧失亲和力的花粉起到蒙导作用,故称蒙导花粉。 混合花粉授粉法:这是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性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在不亲和花粉中加入 蒙导花粉(已丧失生活力的亲和花粉),使柱头被蒙骗而不能识别不亲和花粉,克服杂交不亲 和性,完成受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