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怕冷,特别是背部和小肚子?到了冬天暖不热被窝,腿和膝盖都很凉?你是不是长青春痘,而且特别反复,怎么排毒去火都依然如故?你脱发么?头发油么?你痛经么?月经不调么?经血有淤块?或是经常推迟?夜尿频繁,喝水了穿肠而过,马上就要尿出来?你是不是爱独处,很安静,有时候会发愁和抑郁?你小时候经常感冒,服用了不少抗生素、消炎药?你是不是门特过多,或是性生活频繁?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体质就容易得什么病。
这里俺就来谈谈阳虚体质。
偏阳虚的人如果不经常运动的话,容易水肿,容易虚胖或虚瘦。
女性月经不调,容易推后。
容易缺乏性欲,性冷淡。
一受冷就要痛经或推迟月经。
男性容易阳痿早泄。
青少年容易起青春痘。
但凡青春痘(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或者是皮肤损害特别严重, 囊肿型的,往里面长,破坏皮肤结构,留下痘印的。
下边阳气虚,所以经常有夜尿,喝了水就想去厕所,下肢冰冷,要冷到膝盖以上小肚子特别容易冷。
女性痛经。
感觉上下是脱节的,上热下寒。
,定要注意,上热是假象,真像是下寒。
喉咙疼,扁桃体爱发炎,睡不好觉啊,口臭啊,烦躁啊,这些可千万不要盲目的火!不要抗清热解毒”!不要泻菌!!不要消炎!!F面的才是真像!因为阳气太虚!虚阳上浮。
所以你才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不要让下面着凉了。
保护腿部,保护小肚子,这样痛经和夜尿的病症也会慢慢会消失。
女性朋友们,痛经的时候在小肚子上放个热水袋,是不是舒服点?这就是改善循环的效果。
另外,阳气虚的人也会有色斑(干性皮肤)所以说,各位看官,如果你有这种情况,经常上热下寒,请不要盲目的 那么知道了自己的体质,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应该如何调养呢? 第一,不要再伤害自己的阳气了。
女性朋友们我告诉你,阳气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要以为只是男人才阳性”。
阳性是每个人的生命真阳。
《黄帝内经 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 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I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 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
人体正常的体液 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 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
正常的 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 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
—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
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 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 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 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
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 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
今天把这 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 参考文献2 总纲:温补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
饮食:不要吃生冷,粘腻的,冰冻的东西。
有很多女孩子爱吃水果,美容养颜。
对于阳虚、气虚、痰湿的人,吃太多水果,不仅不利于 美容,反而会增肥。
吃水果会影响脾胃功能,消化功能,吃久了一定会从外型上反应出来。
少喝绿茶。
绿茶偏寒。
阳虚的人可以喝红茶。
王老吉这种也表喝喽! 不要喝冰镇饮料 苦瓜,蔬菜里面是性质偏寒的,特别伤脾胃的阳气。
所以阳虚体质的人,少吃一些苦瓜。
另外偏寒的食物还有: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萬笋、金针菜、柿 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筱麦等 姜丝和蒜能缓解寒性。
可以吃些甘温的,羊肉,牛肉,狗肉,板栗,核桃,韭菜,红枣,薏米,红豆,山药,香菇, 清热解毒”。
生活中到处都有伤木耳等韭菜炒虾仁,韭菜炒核桃很不错。
薏米红豆汤,牛逼。
羊肉汤,加当归、白芍。
(张仲景的食疗方)很补阳,冬天手脚冰冷的不妨试试。
狗肉比较猛,刚燥一点。
少吃点,吃了的话可以配点凉茶,冰糖银耳粥,都不错。
在最热天的时候吃点热性的东西,譬如羊肉。
第三,阳虚体质的人可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
果品类有荔枝、榴莲、樱桃以及龙眼肉、板栗、大枣、核桃、腰果、松子等。
干果中最典型的就是核桃,可以温肾阳,最适合腰膝酸软、夜尿多的人。
蔬菜类包含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黄豆芽等,山药以河南出的铁棍山药最好。
阳虚、气虚体质者秋冬季经常喝些山药板栗红枣糯米粥,不仅暖身暖胃,还能补阳气。
肉食类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鸡肉等。
羊肉性温顺、柔和,补阳、补气又补血。
