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用植物分类与药材鉴定001
药用植物分类与药材鉴定001
3.有时有两种叶形:孢子叶和营养叶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主要特征:
1.裸子植物体(孢子体)发达,多为乔木、灌木。 2.大多数是常绿植物,极稀为落叶性 。
3.叶为针形、条形、鳞片形,极少为扁平形的阔叶。
4.胚珠裸露,产生种子。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识 三 步
聚群。有时将栽培植物中的品种也视为变型。
品种:为人工栽培植物的种内变异的聚群。通常是
在于形态上或经济价值上的差异。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植物分类学方法: 1、传统分类法 (形态分类法、经典分类法) 2、实验分类法 (1)细胞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 (2)化学分类学 (3)孢粉分类学 (4)血清鉴定法 (5)数量分类学 (6)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分类 (7)分子系统学(利用分子标记,DNA差异)
第四节
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类群的工具,检索表 是根据法国植物学家拉马克(Lamarck)的二歧分类
原则编制而成。 将每种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 不同点,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显 著互相对立的性状特征又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直 到最后,并按各分支的先后顺序给予标号,相对应的 两个分支的标号数应是相同的。
学名称,即学名﹙scientific name﹚,并使植物的学
名的命名的方法统一、合法有效。
第三节
一、植物种名的名称
植物的命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学名必须用 拉丁文或其它文字加以拉丁化来书写。种的名称采用 了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aeus﹚倡导的“双名法” ﹙Binominal nomenclature﹚,有两个拉丁词组成, 前者是属名,第二个是种加词,后附上命名人的姓名 ,一种完整的学名包括三个部分: 属 名
位排列见表:
植物界分类单位排列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英文 kingdom 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n classis ordo familia
属 种
genus species
genus species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植物的分类系统:
对植物(药用)进行分类,首先要依据一定的
方法,比较植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按照植物
发育的理论建立一系列的等级、类别系统将植物区
分归类,这一系列的等级和类别系统就是植物的分 类系统。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1、人为分类系统 2、自然分类系统
5.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第四节
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4)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 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
种加词
+
定名人
第三节
﹙一﹚属名
植物的命名
植物的属名是各级分类中最重要的名称,不仅是
种加词依附的支柱,也是科级名称构成的基础,还是
一些化学成分名称的构成部分。属名使用的拉丁名词 的单数主格,首字母必须大写。
﹙二﹚种加词
植物的种加词用于区别同属中不同种,多数使用 形容词。种加词字母全部小写。
第三节
别 法
一看 植株形态
二看叶形
三看果实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s)
第三节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ea)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故又叫有花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地衣植物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 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 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二看叶形
三看 叶背孢子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黑褐色大鳞片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三回羽 状复叶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共有特征
1.孢子繁殖(孢子在叶背或边缘) 2.绝大多数为草本
第四节
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
常用的检索表有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植物 分类检索表根据其排列方式的不同,有定距式、平行 式、连续平行式三种。
第四节
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
1.定距式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 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 3.植物体内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科一级单位在必要时也可分科.亚科的拉丁名词尾加
-oideae,有时科以下分亚科外,还有族和亚族,在 属以下除亚属外,还有组和系各单位。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演变过程中在客
观实际中存在的一个环节。
居群是指在特定空间和时间里生活着的自然的或人为
的同种个体群。 随着环境因素和遗传基因的变化,种内的各群会 产生比较大的变异,因此,出现种以下分类等级,即 亚种、变种及变型。
药用植物分类与药材鉴定
主要内容
1 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
2
常见习用药用植物的辨识技术
3
植物标本鉴定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植物的命名 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历史较长的学科。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 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按其演化趋向进 行分群归类、鉴定、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便 于认识、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
在国际上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简称ICBN﹚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 ﹙Internation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简称ICNCP﹚等生物命名法规, 给每一个植物分类群制定世界各国可以统一使用的科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植物分类学方法: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是利用染色体资科探讨分类学问题的学科。 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是利用化学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探 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即从分子水平上来研究植物分 类和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是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分类学中的 应用而建立起来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5.(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植物
6.(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有真根。
9.(10)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也有真根………………………………………………(5)
5.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恩格勒(A.Engler)和勃兰特(K.Prantl) 为代表的系统;
哈钦松(J.Hutchinson)为代表的系统。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 单位
植物的分类设立各种单位(即分类等级)。分类 等级的高低常以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形态相 似性及构造的简繁程度来确定。 植物界的各种类别按其大同点归为若干门,每个 门分为若干纲,纲中分若干目,目中分若干科,科 再分属,属下再分种。现将常用分类等级的分类单
(1)茎、叶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2)孢子囊及孢子形状; (3)孢子囊的环带有无及其位置; (4)孢子囊群的形状、生长部位及有无囊群盖; (5)叶柄中维管束排列形式,叶柄基部有无关节; (6)根状茎上有无毛、鳞片等附属器官及形状。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识 三 步
别 法
一看 植株形态
第二节 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 单位
亚种:一般认为是一个种内的聚群,在形态上多少
有变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这样的聚群即是亚钟。
变种:是一个种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而变异上比
较稳定,它的分布范围比亚种小得多,并与种内其他 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