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川面粉生产加工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银川面粉生产加工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银川面粉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小麦制粉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个传统产业,最近十年,各产业都在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中国的小麦制粉行业也不例外。

纵观国内面粉市场,行业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近年来国内面粉企业竞争日趋激烈,2018年受上游小麦产量下降影响及国内去库存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小麦粉产量从2016年的15265万吨下降至8875万吨。

xxx有限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10.0万元,占公司股份63%;B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37%。

xxx有限公司以面粉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7621.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188.73万元,占总投资的86.19%;流动资金2432.83万元,占总投资的13.81%。

根据规划,xxx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06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949.36万元,税金及附加283.82万元,利润总额4745.64万元,利税总额5684.03万元,税后净利润3559.23万元,纳税总额2124.80万元,投资利润率26.93%,投资利税率32.26%,投资回报率20.20%,全部投资回收期6.45年,提供就业职位300个。

目前,我国面粉工业大体上由三种类型企业组成。

一类是有经营自主权的大型企业,如外资、合资、私营和股份制改造企业,这些企业机制先进,以优厚待遇广纳人才,注重科技投入和质量管理,以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为两翼,在高档粉和专用粉方面一统市场,追求规模效益。

其中有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品牌颇佳,产品覆盖面粉行业的各个层次。

第二类是国有面粉加工企业,主要由粮食系统面粉加工厂和农垦(农场)系统面粉加工厂组成,是面粉工业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他们中许多占有国家储备粮的粮源优势,但企业普遍机制僵化,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创新意识、开发意识淡薄,虽占领部分中档粉市场,但绝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

第三类是乡镇面粉加工厂和小型加工机组,设备简陋,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均采用家庭管理模式,这些加工点集中在小麦主产区,有小麦采购优势,以低价位抢滩乡镇市场及城市中个体面食加工点(非工业食品企业),基本上独占了低收入阶层市场。

近年来,虽然国内面粉加工业发展势头平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小麦粉加工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仅是产能的扩张,特别是面粉领域,产品结构单一,“大路货”比重较高,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81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有限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10.0万元,占公司股份63%;B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37%。

(四)法人代表梁xx(五)注册地址某某经济示范中心(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银川,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9025.3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5.06万人,城镇化率77.57%。

2019年常住人口229.31万人。

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古丝绸之路商贸重镇,宁夏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沿黄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核心城市,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

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水洞沟遗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夏王陵。

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2018年1月,获评2017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示范城市。

2018年10月,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

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

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019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面粉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有限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某经济示范中心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面粉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小麦制粉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个传统产业,最近十年,各产业都在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中国的小麦制粉行业也不例外。

纵观国内面粉市场,行业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近年来国内面粉企业竞争日趋激烈,2018年受上游小麦产量下降影响及国内去库存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小麦粉产量从2016年的15265万吨下降至8875万吨。

小麦制粉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个传统产业,最近十年,各产业都在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中国的小麦制粉行业也不例外。

中国的小麦制粉业从十年前的一万多家面粉企业发展到目前还不足七千家,随着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加快,小麦制粉企业还将继续减少,面粉加工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产能会迅速的向有实力的企业集中,会使企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面粉项目背景分析小麦制粉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个传统产业,最近十年,各产业都在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中国的小麦制粉行业也不例外。

纵观国内面粉市场,行业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近年来国内面粉企业竞争日趋激烈,2018年受上游小麦产量下降影响及国内去库存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小麦粉产量从2016年的15265万吨下降至8875万吨。

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数据统计,从2018年小麦产量区域分布看,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省份只有一个,就是河南;产量在1000-2000万吨的省份有三个:山东、安徽和河北;产量在100-1000万吨的省份有7个:新疆、福建、四川、江苏、陕西、湖北、广东;产量在0-100万吨以下的省份,共有13个,剩下的省份为没有种植小麦的省份。

面粉企业的加工分布也基本按照小麦生产区域分布。

从行业内部来看,现阶段中国面粉行业的三大巨头的五得利面粉集团、益海嘉里面粉集团、中粮集团的日加工能力分别为:五得利面粉集团4.49万吨,益海嘉里面粉集团1.7万吨,中粮集团1.2万吨。

三大巨头的加工量约占全国面粉总加工量的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肉蛋奶、蔬菜和水果等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小麦粉的消费,近年来我国面粉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

据粮食金融部发布的《中国粮食行业研究报告》,年人均面粉消费量由2012年的约0.07吨/人下降至2018年的约0.06吨/人,据此测算2018年中国小麦粉消费量为7736万吨,同比下降-1.69%。

从2012年以来国内面粉零售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国内面粉市场去库存加快,我国面粉价格整体呈现上行趋势,2018年中国面粉零售价格达6.03元/千克,同比2017年增加了0.09元/千克。

其中,对面粉需求前两位分别是面包糕点和方便面,对面粉的需求量超过900万吨;第三是挂面,对面粉的需求超过500万吨;排在第四位的是冷冻面制品,对面粉需求超过200万吨,其余面粉制品面粉需求均在100万吨以下。

2018年我国面粉产品出口总额为11638.91万美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40.74%;2019年1-7月,我国面粉产品出口总额为6533.25万美元。

2018年我国面粉产品出口量为28.1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60.95%;2019年1-7月,我国面粉出口量为16.62万吨。

从2018年开始中国面粉行业产销量明显下降,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高营养面粉产品、主食产品需求的提升,再加上政策引导以及面粉产业链整合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2024年我国面粉产量将会回暖,回到2016年之前的水平,复合增长率约为5%,预测到2024年我国面粉产量将达到11893万吨。

同时,三大巨头都计划在5年内扩大产能,随着三大巨头扩大产能,这三大巨头的日加工能力大约将会占到全国的70%,其他面粉企业要在这30%的份额中去竞争,去存活,面粉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大。

到时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市场趋势将更加突出。

二、面粉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面粉工业大体上由三种类型企业组成。

一类是有经营自主权的大型企业,如外资、合资、私营和股份制改造企业,这些企业机制先进,以优厚待遇广纳人才,注重科技投入和质量管理,以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为两翼,在高档粉和专用粉方面一统市场,追求规模效益。

其中有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品牌颇佳,产品覆盖面粉行业的各个层次。

第二类是国有面粉加工企业,主要由粮食系统面粉加工厂和农垦(农场)系统面粉加工厂组成,是面粉工业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他们中许多占有国家储备粮的粮源优势,但企业普遍机制僵化,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创新意识、开发意识淡薄,虽占领部分中档粉市场,但绝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

第三类是乡镇面粉加工厂和小型加工机组,设备简陋,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均采用家庭管理模式,这些加工点集中在小麦主产区,有小麦采购优势,以低价位抢滩乡镇市场及城市中个体面食加工点(非工业食品企业),基本上独占了低收入阶层市场。

近年来,虽然国内面粉加工业发展势头平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小麦粉加工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仅是产能的扩张,特别是面粉领域,产品结构单一,“大路货”比重较高,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外资企业进军国内谷物成品粮市场,行业竞争渐趋激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