___________ 在煲羊肉汤的时候,里边可以放一些当归、白芍,吃起来又补阳气又补血。
一到冬天就手脚冷麻的人,可以喝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东汉张仲景的食疗方子。
狗肉性烈、刚燥,阳虚的人,如果吃太多狗肉,虽然能补充阳气,但是也会把虚火补出来。
所以狗肉只能适当吃一些,不能多吃。
那怎么去缓解狗肉的刚燥呢?吃了狗肉火锅,可以配一点点凉茶、小米粥、白米油(也叫米乳)或者冰糖炖银耳。
水产类有虾、黄鳝、海参、鲍鱼、淡菜等。
有两道很好吃的菜--韭菜炒虾仁和韭菜炒核桃,可以改善阳虚体质,尤其适合男性。
调料类有麦芽糖、红茶、花椒、姜、茴香、桂皮等。
冬季用花椒、生姜、茴香、桂皮等炖肉食较好。
阳虚体质者吃寒性食物或者热性体质者吃热性食物时,应选择焖、蒸、炖、煮的方法,以减寒热之性生活起居: 增加户外活动,锻炼阳气。
经常调动阳气,让阳气行使它的功能。
另外增加户外活动,可以吸取日月之精华。
晒晒太阳比较好。
怕晒出斑的话,避免烈日,早上和傍晚的阳光都不错,另外防晒霜和隔离霜也可以用。
保护肚脐和背后。
保护百会穴,风池穴,颈部,肚脐(神阙),肩井,肺腧,风门,肩胛骨。
这些地方要重点保护,冷气寒气邪气是重点从这几个地方袭入的。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参考文献2 理疗保健:天灸:用温热的药物,做成膏,贴在气海,关元(丹田),肾俞,命门,足三里这些穴位上。
这些穴位本来就有温热补气的效果,再贴点温热的药物,效果显著。
贴的时间,在三伏天来贴这些穴位。
持续3年。
这不是治病的,是非常好的调节体质的方法,增强抵抗力,增强阳气。
中成药: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等,作为改善体质或体质出现明显偏颇的时候吃。
几个重要穴位:肚脐(神阙),关元,气海,肾腧,命门理疗方法:拿少许盐,放到肚脐里一点点,上面放一个生姜片,切成一块钱硬币那样,用针在姜片戳几个洞,然后拿艾条熏一熏。
穴位到底怎么灸呢?武国忠大夫首推温和灸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穴位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 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效果很明显,可能晚上被窝也能暖热了,不冷了,月经也不怎么痛了,月经的淤血块也好一点了,夜尿也收一些了,睡觉也睡的更沉了。
把艾条烤到肚脐里面黄黄的一兜酱汁,理疗效果最好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
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
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
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腧穴,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让家人给艾灸一下命门和肾腧,也能调动体内的阳气。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参考文献: 1.傅杰英:中医体质养生2.武国忠:中国人的长生绝学:黄帝内经使用手册这本书主要就是针对阳虚体质的人写的,推荐阳虚体质的人好好看看。
薏米红豆汤-砌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实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
但这些药我们自己不能乱服,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薏米红豆汤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如果诊断出病人体内有湿时,我经常给病人推荐两种”药",这两种药既能祛除体内湿邪,还能当水喝、当饭吃。
这两种"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红小豆),一起熬汤喝,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有的人在我的博客中看到过这个偏方,反馈给我很多信息,并且还有一些疑问,借此机会,我就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再详细地解答一下。
很多朋友说,红豆加薏米很难熬,怎么熬它都不黏不稠,能不能放点大米或别的食物一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
因为这个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 养血,古籍里记载它 "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 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正是这种不黏不稠的清轻之相, 才能达到清热祛湿的效果。
但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 薏米也未尝不可。
还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红豆汤,有禁忌吗?其实 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 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 点红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 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
关节疼痛的, 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